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类人的伴侣最难?回避型必须“榜上有名”

 阿布的书柜 2023-05-10 发布于广东

策划、撰文 / 淼淼、亓井、纯纯

编辑 / KY主创们


在KY编辑部后台,我们收到过许多关于「回避型」的困惑。

其中大家最常cue到的莫过于——该怎么和回避型的人相处?

于是,编辑部里最“回避”的几位选手就被抓来了……的确,回避型恋人总是遇到问题就想逃得远远的,也不愿意沟通和表达感受。这让回避型的家属们无可奈何——

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但却总感到距离很远;
无论关系中发生了什么,你都看到ta一直那么冷静,从不会像你一样患得患失;
对于你在意的事情,ta的反应也都是淡淡的,感觉不到温度,也不知道ta究竟在想什么。

(回避型小编:嗯嗯,是的是的,没错没错……你听我解释!!)

其实,这同样也困扰着回避型们。身为回避型的我们,并没有旁人想象中得那么“冷”,也会因为经营不好自己的感情而苦恼。

为了改变回避型自身的感情困境,也为了帮助那些回避型的家属们,我们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篇文章走进回避型恋人的内心世界,明白ta们在关系中的需求是什么?结尾也给回避型本人提供了一些自救方法。祝愿回避型和回避型的恋人能找到对彼此合适的相处方式,一起获得幸福。

图片




回避型恋人,
为什么永远在逃?

当关系逐渐变得亲密,伴侣变得“粘人或不断索取(clingy or needy)”(通常是焦虑型的表现),双方开始有相互依赖的苗头时,回避型的人就会觉得ta们的独立性处于危险之中(Djossa, 2014)。Ta们会把伴侣的具有爱意的、情感上寻求亲近的表达,认知为是压力事件,是情绪上的威胁和安全感的挑战,因此感到恐惧、脆弱和痛苦(Shaver & Mikulincer, 2007)。

于是,回避型的人的不安全的依恋系统会被激活(Djossa, 2014)安全的依恋系统意味着被照料者稳定、及时地回应,被激活后我们会倾向于向伴侣寻求亲近、安全以及情绪上的支持。但回避型的人的不安全的依恋系统被激活后,却会促使ta们急剧地疏离伴侣,以给关系“降温”,因为这符合ta们童年被照料者情感忽视的相处模式(Gillath et al., 2006)。

为了平复自己的不安全感,回避型的人就会选择用抽离、后撤或是疏远这一类做法,这也就是所谓的回避型人的去激活策略(deactivating strategies)(Djossa, 2014)。去激活策略是一种关闭、禁用并避免体验关系亲密感的方法。这些策略包含种种扼杀亲密关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目的是为了阻止关系变得更深入和亲近,来让自己恢复到熟悉、安全的状态。

Ta们会有以下的情绪调节方式和外在行为表现——

情绪调节
压抑:不愿意表达需求(那是不被允许的);
否认:不承认自己有强烈情绪感受(那是脆弱而痛苦的);
隔离:对所有刺激感到麻木(情绪无能的状态);
……

(回复「情绪无能」到后台,查看“心麻了”是怎样的心理状态。)

外在行为
恐惧亲密,丧失对伴侣的兴趣;
降低联系和回应的频率;
远离冲突环境,避免争吵;
切换到理性的思维方式;
专注于事业或个人追求;
……

于是,和回避型的人相处,你可能会有的感受——焦躁、疏离、被拒绝、不被在乎,不被认可,很难控制住自己不去向ta寻求一个答案,因为感觉自己已经不重要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回避型的人不爱自己的伴侣。只是在ta们过去习得的模式中,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一件不被接纳、不被允许的事,所以ta们回应的方式是撤离冲突和关键问题。

可以说,回避型的回避,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虽然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有所欠缺的、伤人的,但ta们在成长过程中只习得了这样的沟通处理方式,对过去的ta们来说,承认需要帮助,就像邀请他人拒绝自己一样自取其辱(Wallin, 2007)。

图片
回避型恋人,
在关系中到底想要什么?

