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宁夏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3-05-10 | 阅:  转:  |  分享 
  
宁夏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 )A.生石灰: Ca(OH)2B.烧碱: NaOHC.胆矾: CuSO4·5
H2OD.干冰: CO22.在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氧化物、化合物B.溶液、分散系C.溶液、胶体 D.化合
物、电解质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均为钠盐②盐酸、氨水均为混合物③明矾、小苏打、硫酸钡、HClO
均为电解质④碘酒、牛奶、豆浆均为胶体⑤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A.①和③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⑤4.下列关于钠及其
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是一种灰黑色、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软的金属B.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颜色不同C.因为钠的性质非常
活泼,故自然界中无游离态钠D.过氧化钠可以做潜艇的供氧剂5.奥运五环代表着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
分关系的是( )选项①②③④ANaClK2SO4KCl(NH4)2SO4BNa2SO4K2SO4KClNH4ClCNaClN
a2SO4KNO3NH4ClDNa2SO4K2SO4KNO3(NH4)2SO4A.AB.BC.CD.D6.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非电解质:氨气、四氯化碳、氯气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金刚石C.酸性氧化物:干冰、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D.碱性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镁7.金属和水(滴入几滴酚酞)的反应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实验,根据其实验现象,可以说
明具有的性质是( )①密度比水小?②熔点较低?③硬度较小?④反应产生气体?⑤反应产生碱⑥反应放出热量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
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8.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C2H5OH?②稀
盐酸?③H2O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导电,所以是电解质B
.SO2的水溶液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C.固体NaCl不导电,所以NaCl是非电解质D.CaCO3虽然难溶于水但CaCO3是电解
质10.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盐酸滴在铜片上:Cu + 2H+=Cu2+ + H2↑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Cu2+ + AgC.Na2SO
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SO+ Ba2+=BaSO4↓D.醋酸滴在大理石上:2H+ + CaCO3=Ca2+ + CO2↑
+ H2O12.在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H+、Cl-、B.K+、Ba2+、OH-、Fe2+C.C
u2+、Na+、Br-、Cl-D.Na+、K+、Cl-、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氧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Fe
O+2H+=Fe3++H2OB.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Fe3++Cu=Cu2++Fe2+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
l2=2Fe3++2Cl-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u2++2OH-=Cu(OH)2↓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
确的是( )A.用碳酸氢钠作为抗酸药中和胃酸:2H++=H2O+CO2↑B.铝片与硝酸汞溶液反应:2Al+3Hg2+=2Al
3++3Hg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BaSO4↓D.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15.
下列选项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某无色透明溶液中:Na+、Cu2+、、OH-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H+、
K+、、SCN-C.pH=11的溶液中:Na+、K+、Cl-、D.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K+、Ba2+、Cl-
、16.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B.A试管中的铁粉会被水蒸气氧化C.加热B试管的目的是产生水蒸气D.C试管中收集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7.科学家指出,食用虾
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容易中毒,这是因为对人体无害的+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类化合
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上述过程中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C.上述过程中+5价砷类物质作氧化剂 D.
还原性:维生素C小于+3价砷类化合物18.将足量新制氯水滴入下列物质中,对应现象错误的是( )A.FeCl2溶液,溶液由浅绿
色变为棕黄色B.高锰酸钾溶液,紫色溶液褪色C.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后褪色19.氯气及其化合物在生产
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瓶口出现白烟B.NaClO
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其水溶液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反应中NaClO表现氧化性C.氯气能与铁反应,所以液氯不能存放在钢瓶中D.为
了准确地了解氯水的酸性,可以用试纸准确测定其20.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化学方程式都正确的是(?)A.向Na2Si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边加边振荡,有硅酸胶体产生;Na2SiO3+2HCl=H2SiO3+2NaClB.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瓶口出
现白雾;H2+Cl22HClC.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2Fe(OH
)2+O2+H2O=2Fe(OH)3D.钠投入水中,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快速移动,得到的溶液显碱性;2Na+2H2O=2NaO
H+H2↑21.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可发生反应:4CO+2NO24CO2+N2,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NO2被还
原B.CO是氧化剂C.每生成28 g N2,消耗89.6L的COD.该条件下,还原性:CO<N222.可以用来断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是
