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考降维打击法——浅谈面试

 春风化雨100 2023-05-10 发布于湖北

笔者在指导亲戚朋友面试课程的时候,首先会提一个问题以供思考——你对面试如何理解?(如果读者也是考生,也请先思考以后再看下面的内容。)遗憾的是,至今笔者没有从任何一个人身上听到非常满意的答案,这其中还包括参加过培训机构,有过面试经验的考生。朋友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概念性问题,它能避免你在备考的路上不走弯路,少走弯路,甚至于为最终面试成绩定调。要想准确认识面试,无非就是搞懂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什么是面试?二是面试考什么?这两个问题从笔者所接触的到的公培机构,以及考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基本没有全面且准确的传输给考生。下面笔者认真的来剖析这两个问题。

什么是面试:

公考面试毫无疑问属于结构性面试,这里引用百度对“结构化面试”以及“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定义,“结构化面试”:根据特定职位的胜任特征要求,遵循固定的程序,采用专门的题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通过考官小组与应考者面对面的言语交流等方式,评价应考者是否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人才测评方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是一种能力测试,而不是一般的面谈。结构化面试由多名考官按照预先设计的一套包括各种测评要素在内的试题向考生提问,根据考生的回答,给出考生在各个测评要素上的得分,各个测评要素得分的总和就是考生结构化面试的最后成绩。不知道大家看到其中的重点没有?“公务员结构化面试是一种能力测试,而不是一般的面谈。”这就是为什么笔者要引用百度的定义,这句话准确地指出了公务员结构化面试是什么,并明确定义了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目的性——能力测试。至此,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第二个问题,面试如何实现对考生的能力测试?换句话说就是面试考什么?

面试考什么:

这里又不得不说到,笔者对主流公培极其鄙视的两点,一是按自己机构的教学模式主观地将面试题分什么认知题、综合分析题、应急管理题、人际关系题等等,然后又将认知题分为什么道理认知,漫画认知等等乱七八糟的,于是告诉考生,面试就是考这些类型的题。二是让一群还不是公务员的培训老师,甚至自己都不一定考得上公务员的老师,按固定的套路培训考生,告诉大家这种类型的题目如何回答,那个类型的题目如何回答。下面说说笔者为什么会对这两点极其鄙视,在此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如果有一年考试机构像笔者一样产生变态的想法(不是开玩笑,完全有可能),突然对面试题目进行改革,出了一个新题型,用四格漫画描述一个因某个地方放管服不到位而引起的群体性事件。请问这道题是属于综合分析题,还是应急管理题?如果说是综合分析题,分析该地区放管服为什么不到位,要怎么做,但又明显发生了群体事件。如果说是应急管理题,但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放管服改革不到位引发的,这下相信大部分考生懵逼了,按照公培机构的培训套路,这又是漫画,还是综合分析,还有突发情况,怎么办?答一点又丢了另一点,全部详细论述又怕时间不够,好了,这下玩完了。第二个例子:记得笔者与一位担任过主考官的朋友聊天,朋友吐槽过有一年的几个奇观。不知道哪个狗屁机构培训的一群考生,在回答当年面试第一题时,都要引用一句大大的讲话。还有对问题提出对策的时候都是政府要做什么……,群众要做什么……,我自己要做什么…… 。请问,考官都是体制内人员,主考官大部分还是体制内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的资深人员,他们天天听大大的发言,对大大的指示精神不比考生认识的准确,理解的深入吗?还需要,或者说还想要听考生废话式的阐述吗?再请问,对于对策,对于解决问题的措施需要一个还是考生的人,像领导一样指示政府职能部门要做什么吗?你一句话群众就会按照你的想法去实行吗?好了,以上两点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独立思考,自行评判一些公培机构到底读没读懂面试考什么?

接下来,笔者从既当过考生,又当过考官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去认识面试考什么这个问题。首先,笔者不会对题型进行划分与归类,也完全没有必要划分与归类,在笔者眼中考题只有第一题、第二题和第三题。在本文第一个大问题中,笔者已经阐述了面试是能力测试这个目的定义,而考什么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措施(题目),所以到底测试何种能力呢?我们只有先准确的了解面试的评分标准,才能知道面试考什么?请大家来看看面试评分的五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应变和情绪控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举止仪表。在评分五要素中还有两个纬度,即对每个要素的内容与过程的得分点进行的细化,这个考生没必要进一步了解,原因在于,一方面每年可能都会有变化,另一方面毕竟评分靠得是人,是人多少都有主观性。当我们了解了评分的五要素之后,应该就知道面试考什么了,面试时的三道题就是围绕考察五要素而设置的,每道题都会包含对考生多个要素的考察。所以,大家可以再次回过头想一想,一些公培机构对题型的划分准不准确?有没有必要?合不合适?笔者的做法是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特别是在认识公考面试的大方向问题上要做减法。

浅谈面试的经验分享到这,喜欢的读者可以关注笔者今日头条号(名字:呆头呆脑的骚鹅),今后还会不定期分享笔者对公考中更多的认识与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