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三十《水经.淮水注》考略(二)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3-05-09 发布于山西

A2

淮水又东,得浉口水源,南出大溃山,东北流翼带三川,乱流北注浉水。又北径贤首山西,又北出,东南屈,迳仁顺城南,故义阳郡治,分南阳置也。晋太始初,以封安平献王孚长子望,本治在石城山上,因梁希侵逼,徙治此城。梁司州刺史马仙琕不守,魏置郢州也。昔常珍奇自悬瓠遣三千骑援义阳行事庞定光,屯于浉水者也。

浉水大溃山,按太平御览》卷67引《信州图经》:“师溪水源出蘖山北面,在弋阳县东南一百一十里。昔有隐士胡超居此,众人师之,故名师溪”。按《信阳地区志》第二节淮河水系浉河条:浉水今名浉河淮河上游右岸边支流,古称狮溪,齐建武二年改称狮水,今名浉河。《水经注》称:源出大溃山,东北流,翼带三川,乱流北注浉水。说明其上游源出多处。大溃山今名大贵山,土名大龟山。其主源发自信阳县西南与湖北省应山县交界的韭菜坡,峰的北侧和西侧各出一股细流,泻于峰下成为源头。北侧细流名浉河,自源头偏西流36公里,到老龙沟北注入南湾水库;西侧细流名飞沙河,自源头向西北方向流17公里到界河村,会合来自花山水库和飞沙河水库的水流,转东北向汇入浉河。然后由南湾水库大坝流出,东向穿过贤山脚下和信阳市区,沿龟山、琵琶山北坡脚下至市东南角的两河口,东双河及杜河来汇,注入南湾水库灌渠渠首枢纽(堤顶高程75米,地面高程73米,枯水位68米)。出渠首泄洪闸,仍东向过震雷山北坡脚下,流20公里至五里店转东北向流进罗山县境。流19公里,斜贯罗山县西北隅至岑围子西注入淮河(地面高程49米,枯水位41米)。南湾水库区以上的上游河道穿行山间,曲曲折折,平均宽100米;水库大坝以下至五里店为中游,弯度与坡度稍减,平均宽150米;五里店以下平均宽200米。水流常年不断,流量受南湾水库控制,南湾水库及灌渠渠首可通航

仁顺城三国魏时为义阳县城,寻废。晋初为仁顺城,晋武帝封安平献王孚之长子望为义阳王时,移义阳郡于仁顺城,即今之信阳市。[0]

浉水东南流,历金山北,山无树木,峻峭层峙。浉水又东迳义阳故城北,城在山上,因倚陵岭,周回三里,是郡昔所旧治城。城南一十五步,对门有天井,周一百馀步,深一丈。

金山在今河南信阳县南。《书·世宗纪》:永平元年 (508) 十二月,“郢州刺史娄悦破衍将马仙琕于金山”。即此。《水经·淮水注》:“狮水东南流历金山北。山无树木,峻峭层峙。”

义阳故城石城山上义阳郡故城),2010年信阳文物普查队在调查调查楚长城相关的平靖关时发现了一个古寨,位于南湾村下关垭组。此寨呈长方形,面积约4000平方米。寨墙由片石修建,宽0.9米、残高2.5米。寨东、寨西各有一个寨门,西边有两个烽火台,地上建筑已消失。古寨的西边紧临平靖关,在两侧山脊上遗存有数百米长的墙体“中信阳文物普查队认为义阳故城建造于此。《隋志》“义阳有金山”《舆地纪胜》:“在信阳郡南十里。在今信阳州南五十六里”《水经注疏》“山无树木,峻峭曾峙。浉水又东迳义阳故城北。晋义阳郡尝治此,即上所云治在石城山上”《水经注疏》:“城在山上,因倚陵岭,周 三里,是郡昔所旧治城。城南一十五步,对门有天井,周一百余步,深一丈。东迳钟武县故城南。故江夏之属县也,王莽之当利县矣。又东迳石城山北,山甚高峻”《括地志》:“山在申州钟山县东南二十一里,山上有故石城”《左传·定四年》:“楚司马戍请塞大遂、直辕冥阨”后来由于战争或是人口的增加等原因,古义阳逐渐向北迁徙。[1]