  • 安全与归属感

回避型画像1:  不需要你,也不需要任何人。离我远一点吧,我想独自待着。

多数人都需要人际联结所产生的亲密感,回避型的人当然也不例外。Ta们树立边界,拒绝依赖和亲近,目的从来不是在抵抗亲密,而是对不安全感的一种防御机制。

Ta们并非为了刻意考验伴侣,只是试图用冷漠和不在意,来应对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压力感(Dekel & Farber, 2012)。这是回避型们最牢固的一种应对方式,几十年如一日地帮助ta们生存和适应。伴侣如果冒然挑战ta们的这种应对方式一定会适得其反,但并非没有松动的可能。

回避型的人所缺失的,恰恰是安全与归属感的基本需要,而不是彻底的自给自足(self-sufficiency)和自我依赖(self-reliance),只是ta们很少会表露出来。研究显示,虽然高度回避(highly dismissive)的人声称没有亲密关系也很自如,但在得知被其他人接纳以后,积极情感和自尊水平显著提高了;此外,当意识到未来的人际关系比个人发展更成功时,ta们自我感觉反而更好了(Carvallo & Gabriel, 2006)。

这么看,回避型的人其实挺“傲娇”的,ta们游走在亲密关系的边缘,小心翼翼地试探你是不是ta心中的安全基地(secure base)(Ainsworth, 1964)。所以,足够安全和理解ta们的重要他人,其实掌握了让回避“松动”的钥匙。

“我逃了,其实是想回头看看你还在不在。看到你真的走了之后,我会很难过,可是也没有勇气向你诉说。”

在亲密关系中,恐惧亲密也是回避型的人缺乏安全感的典型表现之一。它包含了自我暴露恐惧和依赖恐惧。或许你也有相似的感受,也想弄清楚自己是否有恐惧亲密?那你可以试试KY测评出品的【恐惧亲密测试】。我们会测出你的恐惧亲密类型,也会帮你找到恐惧背后的原因,告诉你该如何应对恐惧亲密。

👇长按下图,查看你的恐惧亲密类型👇


  • 感受性的唤醒

回避型画像2: 不是故作冷漠,而是你的情感太汹涌,我承受不住。

回避型的人,在关系中的感受性的体验是相对匮乏的。换句话说,ta们也许一直主动或被动地封存了情绪和需求的潘多拉魔盒。由此以来,回避型的人对情绪的处理一直是不够充分的——ta们对于情感的感知很差;经常采用隔离(distancing)的情绪处理策略;过度的情感控制等(Shaver & Mikulincer, 2007)。

但是,被否认、压抑的感受不代表退散消失了,恰恰这部分最需要被表达和看到。Ta们需要情感激发和情绪沟通,也就是被唤醒经常不工作的“右脑心智”(Ornstein, 1997)。右脑被描述成社交-情绪的大脑,人与人之间感受上的沟通主要依赖右脑。而回避型的人会较多地使用左脑(线性逻辑和语言),这是原有的依恋关系所习惯的沟通方式。

所以在关系中,这也正是为什么回避型总是与焦虑型匹配,或者说回避行为总是引发伴侣焦虑反应的原因之一(也就是你越想追,我越想逃图片。而对于回避型的人来说有疗愈性质的关系,需要有人和ta们去创造右脑对右脑的沟通(Schore, 2013),看到逃避和无反应背后的深层情绪,并试着与那个随时想要溜走的内在孩童对话。

“麻木冷静总比失控崩溃要好一些,因为没有人想看见脆弱和痛苦,包括我自己。”

图片

回避型恋人,
有效「相处指南」

先给回避型的家属们一个拥抱——理解你们在相处过程的委屈、心酸和苦闷,也很能体会你们爱对方的心情。如果需要回避型恋人能有一些改变,作为伴侣的这一方非常需要看见ta们的难点,并提供一些'帮助'。

具体来说——

冲突时

  • 不要给ta们太多的情绪去处理,这可能成为压力源

情绪处理和表达都是回避型的人的软肋。因此,如果你在沟通过程中释放了太多的情绪需求,反而会让回避型们很有压力,想要逃避。

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先去讨论事实,而非过多讨论感受。比如,当回避型的人沉迷工作,忽视了自己的时候,比起指责对方“为什么不愿意陪我,是不是不爱我了”,更好的选择是告诉对方“我理解你,但我想与你多呆一会儿。”

