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子友——难忘瑞岩山

 老兵原创之家 2023-05-10 发布于黑龙江
瑞岩山,又称弥勒岩,地处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2017年12月11日郑思炎(左)带我游览。

近日进行了“三南”之行的小结,对其中的20个景点做了20个美篇,却发现还落下了瑞岩山,原因是当时我沒把它列入“名山”之列。
我对名山的定义是,海拔高度和知名度,即某一区域内海拔最高或最具代表性的山。据此,在疫情前我已爬了150座。原本计划是170座,涵盖全国各地,之后的一些小山再在名水、名镇、红色之旅中捎带着爬,可能会达到200座。可惜摊上了疫情防控……
具体说,瑞岩山不高,又地处东南一隅,因此它的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起码在我的脑海里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现在回过头看,起码它有三点达到或接近全国之最的水平:
其一,元代弥勒佛石刻造像;
其二、寺内那座端坐的观音塑像;
其三、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屯兵驻军之所。


元代弥勒佛青石造像
走进瑞岩山,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尊盘膝而坐的青石弥勒佛造像。始雕于元朝,成形于明代,前后达28年(公元1341一1368)。造像高9米,宽8.9米,厚8米,由整块花岗岩原地雕琢而成。据说是以端坐的人体比例放大的,袒胸露腹,两耳垂背,笑容可掬。更为奇妙的是,大肚皮中间的肚脐眼刚好利用了原石的“石眼”,真是自然天成,妙不可言。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为全国最大的弥勒佛石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到这尊佛家造像,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泉州清源山老君岩那座道家造像。不错,他虽为佛家造像,却达到了那尊道家造像的水平,而被誉为“福建石雕双绝”。


端坐的观音菩萨
弥勒佛造像上面是瑞岩禅寺,依山而建,恢宏壮丽。寺内有大雄宝殿、文昌阁、伽蓝殿等建筑,北宋始建,明末清初及民国历代均有兴修,最晚一次是1995年。还有宋、明所立舍利塔、各类碑刻等60余块。其中一尊端坐的观音菩萨塑像,与我们常见的站立的观音菩萨不同,也为全国罕见。


戚继光抗倭遗迹
由瑞岩寺出叩禅关便进入瑞岩山顶,怪岩奇洞,石峰嶙峋,或卧或悬,或离或合,姿态万千,著名的有佛窟岩、天章岩、大洞天、振衣台等36景。
端岩山分前后两岩,前岩为宋宣和年间团栾居士叫辟,后岩是明嘉靖年间抗俄名将戚继光发动军士开发和命名的,石上有宋元明清历代名人石刻100多处,多与戚继光抗倭有关。
瑞岩山频临东海,是戚继光率军抗倭的前沿阵地,也是他的屯兵驻军之所,处处留下了他的历史遗迹和传奇故事,成为现代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2023.5.6于泉城济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