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和马云(二)

 董青杰 2023-05-10 发布于北京

马云说:上兵伐谋,作战之前必须要想清楚你的战略是什么,决战于庙堂之下。阿里巴巴当年有几个最重要的决定,我是到寺庙去开的,在菩萨下面讲打打杀杀,讲赚钱,讲多少利润多庸俗,想想怎么去帮助别人,超度世界,帮助更多人,做事情就会好很多。

二、无招胜有招

马云在金庸小说里最喜欢的人物是风清扬,阿里公司内部很多有化名,马云化名就是风清扬。马云喜欢他有两个原因,第一他是老师,自己不愿出来但他培养了令狐冲。第二个他是无招胜有招,他是基本上打穿了整个的剑法,觉得特别好,无招胜有招,无招本来就是招,最后一招无招那就是招。

马云在很多场合经常是一身简单的中式衣服,并且毫不避讳自己在镜头下耍几招太极拳,他觉得中国的文化,最强大的文化在于太极阴阳变化,很多老外专门研究他的所谓打法,把他所有商业的东西拿回去研究,马云早上讲的话晚上就会在老外的办公桌上,而马云却说我自己也没搞清楚(商业运转),你也别研究了。现在我慢慢觉得,其实我是从中国的太极哲学思想中,用企业来阐述这种哲学思想,所以我觉得挺快乐的。

在第一届西湖论剑马云爆自己:五年来我什么书也没看,就看了一点金庸。记得半年以前,我第一次跟新闻界接触是跟美国《时代》周刊,他们跑到杭州来采访我们。他们问:你知识特别丰富,是不是看很多书?我感到很惭愧,但那以后我就看金庸。而且另外一点,我们公司招聘人过程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只要对方对金庸的书感兴趣,八成的人都给录取了。

后来,在一次“马云于80后面对面”的交流中,马云表示:所谓通读金庸、了解金庸,就可以进阿里巴巴,当然是个玩笑,但也不是个玩笑,因为我们公司确实一大批是金庸迷,那金庸小说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行侠仗义、经历磨难,你要想成功,要吃得苦中苦,所以阿里巴巴给的不是一个工作,如果你觉得,到阿里巴巴找的是一份工作,那可能找错了,阿里巴巴给的是一份事业是一个梦想。

太极拳是什么东东?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排兵列阵、韬光谋略等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太极拳集众家之大成,融儒道之精髓,其招式法力都带有全身完整系统性发力的特点,全身就是一个军队,相互配合,以弱胜强,出奇制胜。也就是说练习感悟太极拳,跟阅读《孙子兵法》的感受差不多。

《孙子兵法》中以巧取胜的“柔”思想与太极拳在技击中蕴含的柔智慧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从技击理论的角度分析,《孙子兵法》中防守为主、避其锋芒和正面技击等各种形式下蕴藏的 “柔”思想对太极拳的顺从、转移、克刚的“柔”技击法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马云对这种从太极演变出的东方文化有很深的见解,他说“中国是用欣赏和尊重来观察不同,并且学习和赶超,这是我们东方文化。一个美国的官员跟我讲,如果中国当世界老大的话会怎样怎样,我说你放心,我从中国的对外战争来看,中国的对外战争都是失败的,汉民族不在于打仗,在于太极的“化”,我们没法攻击,你过来慢慢把你搞成跟我们一样,我们汉人讲究君子动嘴不动手,嘴巴讲得很厉害,我慢慢潜移默化地改变你。”

太极拳在后发制人的基础上,通过与敌人的柔和搭手来了解情况,在不利的条件下用自身独特的方式以迂为直地化解,并在合适的时机用积淀的柔劲来攻其薄弱或借力打力,达到省力而事半功倍的以柔克刚的目的,折射出《孙子兵法》中以巧取胜的思想。从而得出《孙子兵法》中防守为主、避其锋芒和正面技击等各种形式下蕴藏的思想对太极拳的顺从、转移、克刚的技击法则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马云因为之前做过教师,还是杭州市优秀教师,所以有很深的“士大夫”情节,加上金庸作品的启蒙,走出了一条东方文化熏陶下的商业模式,无论任何商业模式,不管学问高不高,首先都有潜意识的区域文化影响,所以马云非常重视思维习惯和潜意识的探索。