如果回避型恋人因为难以承受太多情绪而逃避时,最好是给ta时间以冷静下来思考,等ta平复后再一起解决问题,千万不要向ta宣泄情绪,逼迫ta做出答复。

  • 尊重ta们独立的需求,给ta们一些空间

当与回避型的人发生冲突,ta明确表达出“需要一些自己的空间”的时候,你需要接纳和理解ta们这种“悬置式”的处理方式,和ta保持一定距离。

也许这个距离会让正处于冲突中的你感到问题没有被解决,只是在“粉饰太平”,但这对于回避型的人来说却是必要的。

Ta们并不是真的想要逃避问题,之所以这么做,是ta们的一种应对机制,相当于在关系中放置了缓冲垫,等到了ta们觉得可以的时机,自然会来解决问题。
  • 允许你们之间存在分歧和矛盾,给予信任

比如,当你们有矛盾时,你可以给回避型的人一些肢体上的安慰,抱抱ta、拍拍ta。或者,可以对ta说“我理解你”“从你的角度看,这很合理”。这些语言和行为都会让ta们感知到,健康的亲密关系是允许分歧,能够容纳不完美的彼此的。

当回避型的人亲身体验这种关系,ta会意识到,真实的自己是可以被看到、被接纳的,对方并不会因为自己的畏惧和逃避而抛下自己,也会变得更加信任你,对关系更具有信心。

平时

Farrell等(2016)的研究发现,伴侣助攻(Partner Buffering)——和伴侣一起提前制定应对回避型失控时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甚至避免这一行为的再发生。

  • 创造一个充满信任感的安全空间

回避型的人回避,根源是因为依恋关系中缺乏信任。这就需要你在日常生活中和ta培养信任感。

比如,你可以稳定、及时地对ta们做出情感上的回应,答应ta们的小事尽量去做到,对ta们的需求保持敏锐。

你还可以和ta一起准备一个「关系安全手册」,试着把恋爱里那些充满了喜欢和爱的互动瞬间记录下。当冲突发生时,回避型的人回看这本内容,能有助于ta唤醒对关系的积极感知,提醒ta,你们依然相爱着。

最为重要的是,当ta们做出回避等等有可能毁灭关系的行为时,也始终如一地对待ta们,而不是以冷制冷。

  • 帮助回避型命名ta们的情绪(Wallin, 2007)

    比如,我刚刚那么说你也会感到难过吧。回避型的人对于自己的情绪并不能充分认知,但这是因为ta们并没有学会识别这些情绪。一旦有人教ta们,ta们也会成为最好的学生。


图片




那么,回避型的我们

能做些什么自救呢?

其实关键词只有两个:1信任,2安全感。

作为回避型的我们,同样需要付出努力,同时在伴侣的助攻下,开始学着信任对方和关系。要知道,当你关系中有充分的安全感,改变就会发生。

  • 和伴侣主动聊聊回避型这件事


在关系的初期,开诚布公地和伴侣聊聊自己的回避型依恋模式,让ta们了解你的行为模式和可能的成因。这样ta能够更好地理解你,知道“回避”只是你惯用的行为模式,并非不爱ta或不在乎ta,而你也会在关系里试着去慢慢调整这一模式。
比如你们可以一起观察和记录那些促使你逃避的动机(trigger),让彼此都对你的行为风格的成因有足够了解,以便碰到时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 学习建设性的沟通


你还可以学习建设性沟通,说出自己的诉求,而非一味退缩。除此以外,也需要说出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不是选择压抑。

虽然这一步对回避型的人来说不太容易,但也只有你的伴侣看见、了解了你的这些情绪、想法,你们之间的问题才有进一步被妥善处理的可能性。换个角度来说,这样你的伴侣才拥有了证明自己能包容和接纳你的机会,你也才能体验到被人抱持的感觉。
  • 记录「信任成功」事件,打破认知固化

试着回忆过去,你会发现也许不是所有人都不值得信任。总有那么几个人,曾在你需要的时候站出来给予过你帮助,可能是得知你生病后赶过来照顾你的朋友、家人,一个温暖过你的陌生人……

记录下这些闪着光的成功信任时刻,重新学着信赖他人。

  • 增强对自己的自信

相信自己的修复力,相信哪怕真的被他人辜负,自己也有能力康复。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无力自保的婴儿——已经长大的自己,哪怕遇到了不足够关爱自己的人,也能够幸存下来。

  • 打破羞耻感

回避型往往有着严重的羞耻感。一个不被自己的父母所爱的孩子,会天然觉得是自己有问题,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不会被爱。因此羞耻感是回避型的一种人生底色。但你要知道,你值得被爱。错的是没有好好爱你的父母,而不是你。

