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尘暴健康影响

 求是1025 2023-05-10 发布于山东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导致空气极其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健康影响

沙尘暴由于来源不同,所携带的颗粒物污染与传统工业造成的工业污染有本质的区别。沙尘暴的主要健康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传染病

与一般风暴相比,沙尘暴除了强风,还含有大量的尘埃颗粒、花粉、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因此,沙尘暴被认为是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而且因为波及的范围较大,将会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眼疾患

沙尘暴可直接引起眼睛疼痛、流泪,如不清除沙尘,或用手揉眼睛,均会引起细菌性或病毒性眼病。

呼吸系统疾病

沙尘暴可引起干咳、咳痰、咯血,并伴有高烧。此外,强风使表面蒸发强烈,驱走大量水汽,大大降低空气中的湿度,造成人群嘴唇干裂,干燥导致鼻黏膜弹性降低,易产生微裂纹。

研究表明,沙尘暴与肺炎有关。有研究者发现沙尘暴可引起沙尘暴肺炎;也有研究者将沙尘暴引起的肺部疾患称为沙尘肺综合征,认为这是一种非职业性尘肺。

许多重金属如铁、铍、锰、铅、镉等化合物,会附着在颗粒物表面,对人体造成危害。颗粒物表面还能富集芳烃类化合物,可通过两个途径损害人体健康:①进入血液系统或淋巴系统,引起身体多部位损伤。②可扩散转移到其他器官产生不良影响。

心理作用

沙尘暴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①当沙尘暴出现时,空气及沙尘的冲撞摩擦噪声,会使人们心里感到不适,使人头痛、恶心、烦躁。②猛烈的大风使人感到神经紧张和疲劳。③沙尘暴发生时,能见度较低、光线阴暗,使得人的视野受到限制,使人产生压抑和恐惧之感。

光散射作用

长期悬浮在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可散射阳光、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从而增加婴儿佝偻病的发病率。

遗传毒作用

有研究发现,可吸入污染物还能造成遗传突变。可吸入污染物被吸入肺部后,进入血液循环,并蔓延到全身系统,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殖健康。

沙尘暴应急

应急要点包括:①及时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胶条对门窗进行密封。②外出时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眼睛和呼吸道而造成损伤。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应减速慢行,密切注意路况,谨慎驾驶。④妥善安置易受沙尘暴损坏的室外物品。⑤发生强沙尘暴天气时不宜出门,尤其是老人、儿童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

防治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①加强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提高到法制的高度。②恢复植被,加强生物保护体系,依法防制沙尘暴,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③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地区的防灾、抗灾、救灾方案,积极推广多种减灾技术,建设一批示范工程,逐步逐点推进,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御体系。④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环境。⑤加强关于沙尘暴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科普宣传,使人们认识到,一旦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很难恢复,不仅会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还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人们应该自觉保护自己的生活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