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让孩子自信,多问这个问题就够了

 给儿童的心理学 2023-05-10 发布于浙江

学校运动会,女儿激动坏了。她倒不是什么体育牛娃,有了大放异彩的舞台。像她这种社交悍匪,图得,就是个热闹。

每天一回家,叽叽喳喳就开始汇报运动会战况,这个孩子多牛,领先第二名半个操场,那个孩子多猛,比自己高的杆子,嗖的一下就过去了。

但她最牵挂的,还是自己班级的排名,哪个项目能得奖,哪个项目能夺冠,一个个都算得门清儿。哪个项目肯定没戏了,满脸的遗憾不甘。

我问她:你为班级做了什么贡献?

“呃,好像没什么贡献。”

看起来挺扎心的一个问题是不是?No,我们所有的交流,都不是为了让孩子感觉自己多没用,多糟糕。我在之前的讲座中提到过,我们的交流是赋能,而不是负能。(点击讲座,记得回来)

这是孩子爱跟你交流的深层原因,也是孩子自信的源头。

因此,这个问题不是责问,是启发。能感觉到,孩子心系运动会,但对于无法掌控的局面,也产生了一份使不上劲儿的无力感。

我想打开她的眼睛,让她看到,即使不做运动员,同样也能为班级做贡献。我说:不可能没有贡献,你想想这几天你做了什么?

她想到,同学跑得头晕的时候,她扶着他们散步,不让他们马上坐下来。她想起假期里最先完成的作业就是运动会加油稿,自己设计制作加油牌。

女儿设计制作的加油牌

我继续问她:学校里举行什么活动,你觉得自己能为班级得奖呢?

“音乐会吧,画画也行,跳舞,写作文,要是有说话大赛,那也没人能说得过我,哈哈哈~”

以往父母总怕孩子骄傲,仿佛只有不断地告诉孩子“你不行”,才能让他们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仿佛只有不断告诉孩子“你看别人多厉害”,才能让孩子总有不断前行的目标。

认识不足,没错。学习榜样,也没错。但不要以贬低孩子为代价。欣赏别人的优秀,也别忘了看看自己做到了什么

痛苦的人,眼光全在别人做到的事情上。

傅首尔说,一个人啊,你要让他自信是非常难的,但是,你要让他自卑,易如反掌。如果说,你的童年,你最亲近的人,没有向你表达欣赏和喜欢,你在成人之后会不停的怀疑自己。

无法向孩子表达欣赏和喜欢,并非他们一无是处,是我们总爱把焦点放在那些他们没有做到的事情上。

看《德米安》时,我领悟了,恐惧来自对自己的无知因为对自己无知,所以感到无能,无力。

我们总会过于敏锐和卖力地关注别人的成就,却忘了看看自己拥有什么。

从现在开始,多看看孩子做到了什么。如果他们的焦点也只落在了别人做到了什么,多问问他们已经做到的事,“我已经做到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一把把探照灯,终将照亮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