否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稀的氯化钙溶液看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看有无白色沉淀生成23.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
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C.用可溶性钡盐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时,
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排除硫酸根离子以外其他阴离子及银离子的干扰D.验证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加入AgNO3溶液,有白
色沉淀,证明含Cl-二、填空题24.I.①稀硫酸②氢氧化钠③二氧化硫④氯化氢⑤水⑥酒精⑦石墨。(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
请用序号填空)(2)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请用序号填空)(3)写出一种与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的名称___
___。(4)写出①和②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II.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5)H2SO4______
。(6)NaHCO3______。(7)Fe2(SO4)3______。III.回答下列问题:(8)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
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名称)_______。25.完成下列填空:(1)已知反
应:,则:①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 。②在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 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该元素的原子 _____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③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_____ ,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_______ 。(2
)反应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中:①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_____ ,被还原
的元素是 ____ 。②若生成71 g Cl2,则消耗的HCl是_____mol,被氧化的HCl是__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
的量是_____mol。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26.有4种钠的化合物W、X、Y、Z,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①WX+H2O+CO2↑②
Z+CO2→X+O2③Z+H2O→Y+O2↑④X+Ca(OH)2→Y+CaCO3↓试完成下列问题:(1)W、X、Y、Z的化学式分别
是:W:______、X:______、Y:______、Z:______。(2)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用双
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用双线桥标出③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__
____。(3)写出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②______。四、实验题27.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A是氯气发生仪器,C
、D为气体净化装置(C中装有饱和食盐水,D中装有浓硫酸),E是硬质玻璃管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空广口瓶,烧杯G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B中盛装的药品是___________;(2)请写出实验室制氯气的化
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D装置的作用是_
__________;(4)E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5)烧杯G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__;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详解】A.生石灰为,A错误;B.烧碱、火碱都为,B正确;C
.俗名为胆矾,C正确;D.固体,俗名干冰,D正确; 故选A。2.D【详解】A.氧化物指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后者包含前
者,故A错误;B.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分成溶液、胶体和浊液,后者包含前者,故B错误; C.分散系分成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
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前后不存在包含关系,故C错误;D.化合物按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分成电解质和
非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 前者包含后者,故D正确;答案选D。3.B【详解】①Na2O2是钠的氧化物,故
①错误;②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氨水是氨的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故②正确;③明矾是一种复盐晶体、小苏打是碳酸氢钠,二者的水溶液均能导
电,属于电解质;硫酸钡溶于水的部分能电离,硫酸钡是电解质;的水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故③正确;④碘酒溶液属于溶液,牛奶、豆浆为胶体
,故④错误;⑤液氯是单质,液氨、干冰、碘化银为化合物,故⑤错误;正确的是②和③,答案选B。4.A【详解】A.钠是银白色金属,A错误
;B.过氧化钠是淡黄色,氧化钠是白色的,B正确;C.钠是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C正确;D.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
反应均产生氧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做潜艇的供氧剂,D正确;答案选A。【点睛】5.B【详解】A.NaCl是钠盐、盐酸盐,不是硫酸盐,(
NH4)2SO4是铵盐、硫酸盐,不是盐酸盐,A错误;B.Na2SO4是钠盐、硫酸盐,K2SO4是钾盐、硫酸盐,KCl是钾盐、盐酸盐
,NH4Cl是铵盐、盐酸盐,B正确;C.NaCl是钠盐、盐酸盐,不是硫酸盐,KNO3是钾盐、硝酸盐,不是盐酸盐,C错误;D.KNO
3是钾盐、硝酸盐,不是盐酸盐,(NH4)2SO4是铵盐、硫酸盐,不是盐酸盐,D错误;答案选B。6.A【详解】A.氨气和四氯化碳都属
于非电解质,氯气属于非金属单质,氯气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A项错误;B.活性炭、C60、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互为同素异形体,B项正确;C.干冰是固体CO2,CO2、SO2、SO3都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正确
;D.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镁都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D项正确;答案选A。7.B【详解】与反应的实验现象
是:浮在水面上,说明的密度小于水,故①选;迅速熔成小球,说明的熔点低且反应放热,故②、⑥选;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说明反应剧烈,
