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塬中心校吴丽娜||关爱留守学生,守护未来希望

 一床书759 2023-05-10 发布于陕西

留守学生,是指其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外地打工,而自己则留在当地寄宿制学校上学的学生。在生活中,他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这特殊的群体应该得到特殊的关爱与照顾。

我所教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留守学生,而对我来讲,他们理应得到特殊的关爱和照顾。像所有的生命一样,留守学生也有成长的梦想,梦想能够激发人的潜能,让人释放出热情、精力和智慧。流沙河说道:梦想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2016年9月,我来到了这所乡镇小学,面对这里学生是既陌生而又是格外的熟悉。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备课,一位学生的奶奶联系我说她在学校门口要送衣服给孩子。问候之后得知是我班董某某的奶奶,“孩子不听话不带衣服,降温了我来给他送衣服。”出门之后老人看见我眼里多了份明亮的期盼。她跟我说了很多孩子的情况,谈了他的家庭。原来孩子父母已离异,父亲远在内蒙古打工,缺乏父母之爱,教育孩子比较困难。奶奶说他性格倔强而叛逆,又爱玩手机,能玩到大半夜,说了也不听。在我印象中,董某某成绩虽平平,平时言语不多,但乖巧不惹事。而恰恰是这种不惹事的特质掩盖了他身上的问题,也掩盖了他敏感热切的期盼。回想我的学生中,这样“不惹事”的学生不少,存在各种问题和困难的也不少吧。“不惹事”其实比“惹事”更难发现问题更难去教育,他们中不少人不同程度地自卑与自闭。

面对这样一些自卑、甚至自闭的学生,晚上我想了很久也想了很多。我不能找董某某谈话,但可以悄悄关注这个群体。上课提问的时候,尽量把机会留给这种外表沉默但内心有期待的学生。回答对了多赞赏树榜样,回答不对更要不气馁的鼓励。平时上班会课,我也会通过一些短视频的观看,联系家长的负担沉重,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艰辛,并且让他们和家长加强联系。除此之外,我会更加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截止目前,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希望,比如以前他们遇到我时是默默低头走开,变成温馨的老师好!比如以前他们上课对提问冷漠,变成了竖起的一双双小手,再比如考试,这些以前中等成绩的学生正在进步着……

这些变化,令人感慨。培养学生,就是培养学生对前途的希望。作为老师,如果能与学生多一些对话,多一些生命的交流,重塑他们留守背景下的自尊,增强他们的自信。留守学生需要关怀需要关爱。这些学生从自卑走向自信,我们唯有用爱,用“不冷落”去化解。像董某某这样的留守学生,校园中太多太多,我们要做的事情也就太多。而且教育无小事。有时候一两句关心的话,就能拨动他们敏感的心弦,点亮他们心中的期盼。

马丁路德金说:世界上所做的每件事都是抱着希望而成的。哥林多前书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他人的恶,凡事包容,凡事期盼,爱是永不止息。我们不正是从事这样的事业吗?原来教育即是爱。愿我们的学校成为留守学生的幸福家园,愿我们的学生成为家庭的希望。

作者简介:吴丽娜,白水县北塬中心校教师。从教格言:用真情感化每一位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