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电影:出山

 二闲居 2023-05-10 发布于福建
                                        

图片

编剧:赵建铜

协助:  李宏伟

词:赵建铜 

曲:刘须然

流云划过时空,
追溯远古初梦。
无数繁华,多少故事,

定格了记忆千种风情。

飞天的舞姿,

渔樵耕读画图的身影;

还有把酒当歌、诗留其名。

晨光照亮清梦,

看见万丈浩空。

昨夜星辰,几多清梦,

有谁记得那烟雨迷蒙。

水晕的画卷,

恣意纵情图写的朦胧;

还有定格的灵感、剔透玲珑。

水晕的画卷,

恣意纵情图写的朦胧;

还有定格的灵感、剔透玲珑。

图片

图片

幕       启

1、 (古筝《高山流水》曲中,序幕拉开。

(陕西铜川,山川秀丽。人文积淀浑厚,物产丰富。在其东山,近年发现有一种奇石,人称“陈炉石”,有人说,它可以和我国的四大名石媲美。)

2、(镜头:几枚有代表性的陈炉石特写;)

(本片歌曲主旋律,见后文。)

图片

3、镜头:依次是大洪水,火山爆发,继而,连天大雨,雷鸣电闪,山崩地裂,一派旷古的洪荒;继而温室效应,引起一场历旷古的时几百万年酸雨。

画外音:渐渐地,雨过天晴,乃天工造化,水滴石穿。

镜头:泽国一片,大雨倾盆,水中山石。渐渐地烟雨收敛,雨过天晴。

4、画外音:埙曲《江月初照人》
第一节

画外音:持续了多少万年的沧海桑田,大地上才有了人类,才有了人类文明?有无数的“天问”和无数的“嗟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5、镜头特写:陈炉石
(画外音:在陕西渭北铜川的古镇陈炉,近年,一枚枚被人们称为“磬玉”的奇石横空出世,声誉刹时传遍神州大地,在奇石界引起震撼。)
(镜头:富平县宫里小镇,石刻作坊。墨玉作品展示有:书法雕刻,伟人肖像,碑碣概览。寺院里的石刻造像掠影。)

6、 (画外音:自古以来,墨玉作为时刻工匠的原料首选,用于高档以及给名人名家,一向被视为珍品的首选。)
(画面:石雕,石刻等等。)

图片

7镜头特写:种类纷繁的画面,目不暇给。有选择地特写几枚,并画外音诵读,相关石头依据实物为准。
画外音:奇异的纹理,写意中国画一般,尤其神似,使人观之,浮想联翩,画意诗情,飘逸无限。

其一

碧水青天岭上红,几多鹭鸟舞西风。

翻听李杜诗歌意,忘却华年几许空。

其二

神鹰背上唱秋风,惬意高歌赋远东;

俯瞰红尘多少事,皆成琐事不言中。

其三

一僧一道一江天,一酒一茶一味禅;

一字一歌一远路,一生一世一座山。

音乐:埙独奏曲,《幽谷》节选。

8、镜头切换:又石头近景及远景到风中的花朵,再转回奇石特写:红楼梦题材的。
画外音:拍以埙乐《幽谷》音乐。天工造化,石头有情,所有画面,绝无雷同。人文地理,门类纷繁,皆是人间情怀,红尘百态,无比生动。抑或写意,抑或朦胧,抑或抽象,无不令人惊叹叫绝,无不令人诚服“天成”。)
(各种图案展示。)

9、(画外音:陈炉石也叫磬石,质地坚硬、温润,又称“墨玉”。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文《华原磬》所说的“华原磬”,指的就是它。磬石,也称磬玉、墨玉,它质地坚硬温润,色泽庄重大气,古人青睐其典雅的器皿质地,常用于装点门楣以及用于重要的场合,如:炕头狮、庭院石桌、石凳以及碑刻等等。)
(画外音,配乐朗诵: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华原磬与泗滨石,清浊两声谁得知。)
(镜头画面:西安碑林博物馆,历朝历代的石刻和碑碣浏览。)

图片

(随着一下画外音画面转换:山峦起伏,烟云缭绕,俯瞰百里,沟壑无限;陈炉古镇,千年薪火,窑火烨烨,窑工勤劳,工匠手巧,炉山不夜。)
(画外音:古筝:《高山流水》片段,第一乐章。
画面:
泉水流淌,滴水不断,水花在石头上飞溅。阳光照耀,月亮中天,风雨雷电。
画外音:
物华天宝,人民勤劳。正如郭沫若说的那样,大地上的孝子们!是他们赋予了世界的美好;是他们赋予世间的多姿多彩。)
画外音:
水声,风声,歌声,鸟声,埙声。(相关镜头一一掠过。)

12、(镜头:喂养婴儿的村妇,烧窑的窑工,搬运的汉子,游玩的游客。以及远镜头:陈炉古镇远景。)

     随着镜头转换,画外音:云山悠悠,山歌飘飘。陈炉冶陶,始于何时,谁能说得出?陶埙告诉你,尖底瓶告诉你,三足鬲告诉你,这些历经千年万载的器皿,拨动你无限的遐想,去往那深深的亘古。而我们面前的奇石,它们却在更为深远的远方,抑或,它超越了“几块石头磨过”的时节,那是什么时节?酸雨初收,沧海桑田?那迷蒙之中,是谁将天籁奏响,拨动了神秘的序曲。