熊会贞亦认为此处郦注之义阳故城应当是义阳郡昔日的旧治。故应称之为为“义阳故城”。(会贞按:《通鉴》宋泰始二年,《注》引此无县字。晋义阳郡尝治此,即上所云治在石城山上,故此下亦云城在山上,是郡昔所旧治也。然则当增郡字[2]。)

东迳钟武县故城南,故江夏之属县也,王莽之当利县矣。又东迳石城山北,山甚高峻,《史记》曰:魏攻冥阨。《音义》曰:冥阨或言在鄳县葙山也。案《吕氏春秋》九塞,其一也。浉水迳鄳县故城南。建武中,世祖封邓邯为鄳侯。案苏林曰:音盲。浉水又东迳七井冈南,又东北注于淮。淮水又东至谷口。谷水南出鲜金山,北流,瑟水注之。水出西南具山,东北迳光淹城东,而北迳青山东,罗山西,东北流注于谷水。谷水东北入于淮。

钟武县故城西汉置,治今河南省信阳市南,属江夏郡东汉废。南朝宋复置,属义阳北魏废。石城山上义阳郡故城位于靖关附近的南湾村下关垭组,则钟武县故城亦当位于应位于信阳东南的浉水之北比对文物地图集颇疑与信阳五里店乡土城古城有关,该城呈正方形,周长约600米,现存城墙最高处有1米左右。城内外散布有砖、瓦、瓷片等遗物。[3]值得注意的是该城位于浉水之南,抑或该处地貌为冲积平原浉水可能发生改道。

石城山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南。《水经·淮水注》:“浉水又东径石城山北。”《寰宇记》卷132信阳县:石城山“山甚高峻,在故县东南。即《吕氏春秋》之九塞,此其一也。晋于此山上置义阳。今废城犹在石城山。南有天井,阔百步”。

冥阨阨又作塞、隘。即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南平靖关。《吕氏春秋·有始览》、《淮南子·墬形训》列为九塞之一。与附近大隧、直辕二隘并为淮、汉间兵争要地。《左传》定公四年(前506年):吴伐楚,楚左司马戍请子常“还塞大隧、直辕、冥阨”,即此。

鄳县故城按方位次序考量,浉水在汇入淮水前不远处流经了鄳县故城南,比对文物地图,考古工作者之前判定的江国故城恰当其位。江国故城位于罗山县高店乡高店镇,东周·县文物保护单位〕城址总面积26万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六边形,城垣周长约2000米。墙外侧有3米左右的护坡,外为宽20米的壕沟。现地面上保留有部分东西城垣,残高3米,顶宽4米左右,1970年以来,历年出土有春秋时期青铜壶、盘、匜等数十件,且多带有铭文。城址外侧西南部发现墓葬区,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献记载为江国故城。(见《文物》1980年第1期;《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故此按上述郦注所述狮水方位流向及相关东周城址线索综合考量,考古工作者曾经认为的江国故城应校正为鄳县故城

七井冈约位于浉水与淮水交汇处夹角内。所谓详也。

         

谷水即今河南罗山县东之竹竿河。竹竿河发源于湖北省大悟县五岳山东南麓,蜿蜒流经大悟县丰店、宣化两个镇20余村,至宣化陶家湾出境入河南省信阳市,为罗山县、光山县界河,最终注入淮河,全长120公里。

鲜金山,竹竿河发源于湖北省大悟县五岳山,则鲜金山很可能与今五岳山有关联。

瑟水一名小黄(潢)。在今河南罗山县东。

具山,罗山县小黄(潢)所出,颇疑具山与今罗山县西南的灵山风景区有渊源。

光淹城熊会贞推测在今罗山县西南,但具体不详。(会贞按:城在今罗山县西南[4]。)比对文物地图颇疑光淹城已为石山口水库所湮。

青山,按方位次序地名渊源综合考量青山约今罗山县青山村一带之山岭。

罗山在今河南罗山县南。《元和志》 卷9罗山县:罗山 “在县西南九里”。《方舆纪要》 卷50:罗山“峰峦环抱,隋因以名县。亦谓之龙山,又名小罗山。县南百里又有大罗山”。按方位次序考量此处郦注应指小罗山。

