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起穷病来说,富贵病更难治。

 董青杰 2023-05-10 发布于北京

1、之前免费送过一部分化橘红,送完之后音信全无,后来有个土豪大哥突然来信说“唉,我的支气管缓解了许多”,我说“这么长时间了怎么才用呐!”,他说“领完收到货就不知道放哪儿了,那天实在太难受,听朋友说化橘管用才想起你之前送过我,泡了两天,真管用”。我很感慨,大概土豪的人生都不拿免费的东西当回事,可能总觉得贫贱之交有所图谋才会若有若无,后来去他家做客,才知道别人送他的礼物琳琅满目,我粗略的看了一下,那些礼物有的是名利之交,有的是真心赠送,但他却难以分辨,怪不得他不上心,从某种角度来说,拥有太多确实能迷失判断的心智。

2、有一个朋友,用完我的霜觉得不错,想给自己在教育局工作的亲戚买一点,那个亲戚皮肤溃烂结痂很多年,数年来寻医问药久治不愈,她很是心疼哀怜。于是她掏高价给亲戚买了几瓶,然而邮过去之后,亲戚满不在乎,觉得用料太粗很不靠谱,就把霜放在一边至今没用,我朋友跟我哀叹,这也没法跟亲戚解释,因为她跟那个亲戚贫富差距大,说多了感觉自己巴结人家,说少了浪费东西,我回复她“还是别说了,这病属于富贵病,没法治”,因为我接过的这种案列数不胜数。

3、一个很善良的小妹妹,体质偏弱,家境贫寒,但是每次参加活动时,经常问我怎么调理身体,还问我怎么拍照片,我一直觉得贫贱且勤学好问的孩子是最可爱的,我不断的教,不断的说,两年过去了,她的体质一点都没变,摄影技术也还是傻瓜水平,我就很纳闷,这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某天跟她聊起医疗话题,她一股脑说了很多,说谁教她应该怎么调养身体,谁跟她说应该吃什么药,谁跟她说照相机怎么回事,谁还给她免费使用单反等等。我惊讶,那个“谁”说的都很对呀,而且说的比我还高明,可是为什么她还是一无所获?后来我分析她的原因,她很善良,但是这种善良是心慈面软的那种善良,她其实打心底里对什么都不信,总是在试探性的讨教道理,所以最后虽然懂得很多,但是能真正用上的很少很少,我就想,或许是不是志愿者活动把她给害了,这个圈里义务赠送的东西太多太多,反而让她有了一种富贵病的散慢。

关于学习,很多人都觉得我学习能力稍微有点独特,我的学习能力来源于我的才能等等。我很反对这种说法,我这种个人案列自古就有之,学习知识最快的方式就是打开心胸,穷人家的孩子学习好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一无所有,拿什么都当真,富人家的孩子学习好是因为娘胎里带的定力好,也就是传说中前生修行而来,修出了“不以富为贵,不以贫为贱”的定力,这种孩子跟父母修为和祥和的家庭环境都有关。无论是一无所有还是定力好,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容易相信,好的坏的都信,怀着善意忠厚的底子相信,所以学习能力超强。

从学习方式上说,但凡学习能力强的人都比较心胸开阔,比如施舍奉献,本人条件不好,但是施舍赠送都是全新的物品多,每次买费列罗巧克力都买吐了,有的人不能吃高糖,我就想办法学弄低糖蛋糕。其实我也是很小气,但越是小气我就越觉得羞耻,送出去了反而觉得很高兴,但也不是以追求高兴为目的,奉献的越多就越觉得清扬洒脱,就越觉得物质始终是物质,生命始终是生命,让生命恩赐与物质深深的情感,两者看似暂时分离,其实恒常拥有。

我有一个在丰台区街道办工作的朋友,十几年来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一直守在在街道办的最前线,但是呢,每一次群众来求助,他都会想尽办法的给与帮助解决,七大姑八大姨的事都会找他,而最难的问题就是因为户口变迁导致的社保问题和养老金问题。这些他都竭尽全力地通过自己的职位释放国家政策给与协调,用全了政策给与帮助,真正替老百姓解决问题。十几年来,因为他真正地为人民服务,老百姓耳口相传,结果其他区里的人也纷纷慕名找他办事。他常说,他的职务微不足道,就是力所能及地帮助老百姓解读国家政策,让老百姓享受本该享受到的政策红利。我对这种人很感兴趣呀,我就问“你现在是不是到了心里有个什么想法就会马上实现的神仙境界呀,比如你茶叶刚喝完还没开口说,就有人大老远恰好给你送茶来了?”他说:“是的,是的,你怎么知道,现在我起心动念都不敢多想,那天跟我们同事去区政府开会,我路上就多想了一下,他可别迟到呀,最后,唉,他还真迟到了,平时他不是爱迟到的人。”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每天穿的跟我一样,进自己家的小区门,每次新来一个门卫就拦他一次,觉得他像个送外卖的。

