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讯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孔子家语译注》出版

 友里 2023-05-10 发布于江苏

文章图片1

《孔子家语译注》

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宋立林 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2年12月出版

88.00元

978-7-5732-0245-1/B.1249

内容介绍

《孔子家语》是记载孔子及孔门弟子言行的重要典籍,今本十卷四十四篇,被学界誉为“孔子研究第一书”。本次出版,以日本宽保二年(1742)嵩山房刻太宰纯《增注孔子家语》本为底本,校以黄鲁曾本、宽永本、冈白驹本、四库本、同文本诸本,并参校杂取《左传》、大小戴《礼记》、《荀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韩诗外传》、《新序》、《说苑》、《淮南子》诸书,兼录学界考辨研究成果,凡引用者皆注明之。注释以训释疑难字词、标正难字音读、疏通文句义涵为主。原王肃注皆予收录,后世古今诸家之说亦酌情采录,尤其是太宰纯、冈白驹之注乃对王注之增补修正,十分珍贵,且罕流通,亦做最大程度之保留。凡涉及其他文献者,同时兼采郑玄、孔颖达等先儒注疏之说。译文以通解文意为鹄的,故不能直译者则采意译法,以保持译文的流畅。为帮助读者了解《孔子家语》成书及源流,特将王肃、孔安国、毛晋等先儒序跋作为附录收录。

译注者介绍

文章图片2

宋立林,字逸民,号瘦竹,1978年生,山东夏津人。历史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武汉大学),首批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17-2021),现任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杏坛学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喀什大学国学院院长,《孔子研究》副主编,《走进孔子》执行主编,并主编《洙泗》《新礼乐》学术辑刊。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中国文化》《周易研究》《文献》《现代哲学》《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80余篇,出版《孔门后学与儒学的早期诠释研究》(人民出版社2021)《出土文献与孔门后学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儒家八派的再批判》(台北花木兰2013)《孔子家语探微》(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孔子家语通解》(合作,齐鲁书社2009)等著作20馀部,主编(合作)中纪委宣传部重点项目《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8册)及《中华八德·党员干部读本》《中华八德·青少年读本》,主编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初一及高中学段),主编高校人文通识课教材《孔子与论语》。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成果先后荣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等。矢志于孔子与儒家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曾任山东电视台春季祭孔解说嘉宾,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学术指导,央视纪录片《祭孔大典》学术顾问,曲阜祭孔大典学术指导。

目录

前言

凡例

孔子家语卷一

相鲁第一

始诛第二

王言解第三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问礼第六

五仪解第七

孔子家语卷二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孔子家语卷三

观周第十一

弟子行第十二

贤君第十三

辩政第十四

孔子家语卷四

六本第十五

辩物第十六

哀公问政第十七

孔子家语卷五

颜回第十八

子路初见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入官第二十一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孔子家语卷六

五帝第二十四

执辔第二十五

本命解第二十六

论礼第二十七

孔子家语卷七

观乡射第二十八

郊问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刑政第三十一

礼运第三十二

孔子家语卷八

冠颂第三十三

庙制第三十四

辩乐解第三十五

问玉第三十六

屈节解第三十七

孔子家语卷九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本姓解第三十九

终记解第四十

正论解第四十一

孔子家语卷十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附录

孔子家语序(王肃)

孔子家语后序(孔安国)

后孔安国序(佚名)

汲古阁板孔子家语跋(毛晋)

孔子家语注序(何孟春)

增注孔子家语序(太宰纯)

增注孔子家语跋(太宰纯)

补注孔子家语序(冈白驹)

冢注家语序(冢田虎)

标笺孔子家语序(千叶玄之)

标笺孔子家语跋(盐野光迪)

滑动查看目录

精彩试读

《孔子家语》,是记载孔子及孔门弟子言行的重要典籍,但是其命运,与同类的《论语》真可谓有天壤之别。《家语》命运可谓多舛,其身份甚至也屡遭质疑,清代尤其是民国以来的学者提到它时,往往径以“伪书”视之。

《孔子家语》命途之多舛,盖缘于其身世之扑朔迷离。然而,随着大量出土简帛文献的问世,此一扑朔之身世、多舛之命运,将得一揭秘之契机,其文献价值、思想意义,亦将随之凸显。因其身世复杂,世人对之多感陌生,或受流俗之见,以为伪书不足观,故需详叙其原委,俾使该书之价值能重为世人所了解。

《孔子家语》,又称《孔氏家语》,简称《家语》,与《论语》一样,是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学的重要资料。今本为十卷、四十四篇,全书共五万七千余字,字数是《论语》的数倍之多。该书所记为孔子与门弟子、当时君卿大夫及时人问对言语,及有关孔子身世、家世、求学、为政、施教的记载,内容丰富,对于全面了解孔子思想及早期儒学,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业师杨朝明先生称其为“孔子研究第一书”,虽恐稍嫌过誉,然绝非浮泛虚夸之词。

