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宁贵 | 探本溯源话铜匠 匠心筑梦续华章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3-05-11 发布于浙江




探本溯源话铜匠 匠心筑梦续华章




文/葛宁贵

徐珂在《清稗类钞·农商类》中说:“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 位居山隅海角之地的宁海,山多田少,靠农耕果腹尚嫌不足,但山海资源丰富,从而衍生了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亦农亦匠,耕读传家。铜匠是在过去众多老行当中技术含量最高的,这个行当在我国民间有着十分古老的历史。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铸造和使用铜器了。

铜匠按经营性质分,有“生铜匠”“熟铜匠”两类。所谓“生铜匠”,就是以浇铸铜器为主,比如铜壶、铜管、铜勺、铜铲之类的浇铸铜器。“熟铜匠”则是以加工小型铜件和维修器皿为主,主要从事小件器物的制作和维修加工,比如箱柜上的铜角铜花,抽屉上的铜拉手,马桶上的铜箍、铜环,及日常的铜锁、钥匙。也制作錾利小型农作的镰刀,修理钝锉刀,宁海俗称犁沙接、发锉刀。

铜匠按操作习惯分左手铜匠与右手铜匠,其区别的风箱设计不一样,另外左手铜匠在犁沙接时需有帮手帮忙敲鎯头,铜匠只负责錾刀齿,右手铜匠敲鎯头及錾刀齿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

铜匠按营业方式分,也有两种,一种是没有作坊店铺的铜匠,叫设摊铜匠或游方铜匠,通常就是放一副铜匠担固定于大街小巷或挑一副铜匠担流动于民间。另一种是有店铺作坊的铜匠,往往在临街店外挂着白铁皮敲出来的一个很大的钥匙,钥匙的牙齿高低错落,非常逼真,这便是铜匠铺子的招牌,门市上有摆满生活用的器皿的货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预先打制各种产品。

不管是游方铜匠还是店铺铜匠都有两个长方形箱子的担子,箱子也非常考究,一般用上好的樟木制成。前担的箱体上有两只长抽屉,里面放有工具和半成品坯件,箱体上面架着根木柄长形方锉,一般的小件锉削就在上面进行。方锉下面钉着一只凸起木头台阶,功能类似于钳工操作台。后面的担子也有只长抽屉,下面则是只风箱,是专供生炉子着火用的。铜匠的工具有钳子、剪子、锤子、钻子、小锉刀、方木棒及一个大小不一的生铁砧台。

宁海城区老一辈铜匠,有支行口设摊的生铜匠鲍定荣;大米巷设摊的钱仲庆;东门设摊的陈定夫,陈守林;小北门设摊的以打制锡镴器与白铁皮的钱之才、以修磅称出名的郁启元。还有北山石家道地擅长机修的石灿;桃源桥铜匠铺以锡镴器为主的任全真;大米巷铜匠铺的以黑白铁、修缝纫机为主的马贞荣。

乡下有名的铜匠有胡陈朱柘武,黄坛王文祥,前童的童连升、童时美,西店王家王宝官,桥头胡柴必原,及王文祥高徒岔路上金娄凤波。

 
“叮叮当当”,榔头细密轻巧地敲打着铜板,白铁,悦耳的声音回荡在大街小巷,那时人们的生活与叮叮当当的打铜声难以分割。宁海的铜匠们个个心灵手巧,技艺超群,既有錾花描朵的机心,又有巧夺天工的匠心。一锤、一锉、一錾、一砧都包含了力量,倾注了心血,同时也给家人带来的宽裕的生活。

铜匠技艺沉淀着历史和民俗的内涵,凝聚着民间智慧的手工工艺,是保留在人们身边的一种活的文化,是宁海蜚声海内外模具制造业的源头活水。宁海第一代模具人构架就是以五匠中铜匠为主体的本地手艺人,与闯荡上海滩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宁海匠人组成的。

1954年2月16日,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指出:“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年,宁海县在手工业联社的带领下,创办了黑白铁五金、铁器、棕绵、竹器、木器、水作、油布雨伞和裁缝服装等数家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宁海的铜匠们在手工业联社的动员下都进入宁海黑白铁生产合作社,厂址在义井对面的大米巷墙弄西边。这是宁海成立最早的一家五金制造企业。当时的宁海黑白铁生产合社主营业务是黑白铁日用制品,兼做镰刀、锉刀,修枪械、做火铳,配钥匙、补锅。也做传统家具装饰绞链、修缝纫机、磅秤,修汽油灯、保险柜,以及维修老式蒸汽发电机。

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赋予原材料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加工工具,主要用于高效、大批量生产工业产品中的有关零部件。模具的概念来源于一种对复制物品的意识,它需要一种意识的参与,除此之外,它也需要一种行为做基底。中国早在5000──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了模具,制造出象青铜大立人、裸体带冠祭师立人像以及司母戊大方鼎这样的大型青铜作品。在古代,曾先后出现的模具制作方式如:泥范、石范、陶范、铜范以及铁范、熔模等。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从出土的实物看,可追溯至战国早期。在我国,泥范、铁范、熔模被称为先秦“三绝”,我国才是正正式式模具制造的鼻祖。宁海的铜匠艺人们经历了一番兜兜转转后终成为了第一代模具人。

1957年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具改革运动,农具改革运动促进了县、社工业,特别是农机具修造业的发展。宁海黑白铁生产合作社年青厂长鲍明光接受上级任务,将老式的木桶喷雾器改造成铁桶手摇背包式喷雾器。生产手摇背包式喷雾器就得需要许多铁制零件,生产铁制零件就得需要冲裁、折弯模具。当时厂里铜匠出身青工施其瓞和金礼许成为冲模模具工,与老一辈铜匠师傅们一起凭着锉、錾、锯、磨扎实的手工技能摸索门径,无师自通,硬是将一副副模具成功开制出来,宁海的冲压模具制造也就在这时起歩。 