上兵伐谋,作战之前必须要想清楚你的战略是什么,决战于庙堂之下。阿里巴巴当年有几个最重要的决定会议,是到寺庙去开的,在菩萨下面讲打打杀杀,讲赚钱,讲多少利润多庸俗,想想怎么去帮助别人,超度世界,帮助更多人,做事情就会好很多。马云原话。

放低自己才能全面的欣赏对方,尊重对方,从而了解对方,这是兵法里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美国人老是担心万一中国搞大了会不会有一天也来控制世界,其实这中间有很大很大的文化差异。马云在美国跟一个西方比较大的媒体高管们交流,大家谈论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他们讲得特别有道理,最后马云他们一句话请问在座所有的高管,有谁看过中国的儒释道,道家的一篇文章?儒家的一篇文章?《论语》有没有看过一篇?没有。《道德经》有没有看过一篇?没有但马云看过《圣经》,看过之后懂得了尊重,懂得西方文化跟我们的差异,如果你都不了解其他人的文化渊源,不了解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从哪来,你凭什么说人家一分钱不值。东方思想中道家黑白相融,黑不一定是坏的,白也不一定是好的。东方思想讲究回避冲突,怎么可能这个世界有不冲突呢?所以我们民族除了团队意识中下功夫还需要在冲突中学会解决问题

“中国的道家哲学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儒释道三家哲学并没有出现对抗的思想,如果你做企业要讲领导力那就要道家无为思想,请记住无为思想不是不作为,而是明知道没有结果仍为之,儒家思想讲究规矩,讲究社会阶级的管理,所以管理大型企业必须以儒家思想的体系,如果你企业做得非常大,你没有佛家思想四大皆空思想你怎么做得大?我可以讲企业越大麻烦越多,我以前一直认为老板做大了以后每天就是抽雪茄和沙滩,后来才知道没有这么一回事。唯一雪茄和沙滩是在佛家四大皆空里面去享受。”

西方的拳击以打倒对方,中国的太极哲学思想以不伤人而致胜,太极把人打伤了是低手,对抗性的竞争已经是下策,而我们真正的竞争很有意思,是在商业竞争中如何让人家知难而退,让对手根本不知道怎么杀进来那叫高手。

有个美国名人跟马云说:“哎呀,中国太麻烦了,中国到处都是洞,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了。” 马云就跟他说你们西方把知识当聪明,我们东方把看见当为不看见为智慧,地上有个洞,你看见了也许我没看见了,但你怎么知道我没看见,我们的职责是在找洞之间的一条路,我们跟别人的区别是每个洞之间是有一条可以走出来的路,这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天下快速赚钱意味着快速破产,慢慢来,未必会成功,但是快速成功基本上不能持久发展。

一般能成为金庸迷的男人,基本上对很多赚钱的书就十分不太感冒了,马云当年高考也是数学不及格,所以以后他看的绝大部分的书跟赚钱一点没有关系,他很少看MBA或销售有关的书,有关互联网怎么做的书就更不用说了,这是近代的产物,能借鉴的少之又少。

但是值得一说的是,马云正因为数学不好,选择了枯燥的英语为专业,长大后通过对太极拳的领悟让自己弱化和改变回归,所以才会对未知的世界不断的探索。

真正的精英是不断学习,不断适应,不断欣赏新的文化,不断改造自己,而不是改变别人。马云如果还算成功者,那也是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试图去改变世界。

资本市场里面很多有名的大佬辞职后自立家门(比如滴滴、陌陌等),对原来的老东家刀兵相见,而从阿里离开之后的大佬们,对阿里和马云仍然充满感激,不少人都表示:老马、公司对我们不薄。

马云自己在总结员工为什么离职时,曾说:“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1、钱,没给到位;2、心,委屈了。这些归根到底就一条:干得不爽。

所有从阿里离职的员工,工号和花名都是保留的,如今还每年为他们举办校友聚会,进行现场交流,分享曾经在阿里战斗的经历,一种老战友重逢相聚的快感,更是阿里人代代相传的一种情怀,阿里的企业文化中人文关怀还是不错的,没有人走茶凉的感觉。

从这里可以看出阿里平时的团队建设和人文关怀多么的强大,能让离开的员工对自己感恩戴德,那也真是没谁了,但从太极拳里面说,这是一个人长期返璞归真练习守拙内功深厚的体现,经得起抗风抗揍。

经商和为人都要学会守弱藏锋,一个人只要不凸显优点,不攀附富贵,就会返璞归真,引气归元,无招胜有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