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被低估的曹魏顶级谋臣,曾献上灭亡蜀、吴妙策,但全被拒绝

 孤寡老人讲历史 2023-05-09 发布于湖北

三国时期是一个个才华横溢的谋臣们交相辉映的时代,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思想辅佐君主,主导着一场场战争的实施,他们或许才是三国时期真正的主角。

在那个时期,有才干的谋臣实在太多,魏、蜀、吴任何一方也都不缺乏顶级谋臣,“卧龙凤雏”、郭嘉、荀彧、贾诩等自不必说,他们已经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

也有一些提出过可能正确的战略建议,但因为某些原因,其建议没能实施,没能影响到天下大势,导致其才华不为人知,从而被低估的谋臣。

下面就介绍一位属于被低估谋臣行列的三国时期的顶级谋臣。


这位谋臣归属曹魏阵营,他叫刘晔,字子扬,他不是普通人,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汉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裔。

论和东汉皇室的关系来说,刘晔和皇室的血缘关系和亲密度可比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的刘备亲近多了。

这样一个人后来却效忠曹魏政权,可见,曹操、曹丕父子这一方势力中其实不缺少大义名分,曹魏麾下的汉室宗亲出身的臣子有好多,刘晔也只是其中一个。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有野心的诸侯纷纷自立山头,身为汉室宗亲的刘晔本来也是有机会成为诸侯的,但他却一点想法都没有,“晔睹汉室渐微,己为支属,不欲拥兵。”反而去辅佐庐江太守刘勋。

后来,刘勋败于孙策之手,北上投靠“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刘晔也就跟着刘勋一起成为曹操的属下,时间是建安四年(公元199年)。

在辅佐曹操、曹丕父子期间,刘晔曾两次献上关乎天下局势的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否则,三国时期的历史估计要大变样。


第一次是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见刘备夺了刘璋的益州,坐不住了,趁着刘备和孙权在荆州对峙,出兵击败汉中张鲁,抢在刘备前面占了汉中,有了对益州进可攻退可守的先发优势。

此时,距离刘备夺占益州不过区区一年时间,益州的局势很不稳定,内部有很多矛盾等待解决。

而且,刘备本来亲自率兵出益州,跑去荆州跟孙权争夺荆州的所有权,因为得知曹操进攻汉中才又赶回去,劳师来回远征,兵力疲惫。

因此,在张鲁投降曹操后,刘晔建议曹操抓住机会,赶紧向局势不稳的益州发起进攻,消灭或赶跑刘备,然后占领益州,《三国志·刘晔传》中记载:

晔进曰:“……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但曹操没听,还跟持有同样想法的司马懿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于是,曹操放弃了进攻益州,只留下夏侯渊率偏师镇守汉中,自己率军回师了。

这一次刘晔、司马懿的建议,以及曹操没有纳谏而放弃夺取益州的事情,被很多三国迷认为是差一点改变三国大势的重大事件。

刘晔的建议很明确,一定要趁着刘备立足未稳之时把他击败,否则“必为后忧”

结果也被他料中,刘备在安抚好内部后,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起举国之兵攻打汉中,斩杀夏侯渊,击败率军前来复争汉中的曹操,一举奠定了蜀汉建国之基,成为曹魏的心腹大患。

不过,对于刘晔鼓动曹操向益州进攻的建议,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曹操如果向刘备一方发起进攻,除非能快速战而胜之,否则,也有可能陷入新的泥潭。


益州多山,道路崎岖,易于防守方而不利进攻方,曹操亲率大军在益州耽搁,荆州关羽、东吴孙权都不可能看着曹操去打刘备而毫无应对。

就在曹操还在攻打张鲁时,孙权就已经趁着曹操远在汉中,出兵攻打合肥,只不过,孙权的这次进攻失败了,在逍遥津被张辽击败,可见,孙权是一直看着曹操的动向,也一直在蠢蠢欲动。

所以,曹操如果率军进入到益州,后方就很有可能出乱子,即使孙权不动,关羽也一定会动,到时候曹操不能短时间内搞定刘备,也会有很大麻烦,刘晔的建议还是值得商榷。

刘晔的第二次关乎天下局势的建议是在蜀、吴进行“夷陵之战”期间,当时,东吴孙权为应对蜀汉刘备的威胁,主动向曹魏称臣。

而刘晔劝说魏帝曹丕不要相信孙权,应该趁着东吴正在跟蜀汉对掐,赶紧出兵攻打东吴,《三国志·刘晔传》中记载:

后备果出兵击吴。吴悉国应之,而遣使称藩。朝臣皆贺,独晔曰:“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可因其穷,袭而取之。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也。”


但曹丕没听,后来刘备兵败,孙权和曹魏翻脸,曹丕却又想征讨东吴,还是刘晔劝说曹丕,现在已经不是征讨东吴的好时机了,曹丕还是没听,《三国志·刘晔传》中记载:

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帝欲兴众伐之,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帝不听。

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亲征东吴,双方互有胜败,但曹魏终究没能拿下东吴,无功而返。

这一次刘晔的建议争议很小,特别是蜀汉和东吴在夷陵对峙时,其实是曹魏出兵攻吴最好的机会。

但曹丕明显被孙权的奉承和称臣忽悠住了,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当时东吴的重心明显在荆州一线,最能打的军队和将军们也都在跟刘备对峙的前线,曹魏如果出兵,刘备或许就能从夷陵脱身,天下大势或许真会变一变。


刘晔在曹魏青龙二年(234年)、魏明帝曹叡执政时期去世,他侍奉曹魏祖孙三代,虽然很多建议都没有被采纳,但因为事后证明他是正确的,所以也一直深得曹操、曹丕、曹叡等的信任。

这也多亏曹家这几代君主的心胸都还比较大度,如果遇见袁绍那样狭隘的君主,刘晔没准就会落到田丰(提出了袁绍不要急于攻打曹操的正确建议,袁绍失败后回来把他杀了)那样的下场。

刘晔在效力曹魏期间,提出的这两次建议,一次攻蜀,一次攻吴,有任何一次被实施,天下局势就会完全改变,如果成功一次,刘晔的历史地位也会完全改变,可惜了。

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参考文献:《三国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