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碗有三不端,财有三不发,债有三不欠”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三农小毛 2023-05-09 发布于北京

俗话说得好“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意思是对世事洞悉明了这也算是一门学问,而对人情熟悉通达就能化做文章。古人的这句俗语也表明了中国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对待人生的态度。

而对于老祖宗传下来的这句“碗有三不端,财有三不发,债有三不欠”,同样也是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它是古人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累积出来的,反映了人们的处事原则和价值观念。

那你知道这句老俗语是什么意思吗?起来了解一下吧!

“碗有三不端”,是哪三不端呢?

端碗也就是指吃饭的意思,但是这个饭也不是可以随便吃的,其中古人就总结了有三种碗是不能端的,第一种就是不能端“嗟来之食”的碗。

什么是嗟来之食?它原本指的是人在饥饿的情况下,一些人施舍给别人的食物,而后来就多指侮辱性的施舍的东西。古人提倡的是人虽然可以不能有傲气,但却要要傲骨,即做人就要有自己的尊严。

因此我们在扎工作的时候,即便是面对一些优越性的工作,但即便是待遇多么的优渥,可如果是践踏了做人的尊严,这样的工作就要坚决拒绝。

第二个“不端”是指亲戚朋友的碗不能端。

换言之,最好是不要去给亲戚们打工,这样到时候往往你付出了再多,也会让对方感觉亏欠了你,而这也就是人性。

实际上亲戚之间,最好还是不要有利益冲突,不然很容易发生大的纠纷。老祖宗也留下了一句老俗语“亲戚不共财,共财断往来”,确实从古至今有太多的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估计不少人也曾遇到过。

第三种即是食之无味的碗不能端。

这里的碗,多是指工作了。如果你对当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者是行业已经失去了激情和兴趣,那就应该快刀斩乱麻,及时从中脱离出来,然后寻找适合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如果继续下去的话,不仅你工作不顺心,而且这样还容易导致后面在浑浑噩噩地度日。

“财有三不发”又是指哪三不发呢?

发财,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梦想,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谁不爱财产呢?但也要注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什么财都可以发的,不然可能是有命挣没命花了。

首先是违法之财不能发。

这个不用多解释了,无论是在任何一个时代,做人都是要有原则的,那就是违法乱纪的事情千万不能干。虽然干违法乱纪的事情利润是很高,可是风险也很高,尤其是这样的财产本就是非法所得,注定不是自己的,因此也长就不了。

其次是“投机之财”也不能发。

对于有些善于钻营的人来说,确实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很快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但投机取巧的结果通常只会导致更加艰难的困境。

最后一个是不义之财不能发。

从古至今,做人做事倡导的就是义字当先,义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理解,有些是仁义、道义,有的是诚信等。

就拿商人来说,做生意就要诚信,不诚信挣的就是不义之财。而创业也是如此,必须要遵守公平规则和道德准则,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不计后果地伤害国家与他人的利益。

债有三不欠,又是指哪三种债不能欠?

借债,这是很常见的事情,当我们手头资金紧张的时候,就需要找亲朋好友来借钱。不过也要注意,那就是有的债真的不好借,也最好不要借,因为借了就不好还了。

第一个是人情债不能欠。借钱还好说,友借友还就是了,但是人情债借了的话,就一定要记得还。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别人帮助我们的时候,就应该把这份恩情铭记在心,并回报这份情意。

第二个是父母债不能欠。什么是父母债,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我们要一直铭记于心。因为父母对自己的爱永远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等到他们来了以后,就要好好孝顺父母,赡养老人,这就是对父母债最好的报答。

最后一个是金钱债不能欠。正所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一旦借了别人的钱或者占用了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就需要做好还清的准备。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家人,借用钱也要算清楚账,免得赊欠分歧引出纷争。

总的来说,这些农村俗语,反映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为人处事的哲学思考。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坚持这些价值观,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未来和更高的自我价值。

点击"蓝字"可查看【 新骗局来袭!诈骗成功率接近100%,大家务必要重视】,喜欢文章的朋友,恳请您能够顺手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