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00年前的成都金沙人在金箔上写文字,图文解说来自美洲的羊鸣蛙|成都|金沙|金沙人|金箔|青铜

 大连北溟子 2023-05-10 发布于辽宁

#成都金沙遗址蛙形金箔上的文字“羊”字#

#羊鸣蛙,产字美国,墨西哥,哥斯达黎加#

#3200年前的成都金沙人,是来自美洲大陆的移民#

原创不易,支持请按“关注”,和我一起发掘古文字的秘密吧!

前言:

在“湖广移四川”之前,3200年前的四川省成都市还存在有更早的移民吗?

{上图为湖广移四川的人类迁徙图}

在中国的元,明,清时期,历届政府屡次下令将居住在两湖两广等地区的人们,迁徙移民来到四川省居住。这一古代的移民现象,现在叫做“湖广填四川”。

由此可见,近代的四川人,大多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土著,而是古代移民群体的后代。

{上图1为成都金沙遗址,图2为金沙出土的黄金面具人像}

那么,上图2这个距今3200年前头戴黄金面具的成都金沙人,他到底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呢,还是来自外地的移民呢?

个瓜娃子,你晓不晓得金沙遗址的金箔上写有文字唦!金沙人自己图文讲解,他会亲自告诉你,他们从哪里来!

一:我要是假说:四川省成都市距今3200年前的金沙人,是来自美国,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的印第安人移民群体。您,肯定会说,我已经疯掉了!

2022年7月14日,《当代生物学》发表中国科学家近期首次成功测定云南省旧石器时代“蒙自人”基因组序列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一神秘的古人类属于现代人类中已灭绝的母体分支,可能是美洲原住民的起源。

各位,古人类的DNA研究证实了中国云南人在距今1万年之前迁徙去了美洲大陆居住。如果,美洲大陆的中国人群体要在距今3200年前再迁徙回到四川省成都市居住,就成为了一种可能!

考古学家们介绍:于2001年2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区发现了金沙遗址,分布范围约5平方公里,距今约3200年—2600年。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

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会告知您,在金在沙遗址出土的金箔上,还写有文字!

是金沙的文字,介绍了金沙人是来自美洲大陆移民的历史真相!

{上图1,2为南美哥斯达黎加人的变脸。图2为四川人的川剧变脸}

安逸啊,原来居住在南美大陆的土著哥斯达黎加人{印第安人},现在还保留有头戴面具和变脸的文化习俗,恰好和四川省川剧的变脸艺术重合。变脸,在中国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3200年前的成都金沙人不叫“变脸”艺术,而是叫做“翻脸”。

成都金沙人和谁翻脸了,从遥远的美洲大陆迁徙于此呢?这个题目,我下次再讲!

{上图1为哥斯达黎加的小朋友,图2为湖北省随州市出土的“芈加”青铜器铭文。图3为原生于南美州的驼羊}

您不要误解,图1是四川省哪个农村里的一群小朋友,他们是哥斯达黎加的一群儿童,只是和中国儿童的长相极为相似,哥斯达黎加处于酷热的热带雨林地区,那里的人们比中国人的皮肤要黝黑一些。

湖北省随州市出土的“芈加”青铜器铭文,由来自南美的哥斯达黎加人后裔所遗留。“芈”字,是指原生于南美大陆的驼羊。

以上列举的2个历史和文化习俗的证据,只是一碟开胃小菜而已。下面,我们将走进四川省成都金沙博物馆,在文物上发现解读文字,揭示3200年前南美大陆的印第安人飘洋过海,越过南太平洋,来到成都市定居的神奇创举!

二:3200年前的成都市金沙人所书写的文字,学名叫做科斗文{蝌蚪文}。

《尚书,序》记载: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我先人{孔子的后裔孔安国},用藏其家书于屋壁,谓之《尚书》。百篇之义,世莫得闻。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

中国新石器时代至于商周时期的科斗文字,现在俗称为蝌蚪文。

《尚书》,就是由科斗文字写作而成的历史著作。

在成都金沙遗址里找到了属于青蛙妈妈的文物,就能顺便发现蝌蚪文。

{上图为商周蛙形金箔}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官网文章介绍:“商周蛙形金箔”,长6.9,宽6,厚0.05(单位:厘米)。

整体形状,呈片状,为一只抽象的蛙形,造型图案化。头呈三角形尖状,尖桃形嘴,并列一对圆眼,无颈,身做亚字形,背部中间有脊线,腹部随四肢的卷曲外凸,最外侧收作大致对称的尖端。

金沙博物馆的官网介绍了半天,也没说明在这件金箔蛙的身上,还写有2个文字,对吧!

它,到底是一只什么蛙呢?

莫急,它身上隐藏的文字,会告诉您答案!

