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龚易图:四大藏家之首,他也是爱石人!

 天童老僧 2023-05-10 发布于上海

在《红楼梦》中,有贾、王、薛、史四大家族,同气连枝,富贵已极。

而在寿山石收藏家中,也有四位藏石最富的大收藏家,在张俊勋的《寿山石考》中,被并称为“龚陈盛李”,龚易图甚至还名列榜首。

“盛”指的是苏州的盛宣怀,“李”指的是宁波的李祖夔。而“陈”指的是陈宝琛,“龚”指的是龚易图,后两位都是福州人。

前者人称“陈弢老”,后者人称“龚蔼老”。能和“帝师”陈宝琛同列四大藏家之中,龚易图的收藏自然不容小觑。

图片

  龚易图在乌石山双骖园石刻前

龚易图的家族是闽中世家通贤龚氏,不仅累世仕宦,而且翰墨传家。从龚易图高祖龚景翰开始就爱藏书,子孙也受到深深的影响。

只是虽有积书,屡聚屡散,直到第19世龚易图时,才形成了真正长久而庞大的规模。

龚易图本人自幼勤读诗书,天资颖悟。咸丰九年,登进士第,选翰林院庶吉士。虽是文人,却任武职,一生戎马,所爱却唯有藏书。

图片

  三山旧馆鸟瞰图

时在任上的龚易图,在花重金购藏了海宁人陈鳣的三千余种古籍后,发现自己这些年积攒的古籍善本竟达到了五万多卷。

为了妥善保存这些来之不易的收藏,他在家乡福州乌石山上修筑起了一座“双骖园”,将书悉数藏于双骖园的乌石山房中。
后来,他辞官回到福州,修建集厅堂、居室、祠堂、园林于一体的“三山旧馆”,将藏书集中到大通楼庋藏。“大通”取“大家通用”之义。
图片
  龚易图常用印

有了藏书,自然少不了藏书印。收藏印是文人所用的诸印章中比较特别的一种,用于钤印在自己收藏的书画上。

古代的书画古籍往往经过数代、多人流转。清代文人叶德辉的《藏书十约》里就写道:“藏书必有印记。凡书流传愈久者,其藏书印愈多。

若是书上有著名文人或者收藏世家的藏书印,藏书自然价值百倍。

龚易图的书多,藏书印也多。从最简单的“易图”,到“龚少文收藏书画印”、“大通楼藏书印”、“乌石山房藏书印”、“乌石山房收藏金石文字印”、“龚易图蔼人鉴藏印记”……形形色色,不胜枚举。

图片

图片

  逍遥游琴室章  龚易图藏

这些藏书印中有许多都是寿山石印。龚易图本就酷爱寿山石,也与文人交好。在广州任职时他与篆刻家黄牧甫是好友,常赠以寿山石或请黄牧甫替他刻印。

易图卸任还乡,安度晚年时,他在福州西湖旁建筑了环碧轩,请来潘玉进、林元珠等名手作为家中秀工为自己雕刻。同时拿出难得一见的古籍与古工钮制,供雕刻师赏鉴学习。

据石巢所著的《印石辨》记载:
“(林元珠)中年客陈宝琛、龚易图家数年,得馆清宫藏宝图录及古代名家真迹,大开眼界,努力追摹,艺技大进。”
图片
  《寿山石谱》民国油印版

龚易图之后辈也有乃祖之风。其孙龚礼逸同样是一名寿山石文化爱好者与治学者。

他著有《寿山石谱》,是继清高兆《观石录》、毛奇龄《后观石录》之后的第三部寿山石专著,主要是对石种进行分类介绍。

如他认为没有真正的红田石,都是由石农煨烧而成的,还亲自以小块黄田石煅烧,果然变成了红色,可见其对寿山石的了解十分精深。
图片
  龚易图刻 芙蓉石兽钮白文斋馆印

      福建东南2016秋拍释出

“收藏岂仅儿孙计,有志都教读此书。”这是龚易图生前所发的宏愿。

然而在他离世之后,这些浩大的丰富的珍贵藏书,或是遗失在战火中,或是被借,或是被变卖,流落他乡。只有些能够进入福建图书馆保存。

图片

  摄于1913年,三山旧馆的环碧轩西廊,龚易图后人的合影

其中那些藏书印,更是化为乌有。只能在现有的藏书中观看留下的钤印痕迹

“生物固有涯,安能比金石?”比起人生,金石已属牢固,然而在漫长的时代更迭中,金石亦如过眼烟云。纵能保全一时一地之珍,藏品之后的际遇,就不是藏家所能预料的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