分享

活性艳蓝与活性翠蓝拼染工艺研究

 自在客 2023-05-09 发布于浙江
Current Location: 沃尔化工 > 行业动态 >
活性艳蓝与活性翠蓝拼染工艺研究
摘要:针对浸染过程中活性艳蓝染料与活性翠蓝染料拼染重现性不佳的问题,对常用的五种染色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对拼染温度、工艺的选择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活性翠蓝  活性艳蓝  拼染
The research for reactive brill blue and turquoise blue in combination dyeing
Zuo Kai-jie1 Shan Ju-chuan2
(1. Chang zhou Newwide knitting & dyeing CO.LTD, Changzhou 213017, china
2.He bei technic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35, china)
Absreact: The reactive brill blue and turquoise blue in combination dyeing have a problem, that is the poor dyeing reproduction capability. So analyse the five dyeing technics in manufacture, give a suggestion for dyeing temperature and the choice of dyeing technics.
Key words: reactive brill blue;  reactive turquoise blue;  combination dyeing


0 引言
在染色过程中,工艺配方的重现性,即配方从化验室到染色现场能够完整的重现以及现场连续缸生产的稳定性,备受关注。然而,重现性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诸如半成品质量、称料精确性、浴比、pH值、染料的配伍性等等。
活性艳蓝RS/P与其他染料的配伍性较有选择性,主要以艳蓝、宝蓝和紫色等色调为主。活性翠蓝G的拼色染料主要以蓝色(艳蓝、深蓝)和黄色(嫩黄、金黄)为主,和活性艳蓝一样,与其他颜色的染料配伍性极差。即使是蓝色和黄色,也必须选择配伍性较好的染料与其拼色,拼色组合不合理,极易造成色花和色差现象[1-2]。
在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在染到宝蓝色时经常会遇到活性艳蓝与活性翠蓝的拼色,本文就此两种活性染料的常用五种拼色工艺进行染色,用Datacolor SF600X测色配色仪分析染色的重现性。
1 试验
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仪器:1kg染缸(无锡博森染整机械有限公司)、Datacolor SF600X测配色系统(E-SPACE,台湾)
织物:C OP单面布(C 26s,OP 50D)
药品:元明粉(工业级,上海太平洋化工集团)、纯碱(工业级,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工有限公司)、小苏打(工业级,常州侨联)、皂洗剂RSK(工业级,石家庄联邦科特化工有限公司)、冰醋酸(工业级,常州东莱化工有限公司)
染料的化学结构:

活性艳蓝R S/P染料的结构式

活性翠兰G染料的结构式

1.2 实验处方及工艺
染色配方:
Red 3BS         0.42%
Blue R S/P       1.3%
Blue G           3.8%
元明粉      50g/L
纯碱             20g/L
小苏打           1 g/L

染色工艺:





2 结果及讨论
表1  艳蓝与翠蓝拼染色光变化
电脑读数 DL Da Db DE

工艺一 皂洗样 3.11 -1.86 -0.73 3.90 Fail
调酸样 3.17 -1.62 -0.78 3.91 Fail
     

工艺二 皂洗样 3.28 -0.31 -0.84 3.86 Fail
调酸样 3.31 -0.13 -0.94 3.46 Fail
相对读数 0.13 1.61 -0.19 1.19 Fail

工艺三 皂洗样 1.44 -0.31 -1.01 1.71 Fail
调酸样 1.41 -0.25 -1.08 1.68 Fail
相对读数 -1.56 1.48 -0.37 2.05 Fail

工艺四 皂洗样 4.29 -4.14 0.49 5.93 Fail
调酸样 4.58 -3.50 -0.24 5.97 Fail
相对读数 1.20 -1.68 0.43 1.83 Fail