而有的人在施舍奉献时,要不施舍家里旧的物品,要不施舍不想要的东西,好不容易舍掉了自己的财务,然鹅态度还是傲慢,有些人赠送东西就行丢弃破鞋一样,丝毫不考虑接受人的感受,这样不知不觉的降低了奉献的功效,还适得其反。最后结果就是明明觉得自己是好人,但就是觉得委屈。他们做事情的时候,但凡做了一点公共服务,总是心有芥蒂地保留自己的利益,结果经不起群众谩骂挑拣指责。这样的心态其实就是富贵病,内心深处对与自己的东西带有深深的眷恋,对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会很迟钝,最终只会学习到知识的概念。

最强的学习能力不是学习,而是心如止水一样不用依靠记忆来记东西。比如一潭静水,岸上长的什么树,水里倒影就是什么树,枝枝叶叶丝毫不差。比如电话号码,有人会一串一串的记,心如止水的人就不用记,他是看一遍就能像“水影树”一样印在脑子里,然后再复述。

所以天才,基本都有这种能力,看一遍就会,他们平时苦苦练习的,在乎的都是心中水面的波澜程度,越宁静,复印的知识就越多,越能学到知识的神韵。

金庸小说里有个过目不忘的天才,就是黄药师的爱妻冯衡,风华绝代,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曾为黄药师默写《九阴真经》下部,一字不异!性格柔和静雅。不过因为《九阴真经》被徒弟偷走,黄药师大怒,冯蘅为安抚丈夫,苦思九阴真经,终至心力交瘁,难产而死。

金庸小说高明,往往高明在很多故事结构基本都有历史上或明或暗的出处,黄药师和冯衡的故事其实也是历史上傅青主和张静君的故事,张静君就是因为丈夫喜欢佛学而为他刺绣了一副《大士经》,不过因为操劳过度,结婚五年就因预产期间不幸摔倒大出血死了。

傅青主后来因为爱妻之死一生未娶,又迁怒于佛经,最后出家做了道士,14年后,他无意翻到妻子绣的大士经,有感而发:

“断爱十四年,一身颇潇洒。岂见绣陀罗,悲怀略牵惹。即使绣花鸟,木人情已寡。况为普门经,同作佛事者。佛恩亦何在?在尔早死也。留我唯一心,从母逃穷野。不然尔尚存,患难未能舍。人生爱妻真,爱亲往往假。焉知不分神,劳尔尽狗马。使我免此闲,偷生慈膝下。绀绵传清凉,菩萨德难写。”《见内子静君所绣大士经》——傅青主

历史上傅青主就是一个博学多才,过目不忘,智慧超人,他是著名的道家学者,哲学、医学、内丹、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清史稿》卷五百一有传。 

像这样的人物历史上实在太多了,

徐灵胎,清代大师,无师自通,自学成才,他弃文从医最终成为一代名医,不仅如此,他还精通水利、天文、地理、文辞、音乐、武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诸葛亮,三国蜀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等等,

他们能这样,或许跟诸葛亮写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有很大关系。

全世界人都比较佩服中国人的智商,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打仗,两军对垒,打归打,友归友。三国中曹操和孙权打仗时,孙权就送了曹操一份凤梨酥,后来曹操吃了一点,把酥分给了杨修等人,中国人打仗要不以国家统一为目的,要不就是以寻私仇为目的。意志很坚决,态度很平和,顺着这个思路学东方历史就会快很多。而西方文明中的打仗则不然,西方的战争,打是真打,但真打的背后却是以勒索、绑票、娘们、黄金矿产、生产原材料为目的,顺着这个思路学西方历史就会快很多。或许是目的不同,心态不同,造就了彼此智商的不同。

而混杂多欲的性格心态,往往跟“富贵”俩字脱不开关系。傅青主的爷爷(山西戏剧“拉郎配”里的主角)临死之前告诉后人:

“子孙再敢与王府结亲者以不孝论,族人鸣鼓攻之”。

穷病好翻身,富病难革命。那些逆天的天才,都是穿过重重贫富障碍而寻求一种生生不息的觉悟,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还有法显、玄奘、李白、张仲景、李时珍、年轻的李隆基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