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华清回忆录-26

 兰州家长 2023-05-10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在师供给部

从党校回师部后没几天便接到任命,调我到师供给部当政治部主任。供给部没有政委,主任就相当政委的角色。

离开师里的这段时间,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日军重点打击华北八路军,对晋东南地区加紧了“围攻”、“扫荡”。我一二九师部队和根据地人民进行了大小战斗百余次。国民党也不断搞“磨擦”。我党我军针锋相对,进行了反“磨擦”斗争,对反共顽军朱怀冰等部给以打击。

坦率讲,我不愿留在北方局党校或总部机关工作,还是希望在战斗部队从事军事工作。没想到事与愿违,回来却要干后勤工作。但组织意见已定,我只好走马上任。

一二九师供给部是个大摊子。红军改编以后,我们能从国民党政府那里领到一些军饷和军需物资。到太行山以后,我们陆续收到一些物资,主要是弹药、服装、医药和工兵器材等。部队携带不了的,就藏在群众家或深山密林中。战斗频繁,消耗很大,靠国民党政府的供应显然不够,且很不及时;我军的补给很大一部分要靠自己筹措。后勤供应工作显得相当重要。

我提前已经了解到,师供给部的兵站、仓库、医院和物资散在各地,经管保存得不好,损失不少,加之敌人“扫荡”破坏很大,需要整顿。供给部机关驻在师部附近的涉县束堡镇,部长施作林是位红军干部。政治部机关人不多,有组织科长邓易非、宣传科副科长黄自强、政治部秘书魏民思,还有保卫科长、民运科长,名字记不住了,各科还有几个干部。

我先熟悉情况,到各单位走走。供给部分布在方圆数百里,我选择了一些重点单位。

我骑着马,由一名干部陪同,看了被服厂、军械修理所和一些仓库。仓库储存的物资多为粮食、棉花、土布,也有不少枪被、弹药、生产机器、油料和用于照明的煤油,还有核桃、花生、柿饼、山枣、药材等各种山货。我还看了些生产作坊,如粮坊、油坊、染织坊等和小店铺,接触了干部、战士和工人、民工。

跑了一些地方后,发现不少问题。有些干部事业心差,不关心工作,贪图安逸,部队管理松懈,存的枪支全都生锈了。跑的地方越多,越发现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跑了一个多月后,路过师部,我顺便坦率地向刘师长和邓政委汇报了情况和看法。

师供给部长施作林对我有意见,怪我没和他商量;财务处长同施作林思想一致,帮施说话,反对我的意见。刚到一个新单位,主官之间就发生矛盾,这是我不愿看到的,可我也很固执,不想为了表面团结而损害工作。师里调査了解情况后支持了我的意见,施作林被调走了。不多久,他叛变投敌。

在刘、邓首长支持下,我着手对供给部进行整顿。

我首先把所有基层单位党支部建立起来,原有的支部加紧健全,使支部生活正常化。为解决基层单位党员少的问题,半年时间内新发展党员70多名,特别在被服厂、修械所这些地方人员较多的单位,注意壮大党员队伍;清除了20多名贪污腐化分子,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大家;同时,表扬了一批优秀党员。

我又抓了干部战士的思想教育。后勤干部实行九天工作一天学习的制度。我们采取自修和上课的方式组织学习。学习材料主要有《联共党史》、《中国革命现代史》、《新民主主义论》、《大革命》等。

上课主要是讲《连队政治工作暂行条例》、《国际形势报告提纲》等。坚持每天给战士上一次政治课,一次文化学习课,建立点名、讲话制度。后勤战线青年较多,约占人数三分之一。有青年团组织,分成了24个青年队,每队分三个小队。当时就有了发挥青年队“第二堡垒作用”的提法,青年队成为党支部有力的助手。再就是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后勤单位工人多,用工会组织把他们团结起来。

我还认真抓了俱乐部和救亡室工作。我认为这个工作很重要,是鼓舞士气、活跃部队的有效方法。有的俱乐部可以演出多幕剧,经常开展墙报、歌咏等活动,部队和地方人员都很欢迎。连队也建立了开晚会、搞会演、歌咏比赛等制度。不到半年间,供给部工作有了改观。

1940年6月,一二九师根据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指示进行了整编,把边区纵队供给部和师供给部合并,统一归师。虽然组织上有些紧缩,大小单位还相当多,计有供给部、监护连、供给学校、师直供给处、修械所、师直被服厂、军用经济处等33个,全部人数2055人。

8月20日,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百团大战”。由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一二九师部队在刘、邓首长率领下奋战于正太铁路之阳泉至榆次段,平汉铁路之元氏至安阳段,同蒲铁路之榆次至临汾段,白晋铁路之平遥至壶关段,以及邯(郸)长(治)公路等。

战役后勤由供给部保障,一般物资由各部队自己解决。部队在前线打仗,供给部夜以继日生产和调运军需物资。在战争环境十分艰苦的情况下,1940年秋收,我们产的谷子、麦子、玉米及大豆共51.7万斤,各种菜蔬如南瓜、萝卜、山药、辣椒等4.8万余斤。

9月10日,“百团大战”取得了第一阶段重大胜利,给日本侵略者以极大打击,也给国民党投降派当头一棒。甚至连国民党也说自己是“不游不击”,而八路军是“大游大击”。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八路军继续袭击交通线两侧的日军,摧毁深入根据地的日军据点。由于日军已有准备,八路军在连续作战中过于疲劳,又缺乏攻坚手段,只攻下一座县城又得而复失,其余县城据点均未攻克。

10月上旬,日军调集华北境内所有能调遣的兵力,加上大批伪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我们做了大量迁移保存物资财产的工作,后勤战线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如财务处的干部想方设法保存现金,转移时,专挑险路绝路走;在日军进攻存放两万余顶毡帽的窑洞时,毡帽厂的工人冒死将毡帽转移,避免了损失;埋藏资材,多数要挖新洞库,劳动很重很累,干部们都亲自参加;有的因为要严格保密,很多事干部都要亲自动手,而且越是黑夜、雷雨天,越是转移资材的好时机,越要行动。

11月中旬,一二九师取得反“扫荡”作战的胜利,各路“扫荡”之敌分别回巢。部队集中休整并进行总结。我写了一份报告,总结了供给部半年来的党政工作成绩、不足和经验教训。这份总结报告呈送了刘、邓首长。

令我意外和高兴的是,1998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存档资料中竟然查到了这份总结报告。由于年代久远,字迹不很清楚了,但它能流传至今,也成了珍贵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