《家语》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在“六艺略”之《论语》“十二家”之中:“《孔子家语》,二十七卷。”《隋书·经籍志》亦著录于经部,列《论语》类,为二十一卷,并云:“《孔丛》、《家语》,并孔氏所传仲尼之旨”;《旧唐书·经籍志》亦收在“甲部”即“经部”《论语》“三十六家”,著录为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同。由此看来,自古学者皆将《家语》视为《论语》一类,《家语》与《论语》关系之密切,可想而知。日本学者太宰纯对此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昔者左丘明取鲁国简牍记以为《春秋传》,又录其异闻,兼摭诸国遗事,以为外传,命之曰《国语》。仲尼门人录仲尼言语行事及门人问对论议之语,命之曰《家语》,琴张、原思等取《家语》中纯粹正实者而修其文,以为《论语》。是《论语》之与《家语》,犹《春秋》内外传也。”(《增注孔子家语序》)应该说,太宰纯的看法是深刻的。

《孔子家语》的成书和流传,因为“文献不足”,长期以来,学者们无从梳理清楚。不过,根据《家语后序》、王肃《序》的记载,再综合其他文献记载,大体上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脉络。

孔安国《家语后序》说:《家语》所记乃“当时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所谘访交相对问言语也,既而诸弟子各自记其所问焉,与《论语》、《孝经》并时。弟子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之,名曰《孔子家语》”。根据学者的研究,这一说法是可靠的。也就是说,《家语》的材料,与《论语》是一样的,皆是弟子所记录。

众所周知,在春秋末年、战国初年的文化巨人之中,留下相关记载最丰富的还是要数孔子。即使我们不去认可孔子作《春秋》、《易传》,仅仅《论语》一书的分量也要超出《老子》五千言两倍之多。更遑论留存在《孔子家语》、大小戴《礼记》、《孝经》、《左传》、《孟子》、《荀子》、《韩诗外传》、《说苑》、《孔丛子》和出土文献如马王堆帛书《易传》、郭店楚简和上博楚竹书之中的大量孔子言行文献了。

人们也许会好奇,数量如此可观的孔子言行文献资料,是如何被记录、流传下来的呢?其实,这主要得益于孔门的优良传统。孔子强调“述而不作”,重视古代典籍的整理与传授,故而孔门形成了一种重视历史、重视文献、注重记录的风气。孔子对于一些重要的观点、思想时常提醒弟子记录,而弟子对于老师的很多嘉言懿行,也往往有随时记录或事后补记的习惯。故而,我们在文献中经常看到孔门弟子“退而记之”、“书诸绅”等类似记载。甚至,在孔门之中,还有一种近乎“制度化”的措施,类似于王官中的史官。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史官记史的传统发达。七十子记载孔子言行,应该是对古代史官记言记事传统的继承或仿效。据《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载:“叔仲会,鲁人,字子期。少孔子五十岁,与孔琁年相比。每孺子之执笔记事于夫子,二人迭侍左右。”这一段记载,在《史记索隐》所引《家语》记为“二孺子俱执笔迭侍于夫子”。虽然这则材料尚属孤证,但我们可以猜测,孔门可能有让年轻的学生负责记录孔门事务的规矩,这有点像史官制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而所有这些,正是孔子言行文献得以留存的前提所在。

比如《论语》,就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而成(《汉书·艺文志》);再如《孔子家语》,据孔安国所说,“皆当时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之所谘访交相对问言语也。既而诸弟子各自记其所问焉,与《论语》、《孝经》并时”。可见,孔子的这些“谈话记录”大都出自孔子弟子之手。当然,孔子与各国君主、卿大夫的对话,也有可能由史官等记录下来,流传开来,然后为孔门后学整理进儒家典籍之中,成为孔子言行文献的一部分。从文献的记载看,孔子言行文献绝大部分应该都属于七十子及其后学所记,而且孔子弟子记录整理孔子言行文献也有明确记载。

不过,《家语》与《论语》又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不同,便是《论语》中大都是“语录”,往往缺乏言语、对话的具体背景,而在《家语》中,则往往“有头有尾”,故事记载较为完整,有似于“实录”。这恰恰印证了《家语后序》所谓“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的说法。