{上图1蛙,图2,3为金沙遗址的金箔蛙,图4为甲骨文“羊”字}

自然界的蛙,身上不会出现有文字的图案。

金沙遗址的金箔蛙,在它的四肢之间,左右对称的镂空浮雕有2个甲骨文字体的“羊”字。

3200年前的成都金沙人用文字,来提示您什么叫做用“图文解字”的方法,来看懂历史。

在自然界的蛙类里,没有一种蛙叫做“羊蛙”,但是有一种蛙叫做“羊鸣蛙”。

{上图1为金沙的金箔蛙。图2为羊鸣蛙}

羊鸣蛙{学名Hypopachus variolosus},体长可达45mm。它的鸣叫声,酷似羊叫,所以叫做羊鸣蛙。它栖息于干燥的池沼或周边区域,白天多隐藏于岩石及牛粪下方,分布于美国,墨西哥,哥斯达黎加。

羊鸣蛙,它从嘴部到尾部的脊背上,分布有一条鲜艳的黄色线条,是独一无二的身体纹理特征。金沙遗址的金箔蛙,从嘴部到尾部的脊梁上,特意体现出了一条线条,再三强调它是一只羊鸣蛙。

{上图1为金沙金箔蛙的嘴部,图2为羊鸣蛙}

羊鸣蛙,属于狭口蛙科,源于它的嘴巴具有狭长的特征。

金沙遗址的金箔蛙,体现出了狭口的特征,再次声明它是一只来自美洲大陆的羊鸣蛙。

{上图为南美哥斯达黎加的地理位置图}

哦豁,然来3200年前的成都金沙人,是来自南美大陆的雅玛人群体,不可思议的啊!

玛雅人如何从南美大陆飘洋过海,迁徙来到成都市金沙的呢?

{上图为越南国家博物馆}

玛雅人从北美和南美地区迁徙到中国成都市金沙居住的史书,都珍藏在越南国家博物馆里。

越南国家近期考古出土了很多属于中国三星堆的文物,以及无数的青铜器,都写有文字。

错了吧,金沙遗址的这只蛙,它的叫声,并不是呱呱呱。

《说文》芈mǐ:羊鸣也。

它正确的叫声是:芈,芈,芈。

金沙遗址出土的“金箔羊鸣蛙”,是由来自美国,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的印第安人移民所制作。3200年的成都市,由来自南部美洲的玛雅人移民所营建。

三:金沙遗址金考古出土的黄色的玉料,来自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金县。

金郡(英语:King County),是美国华盛顿州的一个郡,郡都西雅图市。

{上图为金沙遗址出土的玉器}

金沙遗址的金黄色玉料,中国不产,它来自于美国华盛顿州的金县。

笔者2013年-2015年暂居在西雅图市,我在华盛顿州金县的一座森林火山湖里捡到了很多和金沙遗址一样的金黄色玉料,总共有100多斤,至今还存放在中国上海的家中。

研究玉料,确定产地,是读懂中国新石器时代历史最基础的学问。

四: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人,他是一个玛雅人,并不是一个古蜀人。

{上图1为金沙青铜人。图2为南美大陆玛雅人的雕像}

金沙博物馆官网文章介绍:金沙大鼻子的青铜男人脑后,有精心打理过的三股发辫。

脑后有分股的发辫,是属于南美大陆玛雅人的发饰。图2玛雅人的石雕人像,就体现出了脑后有3股发辫的特征。

{上图为三星堆青铜人}

男人们将发辫盘在头上,是古代中国四川人藏族人的本土发饰,以上三星堆出土的这个青铜男人,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古蜀人。

五:四川成都人,您为何酷爱吃辣椒呢?莫不是,您的祖先们是来自南美大陆的移民?

{上图为四川省成都的火锅}

植物考古学证实:辣椒,原产于南美大陆,最早由玛雅人种植,也是玛雅人惯用的调味品。

现代的四川省成都人酷爱吃辣,是否也继承了3200年前成都金沙人的味蕾呢?

辣椒,到底是何时从南美大陆传到中国的呢?

{上图1为金沙遗址的太阳轮。图2为辣椒轮}

金沙金箔轮中央位置,镂空浮雕的是一只只来自南美大陆的尖椒辣椒。

{上图为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外径12.53,内径5.29,厚0.02(单位:厘米)

南美南美玛雅人的历法,叫做“太阳纪”。

南美玛雅人和成都金沙人,都信奉太阳神。

六:成都金沙人和南美玛雅人的男性,都具有穿耳洞,戴耳环的文化习俗。

{上图1为玛雅人太阳轮上刻画的玛雅人男性面相,图2为金沙遗址的黄金面具。图3为南美玛雅人制造的黄金面具人像}

在玛雅人太阳轮文物的中央位置,浮雕有一个男子的面相,他在吐舌头。他的耳朵上,戴着耳环。成都金沙人的男性黄金面具,耳朵上也穿有2个耳洞,说明他和南美的玛雅人一样,具有戴耳环的文化习俗。

南美的玛雅人,也会铸造青铜器,我下次再说。

结束语:

纪录片《康提基号(Kon-Tiki)》,给了我很多的历史启示。

康提基号(Kon-Tiki),是挪威的人类学者探险家托尔·海尔达尔制作的一艘帆船。1947年4月28日,他与另五名同伴同乘康提基号木筏,从秘鲁海岸的卡亚俄港出发,最终到达南太平洋的图阿莫图群岛,航程6,900公里 (约4,300英里)而轰动一时。描写他们的航海历险的长篇纪实小说,后来被拍成了电影《孤筏重洋》('Kon-Tiki’),并于1951年获得奥斯卡长篇纪实电影奖。

康提基号,只是复原地走完了3200年前中国成都金沙人一半的太平洋航程。

金沙遗址的金箔“羊鸣蛙”,记载了南美玛雅人横跨太平洋,从越南登岸,沿着红河走中国云南省,来到四川省成都市定居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