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演绎的寿山石雕刻全程

 天童老僧 2023-05-10 发布于上海

      雕刻师细腻严谨的构图雕刻,不仅让人肃然起敬,这里我们来看一下整件作品从原石到雕刻完成的全过程。文章由雕刻师本人写作,本文稍加润色与补充。

       玉石在雕刻之前首先要进行构思,要根据玉料的具体情况在心中进行反复的琢磨,玉雕设计不仅仅是画一张图纸,它是指玉雕加工的每一个流程,从开始到最终结束贯穿整个过程。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在雕刻过程中玉料会随之发生变化,而设计者要通过玉料的不断变化来修改设计的方案,直至完工,这就是因材施艺。

一、相料设计
       相玉选料就是要弄清楚玉料具体的情况,根据玉料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玉雕创作题材。
      玉石雕刻讲究“一相抵九工”,寿山石当然也不例外。这是一块底面平整、上为小山型弧线的寿山石高档高山石料,有红、黄、白三种主要色泽。雕刻师根据依形就势,因色取巧的原则,针对石材自身形状和颜色进行构思布局。

图片

     石材形状适宜做人物坐姿,主色调朱砂红色为“国色”,又是暖色调,恰好雕琢人人敬仰的母亲形象。一块白色很像衣服的补丁,于是,用母亲灯下为游子补衣,来表现人类永恒主题母爱的构思便成熟了。
      选用用寿山黄石做底座,和石料的黄色一起,象征黄土地,展示母亲的爱、母亲的胸怀像黄土地一样博大宽广。
二、坯工工艺

      ​坯工就是按照设计意图和玉雕工艺规范,利用各种工具将玉石材料雕琢至玉雕造型基本上被确定的程度。坯工工艺主要是解决玉雕产品的造型问题。随着玉雕造型的被确立 ,就可以转入细工工序了。 玉雕造型的被确立,是制作者不计其数次雕刻加工的结果。在玉雕造型的形成过程中,玉料的形态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并且是一点一点地接近我们所期望的艺术造型。随着雕刻的进展程度,制作者的工艺目标也在发生者变化。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种不同的工艺目标作为划分工艺步骤的依据。 

       坯工工艺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步骤:

切块分面-平底-二次画样-推落派活-首次修整。

       切块分面又叫“去大料”、“去荒料”。切块分面是根据这一阶段的工艺目标,或者说是这一阶段雕刻的目的而取的名称。 

       在这一阶段里,制作者的目的是:确定玉雕造型的影象轮廓通常是用钢铊或錾铊将轮廓线以外的余料去掉。顺序是先去大料,后去小块: 先去前面(正面)料,少去或暂不动后面的料。通过切块(即切割去与影象轮廓无关的玉料)使玉雕造型能以几何形体的方式显现出来。确定代表玉雕造型各部分的体积块面的大致形状,扭转方向和各个块面之间的高度差(又称为前后位置或体积块面的榫结关系)。 

        坯工是做出人物形象的粗坯。按照设计意图和工艺规范,雕琢至人物造型基本被确定的程度。

图片

       通过分面,玉雕造型虽然还是以几何形体的方式存在着,但玉雕造型的空间关系已被确立。

       出坯时,先从人物的头部着手,定出代表头部的动态,位置、大小的体积块,并以此为基准,将母亲的身高、胸、腰、四肢等部位的位置设定,进而找出人物的基本动态。

图片

       这里必须要特别注意的是,去除余料时很多部位必须要留有余地,不然一旦出错,会玉石内部出现瑕疵,便会没有修正余地而功亏一篑。这里头部、手部等都留有一定余地

图片

       对于一些易断、易碎的部位和道具,如母亲的手与手中的细针,一定要留好余料。人物衣纹,只需找出与动作有关的主要衣纹,粗坯的操作顺序就是由表及里地剥去余料。
三、细工工艺
       细工是继坯工工艺之后,继续完成形象的精细刻画。

图片

       细工也是从头部开始,首先在确定好动向的头部琢出母亲的发髻,然后将脸部的五官基本形状琢出。五官可采取分块面的方法,从较大的块面到小块面,同时鼻部要留有余地。

图片

       接着将手的姿态的基本形状琢出,然后雕制四肢、衣纹。琢制衣纹时,需将衣纹的来龙去脉、转折关系等要交待清楚。衣纹基本完成后,即可制作陪衬物和道具等。

图片

      细工工艺要进行二至三遍,将各部分形象的位置和轮廓定死,对各部位的琢制不断加细。原则上是先整体后局部,由粗而细。至此,母亲的形象已是呼之欲出。

图片

四、精细修饰
       精细修饰是在细坯完成后进行的最后的修饰,主要解决以前加工时遗留下来的各种不足之处。
       首先,对人物的脸部表情进行精细刻划,眼、鼻、口及面部肌肉都要仔细琢出,然后勾出发丝、发髻。母亲面含慈祥的微笑,满含对儿子的爱。皱纹满额,脸部肌肉下垂,手部粗糙,表现母亲含辛茹苦的无私付出。苍苍白发梳理得井井有条,丝丝入目。看出母亲是一位生活梳理得当、持家严俭的主妇。

图片

       此时,作品的一些陪衬物也精雕完毕。那陪伴母亲一生的小油灯,夜夜点亮;身边的一个小包袱,反映母亲为将要出门的儿子缝补衣裳。把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刻画得细致入扣。

图片

       人物圆雕是可以360°观赏的艺术形式,人物的背影,也需精心雕琢。岁月沧桑,母亲的背已经微驼,但正是这付肩膀,扛起了整个世界。正像高尔基所说的;“世界上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图片

      形象刻画完毕后,还要用杆棒等小工具,将作品整体细磨一次,便于抛光处理。

图片

五、打磨抛光
       打磨抛光是对玉雕作品的最终作业。经打磨抛光的玉雕作品,就获得光滑洁润、闪烁着耀眼光泽的表面。符合人类“以光滑为美”的审美意识。

图片

       《母亲》是用高档寿山石料创作的,密度高、色泽丰富,打磨抛光后,母亲的形象闪耀着大爱无疆的艺术光彩,激发出每个人对伟大母亲的爱的激情,要用全部身心回报母亲的爱。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