图片

13、镜头转换:平原。江河。四季风光,田园黍谷。云梦深深山谷。长河,月牙。行旅者,舟船,大路,小道。
镜头转换伴画外音:
画外音:东山有石记洪荒,陈炉社戏故事任由古今说。深闺谁呼今得出,山泉洗去万古尘。近些年,陈炉石初被人识,便赢得海内奇石界一片赞誉,有人称其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黑马。

14、奇石特写:全图一一特写,画外音解读——

烟雨迷蒙往去何,半生江海半嵯峨。

忽闻仙乐飘飘至,侧耳聆听巧女歌。

林莽深深深似海,时空转转转如风。
不知今夕诗歌者,拂晓身心去往东。


陋堂顽石山峰险,谁唱民歌踽踽来?
不见樵夫林下走,却听天籁彩云开。

古风古意梦幽然,写意天工土石篇;
七彩五行华彩咏,红尘紫陌草林川。

一弯一点不平凡,江水滔滔汗水咸。
烟雨空濛峰岭远,书生思绪卷衣衫。
15、画面转:采石场镜头一二三四五。
特写一:发现一块石头,农民拿小型工具和手挖,一脸期待,一脸专注。
特写二:将石头往山上搬运镜头。
镜头三:山花盛开的时节,田园草木峥嵘。远景,近景,新农村,山间小路。
古筝乐曲(高山流水)片段。
画外音:有《神仙列传》,有远古传说,有《山海经》叙述,有四大名著肖像,有《聊斋志异》,有《春秋》典籍,但凡人间万象,神怪故事,或者也不乏光怪陆离的物象,及神秘又费解。

16、旋转镜头:白云,蓝天,云朵,江河,高速公路,动铁,现代大都市。

17、主题歌:《记忆的石头》:

流云划过时空,
追溯远古初梦。
无数繁华,多少故事,
何时定格抱喧嚣固定。
飞天的舞姿,
渔樵耕读的身影;
还有饮者那恣意的放纵。
晨光照亮清梦,
看见万丈浩空。
昨夜星辰,今朝阳光,
有谁记得那烟雨迷蒙。
水滴的书写,
恣意涂抹的朦胧;
还有瞬间被固定的飓风。
(歌曲的旋律为本片主旋律)
18画外音配景:
(渭北风光和城市现代景色。)
美哉,渭北!美哉,陈炉!物产丰沛,河岳秀丽;江山如画,如诗如歌。一枚枚奇石一幅幅画图,一幅幅画图一首首诗歌。这可是《石头记》的最初显示?这可是那些多情男女最初的画图和情感昭示?
其一
酸雨熏风百万年,破开混沌出史前。
谁问初立大荒地,几许神秘可解玄。

其二
远看坐佛近尘喧,俗世百态站立间。
仙娥弄姿非有意,高调无需词汇暖。

其三
姜女喜良道别情,桑梓苍槐记忆明。
天宇河宽挡不住,七月七日思雨行。

其四
鹿鸣云岭动云岚,细雨轻飘松柏前。
忘我此时身何处,不知忙碌不知闲。

其五
东山携妓入云山,不背笙箫抚丝弦。
流水高山自陶冶,心送天籁碧水边。
19、(画外音:几多今古奇观,几多遐想,几许幽情,随赏石而生,而思绪万千,而诗意盎然。所依法的无限畅想,是一种包含艺术的潜质,如涓涓细流,洋洋平湖;似大海汪洋,似时空穿越;似市井繁华,似仙山流云。一切一切,出乎寻常,在是与不是之间却又生动地将万象展示着,像一篇篇无言的书,似一支支无声的歌。)

图片

20、(画外音,童声朗诵:儿童朗诵课文:《华原磬》: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
(画面:)小学生背诵课本。远景:青山隐隐,绿水悠悠。

21、(画外音:欣赏陈炉石,宛如步入一个可以任由思想驰骋的天地,似由思绪飞扬,浮想连天。琳琳朗朗、扑如眼帘的是一个半立体的世界。如诗如画,犹似传说故事,宛如仙葩阆苑。不由得,你会联想万千,文思悠然。有许许多多的画图,似在梦里见过,又似隔世的旧地重游,似曾相识,由颇为陌生,不由得在心中生出许多疑问。

22、画外音:图案,巧夺天工;意味,深幽深远。光怪陆离,令人不由得思绪万千,神飞天宇。有动态,有静态,海阔天空,四极八荒,如诗如画,宛如艺术殿堂一般。
配乐:奇石展览现场,相应的古筝曲调:

23、(主题歌音乐,隐约歌声,渐渐放大音量。)
一,北京。(鸟巢)
二,上海。(黄浦江和上海高标建筑)
三,西安。(大雁塔、碑林)

24、(继续主题歌音乐。)
画面:时空转换:飞机,高铁。
画面:药王山(全景),照金(薛家寨),香山(全景)。
(配乐:《铜川摇》前几句有关铜川地名的句子。)
画面:陈炉石展厅,公司简介,镜头拉近在放远。
(以陈炉石定格)

[切光]      剧   终


【作者简介】赵建铜,1958年出生于铜川,铜川市作家、诗人、词作者。印台区同官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铜川市陈炉石文化研究会特邀顾问、《铜川文化交流》《印台文苑》编辑。作品有诗词歌赋约七百万字。创作有长篇小说《紫陌红尘》《空前绝后》代表作有小说《华原春梦》《紫陌红尘》以及剧本《照金》《照金飞天》《禚振西》《窑火情》等,散文诗歌有《小石崖》《秦直道》《脱贫攻坚赋》《临江仙》《苹果红了》《红了樱桃》歌曲《苹果红了》《印台之歌》等。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