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日本武士最后的倔强,用一把錾刀在欧洲刮起东瀛美学之风

 LicorneUnique 2023-05-10 发布于广东

独角鹿独家原创视频

1876年,明治天皇颁布废刀令
等消息从江户传到京都,
住在京都西阵的埋忠家和正阿弥家
这两家工匠可是愁白了头。

木村拓哉主演电影 《武士的一分》

正阿弥家与埋忠家从室町时代一直到江户末期
都是刀装具制作的两大流派。
这下突然禁止佩戴刀具,生意往哪做去?

正阿弥家祖上世代从事雕金行业;专攻刀鐔,并不制作小柄、目贯、笄等其他装具。(图为蝶紋金総金具堆黒鞘 /正阿弥勝義)

刀装金工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

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与崇高地位,

这是因为当时东瀛的统治权
主要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太平記英雄傳 小西摂津守行長 加藤清正の錦絵

对于武士阶层来说,
艺术修养和品位反映在随身佩戴的装饰当中。


他们需要精美的金属制品
来装点自己受人尊敬的刀剑和奢华的盔甲,
以彰显高贵的身份地位

(左)刀镡是日本刀中用于分割刀身和手柄的圆形部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剑格”或者“护手”。

(右)印笼是古代日本男性在和服上佩戴的一种功能为收纳的物件,搭配根付和绪缔悬挂在和服的腰带上。

为满足这一需求,
民间与宫廷工坊中诞生了无数金工巧匠。
不论是刀镡还是印笼,
这些东瀛匠人在达官贵族们的随身物件上
留下了时代美学的印记。







桜図与四郎象嵌鐔 / 17世纪 /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小鹿售出的这件铜象嵌金工赏盘,
正是明治维新后金工师们改革创新之作。
工丽严谨,典雅别致,
展现出匠人超绝的艺术造诣。
独角鹿私洽售出
日本明治时期出品
古典人物主题
宫尾制木托铜象嵌金工赏盘

明心匠治


19世纪中叶,日本进入明治时期
因政府颁布废刀令
武士所用的刀、甲胄逐渐不被需要。
原本自江户时代制作刀装具
而磨炼出精湛技艺的金工师,
将工艺用于茶、香、花道等生活器具上。

左:金工象嵌双耳香炉,明治时期© Worcester Art Museum
右:铸铜铠甲武者置物两尊,明治时期© Khalili Collections

象嵌是日本极其重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

江户时期的匠人喜爱在刀柄、烟管上

运用象嵌技艺。

「金工象嵌」具体是指

在金属底板上镶嵌不同色彩的其他金属,

通过色彩的变化及凸起等表现图案与花纹。

源仲国图大盘/ 驹井家制作

明治时期/ 清水三年坂美术馆

废刀令的发布,
导致刀剑减少,象嵌技艺衰退,
人们便将其应用在装饰器具与首饰上,
表现形式愈发多样化。

群鸡图香炉/正阿弥胜义

明治时期

清水三年坂美术馆

鉄地金銀象嵌人物図大飾皿

明治时期

駒井音次郎

秋草鹌鹑图镜盖根付底盖
十九世纪中晚期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铸铜武内宿祢见海中龙王置物

明治时期

达拉斯艺术博物馆

这些艺术之花盛开到了十九世纪的欧美,

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盛誉。


1873维也纳万国博览会

其精湛工艺震撼欧美,

日本古美术工艺达到巅峰,

一时掀起了风靡世界的东方艺术潮流。

拉塞尔·科茨博物馆珍藏的駒井制赏象嵌盘

十九世纪日本明治时期出品

古典人物主题

宫尾制

木托铜象嵌金工赏盘



小鹿这件铜象嵌金工赏盘,
出自明治时期的日本,
质感厚重,典雅富贵。


圆盘外缘象嵌唐草花卉纹饰,
线条曲卷多变,
花朵繁复华丽,
舒展流畅,生机勃勃。


草纹之上更以金象嵌工艺绘制花朵图案,
庄重典雅,高贵大方。


赏盘正反刻铭「宫尾」
为金工名家宫尾制作。
名家之作,
果然不负众望,令人爱不释手。


这件金工赏盘以日本传统物语绘为主题,
錾刻出惟妙惟肖的古代和风人物形象。
丝丝精湛,处处动人。

选用上等金属材质,
作者匠心独运,精工巧制,
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承载着日本传统艺术的沉浮兴废,
背负着展示国粹的重任,
明治金工堪称美到极致;
也正因如此凸显了一个时代的剧变,
为今日的我们留下无数美的宝藏。

有意收藏更多独角鹿传世臻品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洽购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随意出入香奈儿家里的“疯子”,是50年前最会营销的天才艺术家

夏虽已立,令西人上瘾的东瀛春花却有永开不败的秘密

好莱坞因穿裤子被捕的绝世女伶,贴身首饰被白宫名媛接手

请多点“在看”才能不错过小鹿的推送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