△又东过新息县南。

淮水东迳故息城南。《春秋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败之者也。淮水又东迳浮光山北,亦曰扶光山,即弋阳山也,出名玉及黑石,堪为棋。其山俯映长淮,每有光辉。淮水又东,迳新息县故城南。应劭曰:息后徙东,故加新也。王莽之新德也。光武十九年,封马援为侯国。外城北门内有新息长贾彪庙。庙前有碑。面南又有《魏汝南太守程晓碑》。魏太和中,蛮田益宗效诚,立东豫州,以益宗为刺史。淮水又东合慎水。水出慎阳县西,而东迳慎阳县故城南,县取名焉。汉高帝十一年,封栾说为侯国。颍阴刘陶为县长,政化大行,道不拾遗,以病去官。童谣歌曰:悒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见思如此。应劭曰:慎水所出,东北入淮。

故息城据考古工作者考察,证实“在今息县西南约5000米处发现一座古代城址,现为张庄、李庄、蒋庄、王庄四个自然村。整个古城南北约500米(有的说为420米),东西250米(有的说东西长800米),面积约为33.6万平方米,时代最晚至春秋时期[5]”。赵燕姣等认为这座古城址所在地清代又称古息铺或古息里,当袭古息国旧墟而得名,是西周时息国的都邑所在。其地望合于《水经注》等文献记载,同时也证实了《后汉书》李贤注和《元和郡县志》等相关记载的不诬。[6]

浮光山浮光山又名弋山、弋阳山、濮公山,为光州十景之首,是大别山最北端的余脉,光州城西,淮河南岸。淮河在这里趋山势而三曲三折,呈倒“U”字型。山映长淮,每有光耀,名浮光山。如自开封南下延循800余里平原始见此山,故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经过此山时,感其突兀殊奇,与周边环境迥异,挥毫写下了“东南第一峰”的墨宝传于后世。浮光山盛产珉玉,历史记载,用此玉做成棋子曾上贡朝廷而名传天下[7]据地方学者披露这样的一座文化名山,近些年却被招商开矿采石,一块块的租赁置卖,直到所有的山体被彻底摧毁,在千百吨炸药的狂轰乱炸下,把浮光山炸成了满目苍夷的“浮光湖”。过去的半山腰成为如今的“主峰”,仅一百四十余米。曾经三百多米高在主峰,如今竟成了湖泊......如今矿石被被野蛮的开采殆尽,在这里留下的却只有被拆除的庙宇遗迹,和被废弃的采石工厂,以及山脚下无人问津的低矮砖瓦屋舍,整体一副萧条破败不堪的模样......曾经的浮光山,曾经的东南第一峰,如今已经成为了远去的记忆,再也无法挽回的历史,关于浮光山的传说,也只能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直到若干年后被彻底忘记。[8]

新息长贾彪庙,按《元和志》 卷9新息县:“贾君祠,在县北一里。名彪,字伟节,后汉时为新息长。时小民多不养子,彪严其制,所活数千,佥曰贾父,后为立祠”

新息县故城马援新息侯国),《元和志》“贾君祠,在(新县北一里”则新息县故城约位于今息县城一带。今息县城关镇周边分布有数处汉墓群亦可为佐证。此外按《信阳地区古今地名选》地方学者亦认为马援新息侯国治今息县城关镇。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十九年封为新息侯,食三千户。建武二十四年马援遭谄,被收息侯印绶,国废。[9]

贾彪庙碑》、《魏汝南太守程晓碑》据张鹏飞考证此两处皆爲祠庙颂德碑,碑石及文皆已佚,亦无拓本傅世。郿注言前碑立于新息县故城外城北门内新息长贾彪庙前,后碑在前碑南,可知北魏时雨碑皆存。然道元未载碑文,碑之形制、年代、立碑缘由皆未言。

慎阳县故城,西汉高帝十一年 (前196) 置,为国,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汉书·地理志》 汝南郡慎阳县注: 师古曰,“慎字本作,音真,后误为慎耳。……阚骃云: 永平五年失印更刻,遂误以 '水’ 为 '心’”。元狩五年 (前118) 改县。南朝宋初改为真阳县。后复为慎阳县。北魏改为真阳县。

