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对莫言这句话不赞同

 付春文苑 2023-05-09 发布于山东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是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我倒是特别赞同。

幸福的家庭的模式先是夫妻恩爱、夫唱妇随,其共同特点就是幸福,满满的幸福。

不幸的家庭绝非一开始就不幸。咱先不扯太远,就看现在婚礼庆典现场,对谁家来说无疑就是一部大片。付春说其大,不仅是指阵容强大,而是对小夫妻极其两个家庭,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又都是经过“彩排”的。

最重要的是,婚礼现场要当着所有亲友及来宾的面,新郎新娘含情脉脉地望着对方发表“誓言”:无论富贵还是贫穷,无论健康还是疾病,他们都愿意爱对方,不离不弃。 都会爱着TA,照顾TA,尊重TA,永远对TA忠贞不渝直至生命尽头。

可是,真实中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去年全国离婚率达到了43.53%,接近一半的夫妻,经不得风风雨雨和柴米油盐的日子,或早或晚,还是分开了。

生活就是一个万花筒,每个家庭,每对夫妻,生活的模式,相爱的方式各不相同。不能用相同的一个结论来定义人们的婚姻,这是李老师今晚这篇文章的主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看莫言先生的《晚熟的人》中有这么一段话:

真心相爱的,最后都散了,搭伙过日子的,都团圆了。

拼命爱过的人,才会离散;敷衍相处的,反而留在了身边。这就是生活!

付春要说,莫言先生说得这句话太绝对了,我不敢苟同

先生的结论应该是身边也确实有这种例子,像大学校园里的“毕分族”,按说初恋是最美好的,可真心相爱的两个人有的就熬不过三五年,毕业后就劳燕分飞了。

还有生活中有些青梅竹马,正因为两个人彼此恩爱,无话不说,而把日子过得太透明,没有了一点神秘感、新鲜感,这也是导致他们没有相伴终老的原因。我猜这部分人应该就是莫言先生所论断的结局。

但是,付春老师还是要说,越是真心相爱的夫妻,感情基础越牢固,是不容易分开的。这还不能算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媒妁之言的婚姻,那个时候的人封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注定终生。

付春认为:那些通过自由恋爱后结婚,夫妻感情深厚、双方投入付出过很多的夫妻,首先是把投入当做了婚姻的基石,很难离婚。

即使最后有的离婚了,这也说明中间先是有着飞蛾扑火的情感渗入,也不是说离就离。他们也会经历漫长的挣扎、消耗期,直到一方没有力气爱了,才会分开。

决定婚姻能否长久的,是爱情,是关心。这份爱确实也有底气。即使在争吵、冷战后,他们闹起离婚,动不动就说过不去就离吧,用最狠的话刺痛对方,可谁也不会真正去践行离婚。因为他们确信,彼此相爱多年,就有了感情的基础。当吵架成了家常便饭时,必然双方都相互伤害,但很难说散就散。

两个人相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开始,彼此吸引。先是青春冲动、是心动、是崇拜、是欣赏、是两情相悦,于是你们缔结了情感连接,确定了关系,孤独的一颗心有了归属感;接着,是依恋。

最终彼此从依恋变成深度依赖,成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共生关系。所以,那些真正爱过的夫妻,是很难离婚的。

我曾写过恩爱夫妻不到头,只是一种个例,不见得都是这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