生成气体,故④选;滴入酚酞试液,反应后溶液变红,说明生成碱,故⑤选;故选B。8.D【详解】Na与C2H5OH、稀盐酸、H2O反应的
实质均是与它们电离的氢离子反应,电离氢离子的能力:HCl>H2O>C2H5OH,故产生氢气的速率:②>③>①,D满足题意。答案选D
。9.D【详解】A..石墨导电,石墨是单质,所以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B.SO2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生成的亚硫酸是电解
质,二氧化硫不电离,所以SO2是非电解质,B错误;C.固体NaCl不导电,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C错误;
D.CaCO3虽然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全部电离,CaCO3是电解质,D正确;答案选D。10.A【详解】A.C→CO2,碳元素化
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加入氧化剂,A符合题意;B.Fe2O3→Fe,铁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B不符合题意;C.Na2
SO3→SO2,可与稀硫酸等酸溶液反应,无元素化合价改变,故与氧化还原无关,C不符合题意;D.KMnO4→MnO2,锰元素化合价降
低被还原,可以是加入还原剂或加热使其自身分解,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11.C【详解】A.盐酸滴在铜片上,二者不反应,无法书写离
子方程式,故A错误;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二者发生置换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故B错误;C
.Na2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BaSO4↓,故C正确;D.醋酸为
弱酸,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难溶于水,醋酸滴在大理石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CO3+2CH3COOH═Ca2++CO2↑+H
2O+2CH3COO-,故D错误;故选:C。12.D【详解】A.在水溶液中,H+、会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A不符合题意;
B.在水溶液中,OH-、Fe2+会反应生成Fe(OH)2沉淀,且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B不符合题意;C.在水溶液中,Cu2+使
溶液呈蓝色,C不符合题意;D.在水溶液中,Na+、K+、Cl-、能稳定存在,D符合题意;故选D。13.C【详解】A.氧化亚铁与稀盐
酸反应,离子方程式:FeO+2H+=Fe2++H2O,故A错误;B.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离子方程式:2Fe3++Cu=Cu2++2
Fe2+,故B错误;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故C正确;D.向硫酸铜溶液中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OH-+Ba2+=Cu(OH)2↓+BaSO4↓,故D错
误;故选:C。14.B【详解】A.碳酸氢钠不能拆成碳酸根,正确离子方程式为H++HCO= H2O+CO2↑,A错误;B.铝的活泼性
强于Hg,可以将其置换,离子方程式为2Al+3Hg2+=2Al3++3Hg,B正确;C.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
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u2++2OH-+Ba2++=BaSO4↓+ Cu(OH)2↓,C错误;D.铜与稀硫酸不反应,D错误;综上所
述答案为B。15.C【详解】A.Cu2+是蓝色,Cu2+与OH-反应生成沉淀而不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B.Fe3+与SCN-反应而
不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pH=11的溶液,先碱性,OH-、Na+、K+、Cl-、都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D.与Ba2+反应而
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16.D【详解】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Fe3O4和氢气,发生反应,A.
该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故A正确;B. 在反应中,Fe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水蒸气被还原,故B正确
;C. 反应物中的水是气态,则加热B试管的目的是产生水蒸气,故C正确;D. 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错误;故选D。17.D
【详解】A.根据信息可知,+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类化合物,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A正确;B.
上述过程中砷元素从+5价降低到+3价,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C.上述过程中砷元素从+5价降低到+3价,被还原,则+5价砷类
物质作氧化剂,C正确;D.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上述过程中,维生素C作还原剂,将+5价砷类物质还原为+3价砷类化合物
,所以还原性:维生素C大于+3价砷类化合物,D错误;故选D。18.B【详解】A.FeCl2溶液呈浅绿色,滴入氯水生成氯化铁,呈棕黄
色,故A正确;B.高锰酸钾溶液与氯水不反应,故B错误;C.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滴入硝酸银溶液生成AgCl白色沉淀,故C正确;D.氯水
中含有氢离子和HClO,滴入石蕊试液,因为氢离子溶液变红,因为HClO的漂白性,最后溶液褪色,故D正确;故选B。19.B【分析】根
据实际反应现象进行判断;利用物质的性质判断其用途;【详解】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故A不正确;B.次氯酸钠中次氯酸根具
有强氧化性,其水溶液中水解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B正确;C.氯气和铁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液氯在常温下可以存放在钢瓶中,故C不
正确;D.氯水具有漂白性,故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故D不正确;故选答案B;【点睛】此题考查物质性质的应用,注意物质间反应的条件
。20.D【详解】A.盐酸的酸性强于硅酸,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反应生成硅酸胶体,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故A错误;B.纯净的氢气可以在黄绿色的氯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苍白色
,瓶口出现白雾,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故B错误;C.Fe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是氢氧化亚铁沉淀,
白色氢氧化亚铁在水中不稳定,容易跟水、氧气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故C错误;D.钠很活泼,能与水剧烈反应,钠的密度小于水,所以会浮在水面上,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钠的熔点较低,钠和水反应
放出热量而使钠熔成小球,生成的氢气使钠四处游动,钠和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
2↑,故D正确;故选D。21.A【详解】A. 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N元素得电子,NO2作氧化剂,被还原,故A正确;B. C元素化
合价升高,失去电子,CO是还原剂,故B错误。C. 由方程式可知,消耗4molCO,生成1mol氮气,则每生成28 g N2,即1m
