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为什么能称为“大师”

 董青杰 2023-05-10 发布于北京

金庸作品不同于传统的小说结构,小说基本是沿用中国式白话加古文,语言模式紧扣东方思维逻辑,跟现代的西式普通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里面大量的用了诗词,词牌,对联,戏曲和舞台艺术,而写作模式是破天荒的用了电影画面切换到技巧,使读者身临其境,如入幻境。

金庸作品,不仅仅是武侠小说的巅峰,单纯用武侠来概括金庸作品很失偏颇。从文宣修辞,历史探讨,宗教哲学,化学营养,天文历法,心理哲学,社会变迁,地理风貌,人性探索、绘画音乐等等都有很大贡献。

1、首先最受益的应该是华山、恒山、峨眉、衡山、嵩山、襄阳古城等风景区,额外就是少林寺和武当山景区的收益,今天这些风景区能有大把的客流量都要拜金庸作品所赐。其中金庸作品加快了少林功夫和武当剑法的世界传播,很多人包括外国人不远千里对与中国功夫的学习基本都是通过金庸作品的影响。

2、金庸作品中摄魂大法就是现在的催眠术,点穴和解穴是现在的中医按摩,金庸作品的主人公大部分都是孤儿、弃儿、类孤儿等,还有的是父母感情矛盾导致的家庭破裂,这部分人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存在。70后,80后为代表的那一代人,经历了贫富转变,很多人虽然有家庭,但是生活的并不开心,迷茫、无助、困惑如影随形。而金庸小说里有大量的这类人成长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滋养。比如郭靖,就是一个先天性木讷,后因为家庭变故导致神经发育迟缓的问题儿童,小说中郭靖的开窍是通过道家的睡眠功夫开启的,也类似于现在的催眠治疗。杨过因为先天性父亲遗传,性格轻浮,多动症,加上为父报仇的心理阴影和自卑,越发浪荡和轻浮,文中交代杨过看见漂亮妹子有过很多次心里背叛的,但是想起小龙女大恩还是回头自责了,这种心理波折的历程跟现代的年轻人很像很像。间接影响了很大一部分年轻人感情背叛的祸患。

3、文中对于中国24节气的传播,《笑傲江湖》华山派宁夫人说“春雷响的有点早,只怕今年年成不好”,这里说的是惊蛰时期春雷对于一年之中庄家旱涝丰收的影响。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里面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中国的书画艺术、音乐艺术、酒文化、云南茶花、闽南话、江浙话、河南话、棋技艺术等等、射雕英雄传里还传播了中国的排兵布阵、奇门遁甲、毒理学、几何算数、音乐对于人体情志的影响等等。

4、对于人体基疾病和用药的探索,射雕里面有对梅超风练功瘫痪后再次复原的生动描写,这段话对于现在医学治疗突发重创导致的身体病患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妙。《神雕侠侣》里面对于情花毒和断肠草的描写,也是按照医学里面阴阳相克的理论,也是东方哲学“一物降一物”辩证思维。还有小龙女深中剧毒,最后通过吃野生白色潭鱼、野生蜂蜜、最关键还有加上对清心寡欲的修炼,最后痊愈,这个对于现在的癌症患者恢复都有很大借鉴作用,从故事情节来说是辉煌的,从科学医学来说也是成立的。

5、对于东方哲学精神和英雄主义情怀的探索,东方的佛道儒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误解为消极的处世哲学,一直以来东方喜欢悲情英雄,比如文天祥,岳飞。而西方人喜欢成功的英雄比如拿破仑凯撒等。而通过金庸作品的故事情节探索,金庸破天荒的为东方哲学和英雄主义总结了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除强扶弱”,可以说影响了几代人,也为中国人心中的矛盾找到了出路,最有名的莫过于马云,马云是典型的金庸迷,而据我知道的,因为金庸作品的影响,有大量的学生真去当了道士,去少林寺出家练武,去学习中医,去参加志愿者服务,参加志愿服务的最多,为社会安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5、金庸小说不是单纯的武打小说,很多人读完金庸都有化解矛盾和止戈为武的升华。那一年作家王朔批判金庸,后来结果就是大量的王朔迷转成了金庸迷。王朔的作品都被冯小刚拍成了电影,想想冯小刚的电影你还记得多少,而金庸的影视剧你还记多少,就能分辨两者区别。