渴望被爱,渴望稳定可靠的亲密关系不但是正常的,也是作为人的一种美德,我们在与他人的连接中成为更完满的自己。

图片
最后我们想说,今天讨论的虽然是「回避型」,但我们不鼓励武断地给伴侣或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了解回避的特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而不是去定义他人。

依恋风格虽说稳定,但也会发生流动,伴侣间足够好的依恋模式,会让回避型逐渐变得安全一些。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关系保持合理的期待,不要改变和勉强对方,而是去享受关系本身,以及它所带来的一切苦与乐。

以上,晚安~

图片

点点「在看」,走近回避型~

References:

Ainsworth, M. D. (1964). Patterns of attachment behavior shown by the infant in interaction with his mother.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of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10(1), 51-58.

Carvallo, M., & Gabriel, S. (2006). No Man Is an Island: The Need to Belong and Dismissing 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2(5), 697–709.

Dekel, S., & Farber, B. A. (2012).Models of intimacy of securely and avoidantly attached young adults: Anarrative approach.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disease, 200(2), 156-162.

Djossa, E. (2014). Understanding the Needs of the Avoidant/Dismissive Attachment Style. The Love Compass.

Gillath, O., Mikulincer, M., Fitzsimons, G. M., Shaver, P. R.,  Schachner, D. A., & Bargh, J. A. (2006). Automatic activation of  attachment-related goa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2(10), 1375-1388.

Ornstein, R. E. (1997). The right mind: Making sense of the hemispheres. Harcourt.

Shaver, P. R., & Mikulincer, M. (2007). Adult attachment strategies and the regulation of emotion. Handbook of emotion regulation, 446, 465.

Schore, A. N. (2005). Attachment, affect regulation, and the developing  right brain: Linking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 to pediatrics. Pediatrics in review, 26(6), 204-217.

Wallin, D. J. (2007). Attachment in psychotherapy. Guilford press.

Branand, B., Mashek, D., & Aron, A. (2019). Pair-bonding as 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 self: A literature review.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399.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Bippus , A. M. , & Rollin , E. ( 2003 ). Attachment style differences in relational maintenance and conflict behavior: Friends’ perceptions .Communication Reports, 16 , 113 – 123 .

Chavis, J. M., & Kisley, M. A. (2012). Adult attachment and motivated attention to social images: Attachment-based differences i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to emotional images.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6(1), 55-62.

Farrell, A. K., Simpson, J. A., Overall, N. C., & Shallcross, S. L. (2016). Buffering the responses of avoidantly attached romantic partners in strain test situations.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30(5), 580.

Gillath, O., Bunge, S. A., Shaver, P. R., Wendelken, C., & Mikulincer, M. (2005). Attachment-style differences in the ability to suppress negative thoughts: Exploring the neural correlates.Neuroimage, 28(4), 835-847.

Goodboy, A. K., & Bolkan, S. (2011). Attachment and the use of negative relational maintenance behavior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 28(4), 327-336.

Koleva, S., Selterman, D., Iyer, R., Ditto, P., & Graham, J. (2014). The moral compass of insecurity: Anxious and avoidant attachment predict moral judgment.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5(2), 185-194.

Overall, N. C., & Sibley, C. G. (2008). Attachment and attraction toward romantic partners versus relevant alternatives within daily interaction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5), 1126-1137.

Richman, S. B., DeWall, C. N., & Wolff, M. N. (2015). Avoiding affection, avoiding altruism: Why is avoidant attachment related to less helping?.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6, 193-197.

Robinson, J. S., Joel, S., & Plaks, J. E. (2015). Empathy for the group versus indifference toward the victim: Effects of anxious and avoidant attachment on moral judgmen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56, 139-152.

Stanton, S. C., & Campbell, L. (2014).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edictors of health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Journal of personality, 82(6), 528-538.

Santascoy, N., Burke, S. E., & Dovidio, J. F. (2018). 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predicts less positive evaluations of warm (but not cold) social groups.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21(1), 19-36.

Sheng, R., Hu, J., Liu, X., & Xu, W. (2022).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secure attachment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tability in emerging adul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conflict in daily life.Current Psychology, 1-11.

Shi, L. (2003).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1(3), 143-15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