50年代手摇台钻   50年代手摇砂轮机

 
鲍明光是开创宁海模具制造的先行者,是宁海模具制造拓荒时代的领路人。凭着对工业产品的深刻理解及丰富的生产加工经验,于1957年底着手开拓生产胶木制品,直奔当时工业发达的上海。上海的胶木制品业早在解放前就已经有一定规模,其中也有许多胶木制品作坊,当时上海也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鲍明光通过在上海胶木作坊工作的亲戚范金香牵线搭桥,三顾茅庐,最后动员胶木作坊的老板、及操作工范金香、王如庆等4人,带上压机、模具和原有的业务关系,一起来到宁海加入五金厂。从上海带过来的胶木模具,也让五金厂的铜匠模具工们认识了胶木模具的结构及原理。接着鲍明光组织人员开始自己做模具,开创了宁海的胶木模具制造的先河。

 
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五金厂其中很大一部分干部、职工为减轻政府负担,先后离开工厂重操旧业干起了单干。在上海做过五金作坊的马贞祥,做过车工、模具工的郑文思、赖忠贵等均回到宁海老家。直到1964年,手工业联社领导找到鲍明光,又一次动员单干的铜匠筹建合作社。10月初宁海农具五金合作社成立,也成立了胶木制品生产和模具小组,形成单独模具制造班组,宁海模具产业的雏形从此孕育而生。

 
宁海开始的模具以满足内部需求为主,到了1965年末,宁海农具五金厂马贞祥、任青华、傅永连等师傅组成模具组,以及后来加入的熟悉机械制图的赖忠贵、朱德甫,就开始对外承接模具业务了。他们以一台手摇台钻、一张锯弓、一只台虎钳、一台砂轮机,凭着铜匠的智慧和信心,开始制作冲模及胶木模具。1969年,宁海机床电器厂(后更名宁海矿山机电厂)模具师傅鲍明飞开制出一套高质量钳型三用电表模具,这是宁海生产的第一副塑料模具。从此宁海模具业里开始有了塑料模具,并开始走出本厂、本地,在当时模具不发达时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60-70年代牛头刨床   60-70年代57-3銑床

七十年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和防范侵略了,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成了主要矛盾,且经过两个十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已基本上形成了中国自主的工业体系。宁海模具业也从初始到了稳步发展阶段。模具制造设备也开始提升,小型立式铣床,中型53T铣床,平面磨床、龙门铣床也装备了部分工厂。宁海开始出现黑白电视机塑壳、家用电表、家用电器塑料模具及各类阀门压铸模具。黄坛农机阀门厂及前童铜匠童时美等铜匠钳工还把胶木压机改制成冷室压铸机,逐渐带动了宁海的塑料制品工业和阀门压铸工业,也带动了宁波地区水表工业的发展。

70-80年代53T銑床    70-80年代万能銑床 

八十年代是宁海模具业发展的爆发时期,街头巷尾,前店后厂,模具及加工企业似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尤其是鲍明飞为代表的技艺精湛的一批第二代模具精英,辞去铁饭碗,成立专业模具生产私营企业。加上乡镇企业的兴起,宁海模具业焕发了蓬勃生机。1987年第一注塑模具厂成功开发出国产第一套双桶洗衣机注塑模具,研制出国内第一套54厘米、64厘米彩电塑壳模具和国产第一套17厘米彩显塑壳模具,还有许多模具也是国内着例、首套,成为宁波模具业的龙头老大,打响了宁海模具品牌。宁海开始成为能够为一大批国内外主要家电、电子品牌生产模具的基地。   

九十年初,第一注塑模具厂在宁海模具行业中率先购买第一台CNC数控铣床,并为中国一汽制作PU保险杠模具。引领宁海汽车大型配件模具及数控机床技术的引进,从此CAD、CAE 和 CAM 在模具制造中得到推广应用,极大提高了我县模具的生产效率。宁海已经能够生产大型、高精度模具,并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宁海模具企业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步入大型精密模具的制造领域。模具工业的高速发展可给予制造业强有力的支撑,宁海模具工业产业也带动六大传统特色产业的崛起。

目前,世界各国模具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各方面的的挑战,中国虽然作为目前全球模具产值最大的模具工业大国,但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依赖出口以及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等一直是摆在中国模具工业面前的几大问题。而宁海作为中国模具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模具工业从初期铜匠艺人的摸索、学习借鉴,到现在的追赶,甚至引领,模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较强竞争力的模具企业,如双林、第一注塑、跃飞、大鹏、星火、震裕、方正等,有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宁海模具业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会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最终实现从模具大县到模具强县的转变。

66年来,宁海模具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宁海工业因模具而起,因模具而兴;宁海模具人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来源于农耕文明时期的四大发明和庖丁、鲁班等优秀工匠文化的传承,来源于老一辈铜匠的匠人匠心,源远流长。匠心无涯的宁海模具人,熔古铸今,在浙东这块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土地上,穿风尘走日月,携着五匠的情怀,揣着不变的匠心,将宁海智造的歌音,一直咏唱到永远。

作者简介

葛宁贵 

葛宁贵,1963年出生,大专文化,80~90年代在机关,企业工作,闲时撰点民间故事,偶尔在报上刊些小文,后辞职经商。

□编辑:白色花
□图片:葛宁贵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