6、金庸作品还有大量对于感情和人性的描写探讨,这个篇幅太长暂时不写了。其中对于文学写作也是功不可没,比如描写小龙女,跟描写林黛玉有天壤之别,小龙女的美貌只是简单几句“一身白衣,”然后运营恰当的环境衬托,心里描写,和现场反应,衬托出小龙女不仅仅是清丽脱俗,还有心里的淡泊宁静。

7、描写吃货,黄蓉和洪七公对于吃货的追求可谓精益求精,但是黄蓉懂得“好厨子一把盐”,他能把一个白菜做成美味佳肴博的洪七公的欢心,那也是对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传统挑战,更是对于以物质组成的成败规矩挑战。原文这样写道:黄蓉噗哧一笑,说道:“七公,我最拿手的菜你还没吃到呢。”洪七公又惊又喜,忙问:“甚么菜?甚么菜?”黄蓉道:“一时也说不尽,比如说烧白菜哪,蒸豆腐哪,炖鸡蛋哪,白切肉哪。”洪七公品味之精,世间稀有,深知真正的烹调高手,愈是在最平常的菜肴之中,愈能显出奇妙功夫,这道理与武学一般,能在平淡之中现神奇,才说得上是大宗匠的手段,听她这么一说,不禁又惊又喜,满脸是讨好祈求的神色,说道:“好,好!我早说你这女娃娃好。我给你买白菜豆腐去,好不好?”黄蓉笑道:“那倒不用,你买的也不合我心意。”洪七公笑道:“对,对,别人买的怎能合用呢?”

8、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宣扬和探索,旷古绝今,很多人不懂传统文化是因为文言文的障碍,但是金庸通过故事把中国文化中很多精深玄妙的东西宣扬出来,让大家受益无穷。

比如:武功练到一定程度就要懂得“无招胜有招”的含义,这也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诠释。

《天龙八部》乔峰是个悲情英雄,父母被人以外害死,自己被仇家抚养成人,然后他所有的恩人又都被自己未死的亲生父亲害死,心爱的女人被自己失手打死,自己生长的国家大宋说他是叛徒,自己真正的国家契丹又逼迫他攻打恩人大宋。乔峰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让读者深深怜悯而产生无限崇敬的不仅仅是他的豪气冲天,行侠仗义,还有他对老百姓的关爱,也就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意思。

俗人一般以怨报怨,儒家君子是以直报怨,佛家是以还债报怨,而道家是以德报怨,金庸作品中令狐冲对岳不群,杨过对郭靖,乔峰对段正淳等等,无疑都是表现了最高的境界,这也是“以德报怨,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段话的意思。

我之前写过一篇定闲大师的文章解读,其中定闲师太很少出门,但是天下大事无所不知,她的能力也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的诠释,其中为什么能这样,这跟定闲大师敏锐的心量,和慈悲为怀的情怀有关。

9、金庸作品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以弱势的底层百姓为基础,天下事、江湖事为重,官场的人物基本都是以反面出场,歌颂忠义,贬低恶俗,循循善诱身在苦难中的江湖儿女,这也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想境界。

毛泽东晚年时百般感慨,曾对吴旭君说“我喜欢母亲。她是个善良的农村妇女,待人诚恳,尽管她不懂搞群众关系,可她为人很好,受人尊敬。她死的时候,来了好多人为她送殡,排着长长的队,跟我父亲死的时候不一样。父亲对人苛刻。我总忘不了这件事。”

2018年1030日金庸先生逝世,这年10月逝世了很多名人,但唯一能震动全世界的只有金庸老先生。

太极和马云(二)

太极与马云(一)

金庸小说中高人的处事哲学

金庸小说里描写人品修为最成功的一个人。

比起诗词,苏轼的“为人”才是吊炸天,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