工艺五 皂洗样 3.08 -2.49 -0.44 4.06 Fail
调酸样 2.83 -2.22 -0.83 3.70 Fail
相对读数 -0.17 -0.61 0.07 0.49 Pass
备注:表中的皂洗样、调酸样读数是以化验室复色样为标样读取,相对读数是以工艺一的皂洗样为标样,读取其它工艺的皂洗样。DL“ ”表示偏浅,“-”表示偏深;Da“ ”表示色光偏红,“-”表示色光偏绿;Db“ ”表示色光偏黄,“-”表示色光偏蓝;DE表示色差。Pass表示与标准样非常接近,Fail表示与标准样相差较大。
从表1可以看出,工艺一至工艺五,对于化验室复色样的重现性均不好,浅了一成半到四成不等,色光偏向绿蓝,且变化也较大,原因可能如下:化验室复色时与现场染色在加料时间及加料方式方面存在差异,化验室复色元明粉是一次性加入,纯碱分两次,每次各加1/2;而现场操作时元明粉分两次加入,每次加20min,纯碱分3次加入,每次加20min。需要注意的是,现场染色时由于浴比及水量的限制,在加碱时通常会采用回水加料的方式,但是在高温强碱性条件下,艳蓝染料会大量水解,因此造成色浅,且色光偏向绿蓝。下面逐一就各工艺之间的异同进行分析。
工艺一的染色温度选择在70℃,目的在于尽量的拉近艳蓝与翠蓝染料的上染率。活性艳蓝Blue R S/P为含β-乙基砜基硫酸盐作为水溶性基团的蒽醌结构,适宜的染色温度为60℃;活性翠蓝Blue G为含β-乙基砜基硫酸盐作为水溶性基团的铜酞菁类大分子染料,适宜的染色温度为80℃。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砜基,以乙烯砜基形式存在时染料的活泼性非常高,可以迅速与纤维发生固色反应[3]。为了控制染料均匀的上染到纤维上,在加碱之前,预加1g/L的小苏打,起缓冲作用,避免染浴pH值的快速增加,使β-乙基砜基硫酸盐发生消除反应生成乙烯砜基,染料的溶解度急剧降低,从而造成色渍等疵病。
工艺二的染色温度为60℃,是活性艳蓝染料适宜的上染温度,然而活性翠蓝在60℃时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均下降,因此,工艺二染出样较工艺一色深偏浅,并且偏红光。
由表1可以看出,工艺三的染出样色深度明显比工艺一深。这是因为虽然工艺三的染色温度也选择在70℃,但是加碱方式有所改变,在低温时预加1/6的纯碱,使棉纤维在吸色阶段处于弱碱性,加速乙烯砜基的生成,促使纤维吸收染料,使织物在吸色阶段即获得相对高的吸色量[4];之后再升温到60℃,加2/6的纯碱,因为60℃是活性艳蓝染料适宜的上染温度,此处加碱的时间有20min,利于已上染的活性艳蓝染料固色;最后在70℃时加入剩余的3/6纯碱并保温固色。在此染色过程中,由于开始时的温度比较低,降低了活性艳蓝染料的水解,升温至70℃后,加速了活性翠蓝的上染速率和固色速率,因此,染出样的色深度比工艺一深。
工艺四的染色温度选择在80℃,是活性翠蓝染料适宜的上染温度,而活性艳蓝由于高温水解造成两种染料上染率变化,因此,染出样比工艺一的读数偏绿1.68,色深度比工艺一偏浅。
工艺五的染色温度也选择在70℃,但是增加了90℃×20min的高温移染过程,因为翠蓝染料是大分子染料,本身直接性强,移染性差,本工艺增加高温移染过程的目的,在于借助高温时分子热运动增强的原理,对染料进行匀染。从表1可以看出,工艺五与工艺一在深浅及色光上均较为接近,只是略偏绿光。
3 小结
通过上述五个染色工艺的分析,建议在使用活性艳蓝与活性翠蓝拼色时,可依据配方中染料用量而决定适宜的染色温度。
⑴以艳蓝色为主色时,染色温度选择在60℃;
⑵以翠蓝色为主色时选择在80℃;
⑶两者用量均较大时,为取得艳蓝、翠蓝两者的平衡上染率,染色温度宜选择在70℃。
参考文献
[1] 缪毓镇.活性艳蓝Rs/p的染色性能[J],印染, 2005, 11:25-27.
[2] 缪毓镇.活性翠蓝G的染色特性及浸染工艺[J],印染, 2005,20:10-14.
[3] 林素玲, 沈一峰, 林鹤鸣. C.I.活性紫5在低温下的水解性能[J], 丝绸. 2008,7:33-35,59.
[4] 崔浩然.活性艳蓝KN-R染色色花成因与预防措施[J], 印染, 2004,13:11-13.

< BACK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