ol氮气,消耗4molCO,但是未标明为标况,无法计算CO的体积,故C错误;?D. NO2作氧化剂,CO作还原剂,N2为还原产物,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故在该条件下,还原性:CO>N2,故D错误。故选A。22.C【详解】A.碳酸
氢钠加热易分解,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无法检验是否含有碳酸钠,故A错误;B.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无法检验是否含有碳酸
钠,故B错误;C.溶于水后,滴加稀的氯化钙溶液,只有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可鉴别,故C正确;D.二者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
碳酸钙沉淀,无法检验是否含有碳酸钠,故D错误;故答案选C。23.C【详解】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该固体中可能含有
碳酸盐、碳酸氢盐、亚硫酸盐等,故A错误;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物质可能含有、,故B错误;C.用可溶性钡盐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排除硫酸根离子以外其他阴离子及银离子的干扰,排除干扰后再加入可溶性钡盐入B
aCl2,有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故C正确;D.验证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证
明含Cl-,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24.(1)②④⑤(2)①⑦(3)金刚石或C60(4)H++OH-=H2O(5)H2SO
4=2H++SO(6)NaHCO3=Na++HCO(7)Fe2(SO4)3=2Fe3++3SO(8)???? 2Cl2+2Ca(O
H)2=CaCl2+Ca(ClO)2+2H2O???? 次氯酸钙【详解】(1)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
解质的是②氢氧化钠④氯化氢⑤水;(2)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
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①稀硫酸为溶液是混合物,⑦石墨为非金属单质;(3)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与⑦互为同素
异形体的物质金刚石或C60;(4)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为H++OH-=H2O;(5)硫酸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
全电离,H2SO4=2H++SO;(6)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NaHCO3=Na++HCO;
(7)硫酸铁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Fe2(SO4)3=2Fe3++3SO;(8)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反应生
才氯化钙、次氯酸钙、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
酸钙。25.???? 置换反应???? 降低???? 得到???? Al???? Fe2O3 Cl???? Mn???? 3.2?
??? 2???? 2【详解】(1)已知反应::①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②在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故铁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③该反应中铝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发生还原
反应;故答案为:置换反应;降低;得到;Al;;(2)反应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
O中:①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Cl作还原剂,故被氧化的元素是Cl;锰元素化合价降低,故KMnO4作氧化剂,被还原的元素是Mn
;②若生成71 g Cl2,即生成1mol Cl2,根据方程式中的对应关系:,则消耗的HCl是3.2mol;生成5mol Cl2,
被氧化的HCl是10mol,则生成1mol Cl2,被氧化的HCl是2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故答案为:Cl;Mn;
3.2;2;2。26.(1)???? NaHCO3 Na2CO3 NaOH???? Na2O2(2)???? 2Na2O2+2H2
O=4NaOH+O2↑???? Na2O2 Na2O2 (3)???? 2NaHCO3Na2CO+H2O+CO2↑???? 2Na
2O2+2CO2=2Na2CO3+O2【分析】有4种钠的化合物W、X、Y、Z;Z+CO2→X+O2、Z+H2O→Y+O2↑,Z和水
、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则Z是Na2O2、X是Na2CO3、Y是NaOH;WX+H2O+CO2↑,可知W是NaHCO3。【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W是NaHCO3、X是Na2CO3、Y是NaOH、Z是Na2O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
=4NaOH+O2↑,Na2O2中O的-1价既升高到0价,又降低到-2价,故氧化剂为Na2O2,还原剂为Na2O2,故电子转移为
;(3)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Na2CO+H2O+CO2↑。反应②是Na2O2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2Na2O2+2CO2=2Na2CO3+O2。27.???? 圆底烧瓶???? 浓盐酸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2Fe+3Cl22FeCl3 吸收未反应的Cl2 Cl2+2NaOH?=NaCl+NaClO+H2O【解析】A是氯气发生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该实验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因此B中盛装的药品是浓盐酸,C中装有饱和食盐水,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D中装有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E中装有细铁丝网,氯气和铁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烧杯G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Cl2,以此解答。【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该实验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因此B中盛装的药品是浓盐酸;故答案为:圆底烧瓶;浓盐酸;(2)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3)C中装有饱和食盐水,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D中装有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故答案为: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4)E中装有细铁丝网,氯气和铁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故答案为:2Fe+3Cl22FeCl3;(5)烧杯G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Cl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 =NaCl+NaClO+H2O,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Cl2;Cl2+2NaOH =NaCl+NaClO+H2O。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
献花(0)
+1
(本文系小初高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