据笔者对《论语》与新出简帛文献的比勘,我们认为,《论语》是对孔子弟子所记原始笔记的基础上经过精心加工、润色而成,是精中选精的结果,故并非原始记录。之所以精选、编纂《论语》这样一部“语录”,孔门弟子后学们是有着特殊用意的。古代《论语》基本上都是八寸亦即一尺之简,这绝不意味着《论语》的地位很低,而是别有原因,正如王充《论衡·正说篇》中所说:“以八寸为尺,纪之约省,怀持之便也。以其遗非经,传文纪识恐忘,故以但八寸尺,不二尺四寸也。”南朝皇侃《论语义疏自序》认为孔子弟子整理《论语》,目的在于“上以尊仰圣师,下则垂轨万代”。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则云:“夫子既终,微言已绝。弟子恐离居已后,各生异见,而圣言永灭,故相与论撰,因辑时贤及古明王之语,合成一法,谓之《论语》。”从上述记述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孔门弟子及后学编纂《论语》有着明显的编纂目的:即保存整理孔子遗言,以纪念老师孔子,并使之能最大范围内影响孔门后学并流传后世。

在编纂目的上,《孔子家语》与《论语》有同有异,故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特征。其相同之处在于,二书的编纂皆是出于纪念、保存孔子言行文献;不同处在于,精选出《论语》是便于流通,而汇编《家语》则是为了更好更完整地保存孔子言行文献的丰富性和原始性。

那么,《家语》一书何以命名?蒙文通先生有这样一个说法,诸侯国史称《春秋》,大夫家史也称《春秋》。诸侯国史称《国语》,则大夫家史自可称为《家语》。《孔子家语》便是显例。《孔子家语》不仅著录于《汉书·艺文志》,而且还见称于《严氏春秋》,说明其确为先秦旧籍。就《孔子家语》一书的内容分析,显然是介于《晏子春秋》与《吕氏春秋》之间的作品。换句话说,也就是介于家史与诸子之间的作品。这一说法极具启发性。据此,“家语”二字是相对于“国语”而言,意指大夫家史。揆诸《家语》,该书包括孔子家世、生平事迹、思想言论、弟子小传、弟子言辞等,与所谓“大夫家史”正相吻合。

至于是谁主持编纂了《家语》一书,则史无明文。我们知道,《论语》的编纂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但应该有一个或几个主持之人。我们认为,曾子弟子、孔子之孙、战国大儒子思最后主持编纂《论语》的可能性最大。对于《家语》的编纂,也有学者推测出于子思,这是极有可能的。不过,即便子思对《家语》有所编纂,恐怕也是初步汇编而已,其实谈不上“编纂”。这批材料在孔门中得以保存并流传。因为内容丰富,字数众多,传抄匪易,故而可以推想,《家语》流传的范围并不广。

据孔安国《后序》所说,战国后期,荀子作为一代儒宗,留意于孔子言行文献的保存,我们今日得见《孔子家语》,不能不归功于荀子!他在入秦时,以“孔子之语及诸国事、七十二弟子之言,凡百余篇”献给秦昭王。这是《家语》在秦国流传的开始。后来因为与诸子同列,故而在始皇焚书时得以幸免。汉高祖克秦,这批“载于二尺竹简,多有古文字”的珍贵文献被其“悉敛得之”,这批文献遂为汉秘府所存。后为吕后取而藏之,吕氏被诛亡以后,《家语》散入民间,“好事者或各以意增损其言,故使同是一事而辄异辞”。民间遂出现了《家语》的多种抄本。汉景帝末年,募求天下遗书,当时的京师士大夫纷纷献书,这批《孔子家语》文献也被献上,但是“与诸国事及七十二子辞,妄相错杂”,最终“与《曲礼》众篇乱简,合而藏之秘府”。

孔安国是孔子后裔,生活在西汉景帝、武帝时期,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大师。安国出于对先祖孔子的尊敬,“窃惧先人之典辞,将遂泯灭”,为保护这些面临散乱、泯灭的孔子言行文献资料,他“因诸公卿士大夫,私以人事募求其副,悉得之”。在“抄录”这批竹简之后,他做了更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撰集”——“乃以事类相次,撰集为四十四篇”,完成了《家语》的编纂,《家语》基本定型。他遂将这部记录孔子言行的重要典籍献于朝廷,希望能与《论语》一样立于学官,惜因各种因素没有实现。不过,汉代秘府中应保存有安国整理的《家语》。

在此情形下,《家语》只能在孔氏家族中以“家学”形式传承。安国之后,其孙孔衍希望朝廷“记录别见”未成,《家语》自然仍以家学传承。直到三国时期的孔猛之时,《孔子家语》“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才得以结束。

(节选自本书前言)

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文章图片3

汇集名家 全注全译

畅游经典 轻松阅读

“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是上海古籍出版社近年来重点打造的一套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按经、史、子、集分类,精选古代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延请名家执笔,精校原文,每一篇(首)均配有详细的注释和白话翻译,内容扎实,适合作为青少年及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入门读物。自2016年推出以来,已出版60余个品种。

