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子290|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要省——来自牧之野的文章

 ygl0621 2023-05-09 发布于湖北
朱丽 女【中国】

有时回想,父亲教过我不少有用的社会道理。
记忆深刻的是两件事。
一次是去青岛。
上大学报道前,他带我第一次坐飞机,然后去了青岛和大连。
在崂山上的一个餐馆吃中饭时,我看了看菜单,有条什么鱼80块钱一盘,一个素菜50多,两菜一汤180,这还是2001年,钱还值钱。
菜端上来,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我很生气,说这不是抢钱吗?
父亲按下我,饭吃的很不愉快,后来回去他说,我们花了很久才到这里,崂山我们可能就来这么一次,在这个地方吃个饭,就算父子的纪念,价格是有些不合理,但是回忆更美好。
他笑着说,到哪里就吃哪里的东西,不是特别离谱就好,平时也不是经常,所以不必计较太多,不值得。
还有一次也是吃饭,在北京。
请他的几个朋友吃饭,在一个还比较豪华的餐厅,他说花了两个月的工资,吃完后就去赶火车,他路边买了两个煎饼。
我有些心疼,问你怎么不去火车站吃点正儿八经的饭,能花几个钱。他说,这几个人都是爸爸多年朋友,在北京一直也很照顾你,需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回报别人,但自己吃饭,能简单就简单点。
我才想起,刚才我自己光顾吃饭了,他一直在喝酒敬酒,没吃两口饭。
他还叮嘱我: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要省,该省的钱,一分钱也不要花。
他这一生,说过很多话,但是他自己可能也不知道,到底哪句对我产生了影响。其实正是因为这两个关于用钱的观点,让我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金钱观。
我也是花了很久才明白其中的意思,然后花了很久才能基本做到。
第一个是对己,第二个是对人。
第一个是不要为难自己,第二个是要善待他人。
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能掌控,在不能掌控的时候,需要看什么是最重要的。
如果出来玩的机会难得,吃点亏也就吃点亏,时光和人都是无价的,相比那个场景,心态更多应该去享受彼时时刻,而非计较价格。
钱可以再赚,人无再少年。
为了一点瑕疵陷入巨大的情绪而懊悔,就像一粒老鼠屎搅进一锅好粥,算大账是不划算的。
此后的很多年,当我在公园景点看到男女吵架,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东西带没带,买东西贵不贵撕破脸皮,才慢慢知道一些道理。
很多时候,当你越纠结一城一池的得失,无意之间失去的会更多。
很多贫穷的人很精明,可是因为太过精明,他总是在为难自己,所有的精力都在算计之上,算计眼前的成本,如果连自己都算计,自然也会迁移别人。
你让他去看得远一些,去想想国际大事,他会觉得你很幼稚。
第二个是对别人的慷慨。
帮助过你的人,才可能再帮你,而不是那些看起来很有权势背景为你吹牛的“朋友”,那些可能跟你都没什么关系。
因此怀着感恩之情时,不要计算成本和得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对待萍水相逢之人时,也尽量不要抠门小气,我们不会知道哪一次善举,哪一个行为打动别人。
习惯成自然,时间久了,自己可能不会察觉。
王朔说人际关系最高段位:热情、大方、一问三不知。
我觉得起码前两个对的。
该花的钱,能花出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现在这个社会,你想托人办事,可能礼都不知道往哪个门送。
对朋友,对身边的人,都热情大方一点,不要抠抠缩缩,没有任何坏处。
该长见识的、获得经验的、享受美好时光的钱,要花。
对自身,少一些欲望,勤俭节约。

想写这个,也是五一遇到了类似的事有感。
那天从半月湾挖沙结束,筋疲力尽,孩子们走不动了,就说在旁边吃一点,于是进了一家本地餐厅。
看了半天,价格真的很不亲民,比北京还贵,与威海其他餐厅相比高出三倍不止。
孩子们都嫌贵,起身要走,我突然就想起了青岛之行,想了想,就决定在这里吃,不点那么多,就尝两个本地特色就好。

我说服他们,现在回去还需要一个小时,你们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我开车又累又困天黑可能还不那么安全,反正就吃点家常,不如尝尝本地人都吃啥。

后来的结果也还挺好,菜虽然贵些,但好在新鲜,孩子们都吃了点本地菜,高高兴兴,这一天,也算是画上圆满的句号。

晚上开车回去的时候,我想起因为一顿午饭,2001年3天的青岛之行不欢而散,父亲说的是对的,这一生我和他的旅行次数屈指可数,而崂山,我们也的确没有再去过。

唉,要是那天不惹他生气就好了,起码能留张不皱眉的照片啊。


一个力争纯粹的人给自己划出的桃花源
文章有门槛也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 但都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
不偏不倚、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三个号
大号之乎者野记只发散文
两个炮灰小号写时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