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苓菌丝是怎样生长发育的?有关条件是什么?适合怎样的光照?

 流浪的半夏 2023-05-10 发布于陕西

(1)温度 菌核在10厘米深处旬平均地温到9.5℃即可萌芽。在黑色的菌核外皮上生出雪白的点状物,俗称苓头或苓芽。随着温度的升高,菌核可继续萌芽并增长。但平均地温超过22℃则生长缓慢。人工培养的菌丝体生长适温较高为25℃,但这个温度不易形成菌核。云南省用S.P.F营养液在20℃避光水培3~4个月,可形成猪苓菌核。

(2)湿度 菌核本身含有一定水分,具生长活力的黑皮菌核含水约50%,新生白苓则含80%以上。为保持其生活力,菌核不要离开土壤或其他可防止水分散失的载体,如沙及蛭石等。在温度适宜时,土壤含水率在30%~50%的情况下,菌核可以萌芽生长。

(3)酸碱度 山西古县产区生有猪苓的山林土壤,其酸碱度近中性,无石灰反应,pH在6.5~7.5之间。陕西汉中地区产猪苓之处为微酸性砂质壤土,pH在4.2~6.6之间。

(4)光照 菌丝可在完全无光条件下健壮生长。见光易衰老。自然界菌核也隐生于土壤中不需阳光。但高山栽培猪苓的菌床或叫苓窝最好有一定的光照,以利提高地温,延长生长期,也有利于出子实体(猪苓花)。所以一般选花花太阳,二阴坡地。

(5)营养 据室内人工培养基比较,猪苓菌除能利用简单的葡萄糖、麦芽糖、蛋白胨之外,还可吸收利用多种农副产品配制的固体培养基,在大麦芽上生长旺盛,可形成白色至灰褐色菌丝团,在小米培养基上冬季可形成具黑色外皮的小菌核。据由山西产区苓窝土壤主要成分分析。苓窝上部的土壤较肥沃,有机质多,含氮量高。

但是缺磷。而猪苓常与蜜环菌共住,蜜环菌有帮助猪苓吸取磷营养的作用。在自然界猪苓蜜环菌和苓窝周围的阔叶树,组成一协调的生态环境。阔叶树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经过蜜环菌提供给猪苓,猪苓属真菌营养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