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启动省级木本油料产业示范园建设

 弘净 2023-05-10 发布于河北
中国绿色时报 2023年5月9日星期二

单个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其中省财政奖补1000万元

作者:陈淑芬

  安徽省今年正式启动省级木本油料产业示范园建设工作,单个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其中省财政奖补1000万元,重点在丰产技术集成应用、创新生产经营机制、推动产业延链补链等方面进行示范引领,推进木本油料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资金投向聚焦重点

  安徽省改变以往财政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聚焦重点区域、重要环节、关键主体,采取“财政奖补+整合涉农资金+社会资本投入”的方式,择优扶持现有油茶等木本油料林5万亩以上的县(市、区),聚焦1—2个重点乡镇,连片建设省级木本油料产业示范园。通过竞争性立项,2023年率先在霍山、舒城、潜山、太湖、宿松和歙县等6个油茶林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市)启动省级木本油料产业示范园建设工作,省级财政奖补资金6000万元已全部拨付到县,预计将带动市县财政投入、整合涉农资金投入、社会资本投入8000万元以上,建设高标准油茶示范林4.32万亩。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干籽产量在130公斤以上,比目前亩均产量提升40%以上。

  适用技术集成应用

  聚焦木本油料林基地降低成本、提质增效的目标,安徽省级木本油料产业示范园建设引入标准化建设、以地适机、机器换人、配方施肥、挂网采收等理念,注重木本油料林种植基地全周期管理,将新造林、现有林抚育、低产林改造、果实采收等不同环节的关键技术示范作为建设重点,引导经营主体从“重造轻管”向“造管并重”转变。

  新造林坚持高标准整地和良种良法配套,将有利于未来机械化作业作为株行距设置的重要依据。现有林抚育重点示范树形培养、科学施肥、适时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确保亩均产量和品质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低产低效林改造着力解决品种不良或过纯、密度过大、根系分布过浅等突出问题。果实采收围绕降本增效,针对油茶花果同期、“抱子怀胎”的特点,试点挂网采收方式,通过在油茶林下挂设采收网,集中收集自然落籽。

  完善提升配套设施

  林道、作业道、运输轨道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被作为示范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安徽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机井、蓄水池、水塘等灌溉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铺设输水管网、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等,确保在油茶果实膨大、花芽分化等关键时期遇到干旱天气时,及时得到灌溉。鼓励种植企业就近建设晒场、烘干脱壳、冷库等设施,提高果实商品化率;引导大型加工企业与种植基地合作,在油茶林分布集中区域,就近开展烘干脱壳、脯壳无害化利用等初加工,在降低生产成本,抵御市场风险方面积极探索。

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年经营成本降低300元以上,年收入增加300元以上,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带动产业延链补链

  安徽鼓励各地创新木本油料产业示范园建设运行机制,引导种植与加工、新型经营主体与传统小农户之间通过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基地代管、技术服务、生产资料供应等多种方式参与省级木本油料产业示范园建设,逐步疏通一二三产业连接堵点,形成市场引领加工,加工带动基地的良性发展格局。

  目前,各类经营主体参与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升。预计今春安徽将完成新造木本油料林12万亩,其中油茶10万亩,分别为去年同期的2.2倍和3.5倍。安徽茶油公用品牌“益皖油”成功注册,安徽省茶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安徽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工作重心将逐步由种植规模扩张,转向种植、加工、市场拓展等全产业链延伸发展,实现林地增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粮油安全和乡村振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