慎水又东流,积为燋陂。陂水又东南流为上慎陂,又东为中慎陂,又东南为下慎陂,皆与鸿郤陂水散流。其陂首受淮川,左结鸿陂。汉成帝时,翟方进奏毁之。建武中,汝南太守邓晨欲修复之,知许伟君晓知水脉,召与议之。伟君言:成帝用方进言毁之,寻而梦上天,天帝怒曰:何故败我濯龙渊?是后民失其利,时有童谣曰:败我陂,翟子威,反乎覆,陂当复。明府兴复废业,童谣之言,将有徵矣。遂署都水掾,起塘四百馀里,百姓得其利。陂水散流,下合慎水,而东南迳息城北,又东南入淮,谓之慎口。

燋陂上慎陂中慎陂下慎陂等,张文华认为从淮河流域湖沼发展演变的总体历程来看,汉唐时期是一个最为繁荣昌盛的阶段。此期不仅湖沼的数量最多,分布广泛,而且规模也非常大,先秦时代的几个全国性大湖沼基本上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面貌。这一时期湖沼的稳定发展,主要是得益于黄河的长期安流。从成因来看,绝大部分淮北湖沼都是由相关河流在地势低洼之区潴积而成,因而湖沼的地理分布就呈现出极为显著的串珠状分布态势.往往一条重要的河流沟通联系着众多的湖沼。如上慎陂、中慎陂、下慎陂和燋陂都是由慎水串联在一起而形成的。《水经注》卷三0《淮水》云:“慎水又东流.积为燋陂。陂水又东南流为上慎陂,又东为中慎陂,又东南为下慎陂,皆与鸿陂水散流(会)。”再如南陂、北陂、同陂、窖陂、土陂、壁陂和太陂都是由汶水沟通潴积而成,《水经注》卷二一《汝水》云:“汝水又东南,汶水注之,水首受慎水于慎阳县故城南陂。陂水两分,一水自陂北。遥慎阳城四周城堑,……堑水又自渎东北流,注北陂;一水自陂东北流,积为同陂。陂水又东北。又结而为陂,世谓之窖陂。陂水上承慎阳县北陂,东北流,积而为土陂。陂水又东为窖陂。陂水又东南流,注壁陂。陂水又东北为太陂。”这种串珠状的分布形势,在淮北地区的湖沼中是十分普遍的。[10]

慎水、鸿隙陂,韩光辉、向楠等认为慎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闾河,陂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慎水河......鲖陂、窖陂、土陂、壁陂、太陂大致在陂水一线;马城陂、绸陂、墙陂、壁陂、青陂位于慎水向东一线;上、中、下慎陂在慎水向南一线......卷21《汝水注》又据《淮水注》所记慎水河道,慎水从慎阳县故城流出后大体分为两系,一系向东南经息城东南入淮,一系向东北入汝......根据《水经注》的记载,慎水在向东流经慎阳故城南之后,所积陂塘与“鸿隙陂水散流”,而鸿隙陂“下合慎水”经息城北入淮,慎水在汝水右侧,那么鸿隙陂应当在今天正阳县东南及息县以北,南汝河以南,淮河以北。在《水经注图》中,杨守敬将鸿隙陂绘在慎水与淮河之间,大致符合上述条件[11]


   


[0] 陈信家,冯占彪主编,信阳地区古今地名选,信阳地区地名办公室,1989.10,第360页

[1] 花原:义阳故城新发现信阳日报2011年2月23日

[2] 《水经注疏》,第2496页。

[3] 《河南文物地图集》,第484页。

[4] 《水经注疏》,第2504页。

[5] 周到,河南息县古遗址调查[].考古通讯,1985 (3).

[6] 赵燕姣,古息国变迁考,中原文物. 2014,(03)

[7]濮山佳话 息县档案信息网,[引用日期2017-03-03]

[8] 它曾被苏东坡赞为东南第一峰,如今却境遇堪忧 散文网[引用日期2017-03-03]

[9] 陈信家,冯占彪主编,信阳地区古今地名选,信阳地区地名办公室,1989.10,第335页

[10] 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83页

[11] 摘自韩光辉、向楠:水经注》所记“鸿隙陂”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41(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