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农机数字化”势在必行的改造之路

 黄金屋3399 2023-05-09 发布于山东

01

前言

图片

农业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点产业,随着技术的革新及规模化的普及,传统的农业作业方式陆续被农业数字化替代,而农业数字化也将是未来农业作业的主流趋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农业数字化。

02

什么是农机数字化?

图片

首先,来谈谈何为“农机数字化”,可能对大众来说,常见的“收割机”、“插秧机”、“无人机”等就归属于农机数字化了,但其实仅仅只能称得上“农机”而已,压根就没够上“数字化”三个字。

实际上,从概念上可以看到,农机数字化,包含两个关键词:“农机”和“数字化”。

农机,即我们经常提到农业机械:如收割机、栽种机、无人机、喷雾机等等;

数字化,即信息技术转化成数字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比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3S”(遥感、全球定位系统 GPS、地理信息系统)等,对农田土壤、作物生长、病虫害、气象等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分析;

那么,农业数字化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上,通过收集、传输、处理和分析农田、作物、环境等数据,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监测、控制和管理,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降本增效,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

一句话总结:将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相结合,让整个农业过程能被监控,收集农业数据,提高农业效率。

03

“农机数字化”的国外应用

图片

农机数字化,可以说一开始就是从国外起步的,无论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来说,很早就开始利用科技进行现代化种植研究,到现阶段为止,国外在农机数字化方面已经明显有了发展:

一、首先来看美国农机数字化方面:

美国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化方面基本完善,比如美国农业部信息网站、美国农业统计局、美国农业资源管理调查等。

农业智能化方面也研发了多种产品,如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收割机、智能灌溉系统等。

积极推动精准农业的发展,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技术获取农田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专家系统(ES)、模糊逻辑(FL)等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为耕种收等各个环节提供精准导。

二、日本农机数字化方面:

大力发展设施园艺和智能农业。日本在设施园艺方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如利用太阳能温室、水培栽培等技术实现节水节肥节地的高效生产。

日本在智能农业方面也不断创新,如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等获取农田数据等,为农业高效提供精准信息支持。

三、欧洲农机数字化方面:

构建智慧农场,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术构建智慧农场,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注重农业机械数字化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如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农机提供动力,利用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新兴技术提高农机的性能和效率。

04

中国农机功能化及未来突破

图片

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和农机生产国,中国是具备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的,况且,进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农机类产品及服务体系,且形成了一定的农机装备产业。

据相关报道,2023年春耕期间全国将有超过2250万台(套)各型农机装备投入使用。

目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使用率均超过80%,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我国能生产4000多种农机产品,具体分为以下几类:(1)耕整地类:如深松整地机、旋耕整地机等;(2)种植施肥类:如播种机、移栽机、施肥机等;(3)植保灌溉类:包括喷雾机、无人机、灌溉机等;(4)收获加工类:包括收割机、打捆机、烘干机、剥壳机等;(5)畜牧水产类:包括饲料机、挤奶机、养殖机、捕捞机等;(6)设施园艺类:包括温室机、采摘机、修剪机等。

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农机多数还是聚焦在功能方面,以解放农民的“手”及节省时间,在技术和标准作业上,还是凭借农民的经验,以及各种试错。

现有的农机是没法充当农民的部分“大脑”,为农作物的生产、收割提供精准建议,帮助农民改善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对于中国来说,未来农业仍然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未来农业发展又体现在规模化及效率化,那与之对应的农机数字化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也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中国为顺利实施农机数字化,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步,加快网络基础设施的全覆盖及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国地理环境复杂,特别是部分山地、丘陵地区,网络信号偏弱,甚至还覆盖不到,应加快推进农村网络全覆盖和宽带提速,为农机数字化提供稳定的信息传输平台。另外,还需要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各类数据资源,为农机数字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第二步,加快数字化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创新。特别要加强对农机数字化相关领域的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瓶颈,提高国产农机的质量和性能,降低对国外农机产品的依赖度。

第三步,加强农机数字化的标准规范和监管体系建设。规范农机数字化的产品质量、作业流程、数据安全等方面,保障农机数字化的健康发展。要建立健全农机数字化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农机数字化的监测、评估、检测等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四步,加强农机数字化的示范推广和培训教育。要充分发挥各类示范基地、试验站、专家团队等作用,建立典型的示范案例,提高农民对农机数字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要加强对农民和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数字技能和素养,增强他们使用农机数字化产品的能力和信心。

综上所述,中国的农机数字化相比国外来说,还有一段路程要走。而中国农机数字化是否能走好,关系着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也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中国农业中坚力量的各类农业企业和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机械数字化发展,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来源:  北京新型智慧农业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