丛书为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普及读物类)。

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已出书目


文章图片4
周易译注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 2016年7月
尚书译注 李民、王健译注 2017年1月
诗经译注 程俊英译注 2016年5月
周礼译注 杨天宇译注 2017年1月
仪礼译注 杨天宇译注 2017年1月
礼记译注 杨天宇译注 2017年1月
大戴礼记译注 黄怀信译注 2019年11月
左传译注 李梦生译注 2016年7月
春秋公羊传译注 王维堤、唐书文译注 2017年1月
春秋穀梁传译注 承载译注 2016年7月
论语译注 金良年译注 2016年7月
孟子译注 金良年译注 2016年7月
孝经译注 汪受宽译注 2017年1月
尔雅译注 胡奇光、方环海译注 2017年1月
考工记译注 闻人军译注 2021年11月

国语译注 邬国义、胡果文、李晓路译注 2017年8月
三国志译注 [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方北辰译注 2021年12月
贞观政要译注 [唐]吴兢著,裴汝诚、王义耀、郭子建、顾宏义译注 2016年7月

孔子家语译注 宋立林译注 2022年12月
老子译注 陈剑译注 2016年7月
庄子译注 方勇、刘涛译注 2019年4月
列子译注 严北溟、严捷译注 2016年7月
孙子译注 郭化若译注 2017年1月
鬼谷子译注 郑杰文、张伟译注 2018年7月
管子译注 谢浩范、朱迎平译注 2020年12月
韩非子译注 [战国]韩非著,张觉等译注,2016年7月
墨子译注 [战国]墨翟著,张永祥、肖霞译注 2016年7月
淮南子译注 [汉]刘安著,陈广忠译注 2016年8月
近思录译注 [宋]朱熹、吕祖谦编,邵逝夫译注 2022年8月
传习录译注 [明]王阳明著,黎业明译注 2021年11月
齐民要术译注 [北魏]贾思勰著,缪启愉、缪桂龙译注 2021年3月
金匮要略译注 [汉]张仲景著,刘霭韵译注 2017年6月
食疗本草译注 [唐]孟诜译注,[唐]张鼎增补,郑金生、张同君译注 2021年5月
救荒本草译注 [明]朱橚著,王锦秀、汤彦承译注 2022年10月
饮膳正要译注 [元]忽思慧著,张秉伦、方晓阳译注 2017年6月
洗冤集录译注 [宋]宋慈著,高随捷、祝林森译注 2016年4月
九章筭术译注 郭书春译注 2021年5月
茶经译注(外三种)修订本 [唐]陆羽等著,宋一明译注 2018年6月
酒经译注 [宋]朱肱著,宋一明、李艳译注 2018年7月
天工开物译注 [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 2016年5月
人物志译注 [魏]刘邵著,伏俊琏译注 2018年12月
颜氏家训译注 [北齐]颜之推著,庄辉明、章义和译注 2016年7月
世说新语译注 [南朝宋]刘义庆著,张㧑之译注 2016年4月
山海经译注 陈成译注 2016年5月
穆天子传译注·燕丹子译注 王天海译注 2018年11月
搜神记全译 [晋]干宝著,[明]胡应麟辑,曹光甫校点,王一工、唐书文译 2019年3月

楚辞译注 董楚平译注 2016年5月
六朝文絜译注 [清]许梿编选,曹明纲译注 2019年4月
唐贤三昧集译注 [清]王士禛编选,张明非译注 2019年11月
唐诗三百首译注 [清]蘅塘退士编选,史良昭、曹明纲、王根林译注 2020年1月
花间集译注 [后蜀]赵崇祚编选,曹明纲译注 2019年6月
绝妙好词译注 [宋]周密编选,邓乔彬、彭国忠、刘荣平译注 2019年12月
古文观止译注 [清]吴楚材、吴调侯编选,李梦生、史良昭等译注 2016年5月
文心雕龙译注 [南朝梁]刘勰著,王运熙、周锋译注 2016年4月
玉台新咏译注 [南朝陈]徐陵编,张葆全译注 2021年5月
文赋诗品译注 [晋]陆机、[南朝梁]锺嵘著,杨明译注 2019年4月
人间词话译注 王国维著,施议对译注 2016年7月
唐宋传奇集全译 鲁迅校录,曹光甫校点,杜东嫣译 2019年9月
聊斋志异全译 [清]蒲松龄著,丁如明等译 2019年4月
子不语全译 [清]袁枚撰,申孟、甘林校点 陆海明等译,2017年12月
闲情偶寄译注 [清]李渔著,孙敏强译注 2019年4月
阅微草堂笔记全译 [清]纪昀著,汪贤度校点,邵海清等译 2017年12月
西湖梦寻译注 [明]张岱著,程维荣译注 2022年9月
浮生六记译注 [清]沈复著,金文男译注 2020年8月

2023即将出版

周髀算经译注
商君书译注
陶庵梦忆译注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上海古籍出版社”

特别鸣谢

敦和基金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