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战国:大型平首弧肩桥足布《山阳》珍赏

 馱夫 2023-05-09 发布于福建

战国时期,魏国所流行的布,主要形式是圆肩、方足、圆跨的。

国都大梁、旧都安邑、蒲阪、晋阳(今山西永济)、共(今河南辉县)、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虞(今山西平陆北)等城市所铸的,都是这种形式。



 其次是方肩、方足、圆跨的布,有阴晋(今陕西华阴东)所铸的。

又有方肩、尖足、圆跨的布,有垣(今山西垣曲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东)、高都(今山西晋城)、宅阳(今河南郑州北)所铸的。


  魏的布比较复杂,大小轻重不等,有的以釿为单位,有的以寽为单位。

大体上一百釿等于一寽。

大梁所铸的布,有“梁正尚(当)百尚(当)寽”、“梁奇釿百尚(当)寽”、“梁半尚(当)二百尚(当)寽”、“梁奇釿五十尚(当)寽”四种。

前两种是百枚当一寽,第三种是二百枚当一寽,第四种是五十枚当一寽。

一寽的重量大约在一千四百克到一千六百克之间。



 安邑、梁、晋阳(铜币铭文作“晋易”)三城所铸有半釿、一釿、二釿三种,阴晋、虞二城所铸有半釿、一釿二种。

垣所铸有“垣釿”一种,蒲阪(铜币铭文作“甫反”)所铸有一釿一种,共所铸有“共半釿”一种,垂所铸有“垂二釿”一种。

山阳、平周、皮氏、高都、宅阳所铸没有单位名称和重量。

幾所铸有“幾氏”“幾城”“幾釿”等种。据测定,上述以釿为单位的,一釿重十二到十五克,半釿重五到八克。

上述以寽为单位的,两种“百当寽”布的重量都相当于一釿,可知“五十当寽”、“百当寽”、“二百当寽”三种布实际上仍是半釿、一釿和二釿。


  魏在沿黄河地区还有圆钱(圆孔无郭)流通,铸造的城市主要有共、垣、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等城。

共所铸圆钱 有“共”、“共半釿”、“共屯赤金”三种。

垣所铸有“垣”一种。长垣所铸有“长垣一釿”、“长睘一釿”二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