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天然橡胶生产成本计算

 禁忌石 2023-05-11 发布于浙江

最近橡胶价格跌跌不休,不少人问橡胶的生产成本价是多少。理论上讲,低于生产成本价买入做多具有很强的安全边际,商品可能一段时间内低于生产成本价,但不可能长期低于生产的成本价,赔钱的买卖肯定长远不了。今天给大家计算下国内天然橡胶的生产成本价到底是多少?

天然橡胶生产成本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

一是橡胶种植成本;

二是割胶人工成本;

三是加工运输成本。

由于种植相关成本和割胶人工成本的浮动性和区域差异性较大,这里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数据,只能是大概的范围。

种植成本

天然橡胶种植及相关成本投入主要包括土地、苗木分摊、化肥农药、工具、人工管理等费用。

文章图片1

我们可以对橡胶种植生产过程中相关投入费用进行估算(因地区和生产主体差异,土地成本及相关科目投入会略有不同)。 由上表可知,每年橡胶树的平均种植成本为425元/亩。对于一些民营胶园来讲,考虑到贷款资金的利息因素,其生产成本会略高一些,而胶农自有家庭式小胶园的土地及相关投入成本会相对低一些,最低甚至可到300元/亩以下。

天然橡胶种植成本换算。由于橡胶树是多年生树种,其成本构成弹性极大,比如,肥料和农药可以不施或少施,胶园护理等投入也可以减少。此外,由于单产的地区性差异比较明显,投入产出比不尽相同。海南胶园平均单产不足80公斤/亩,而云南胶园平均单产可达105公斤/亩。考虑到各地实际产出情况,基于单位重量换算的生产成本差异也较大。此处根据每亩物料成本与亩产量,计算出每吨天胶物料投入成本。

文章图片2

假设海南、云南年均投入成本均为425元/亩,产出分别为75公斤/亩和105公斤/亩,由此换算的海南天然橡胶种植成本为5667元/吨,云南天然橡胶种植成本为4048元/吨。

割胶人工成本

割胶人工成本占据了橡胶成本的大半部分。除一些家庭式小微胶园由胶农自主割胶外,中等规模以上的胶园一般都采取雇佣工人割胶的模式,一般割胶分成比例是五五和六四。由于这部分成本和胶水价格直接挂钩,所以割胶人工成本的浮动性较高。以当前12元/公斤的胶水折干胶价格来计算,每吨干胶中分给割胶工人的成本在6000—7200元/吨。

工人割胶意愿分析。割胶成本在橡胶成本中占据大半部分,因此当胶价大幅下挫时,割胶人工资首先受到影响。当胶价低于一定水平,割胶工人收入缩水,割胶意愿急剧下降。此时,产业转移或外出打工的可能性增大。根据目前的胶价水平,我们可以估算出割胶工人的收入情况。

以云南为例,每亩33株橡胶树,单产平均105公斤/亩,每个工人负责750株,三天一刀,一个割胶工人一年的割胶总量为2.39吨,而割胶分成比例一般在五五和六四,这里按六四分成,胶水折干胶价以12元/公斤来计算,其可得收入为12×1000×2.39×60%=17208(元/年),折1434元/月。考虑到一年割胶时间为8个月,因此割胶期内的平均收入为2151元/月。

以海南为例,每亩33株橡胶树,单产平均75公斤/亩,每个工人负责1000株,三天一刀,一个割胶工人一年的割胶总量为2.27吨,割胶分成比例也按六四分成,胶水折干胶价以12元/公斤来计算,其胶农可得收入为12×1000×2.27×60%=16344(元/年),折1362元/月。同样,一年割胶时间按8个月计,割胶期内的平均收入为2043元/月。

对于自有胶园的胶农来说,胶水销售收入全部为己所有,且由于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相同割胶量的情况下,其弃割转业的临界点较低。假设胶农种植成本为300元/亩,海南、云南亩产分别为75公斤/亩和105公斤/亩,那么单位重量种植成本分别为4000元/吨和2857元/吨。假设胶农自有胶林面积与一般割胶工人负责割胶面积(工作量)相同,即海南30.3亩折1000株,云南22.73亩折750株,那么以海南、云南两地平均工资性收入水平计算的割胶成本分别为6948元/吨和5585元/吨。两项成本再加上1500元/吨的加工费用后,胶农弃割转业的临界成本为分别为海南12448元/吨、云南9942元/吨。

加工运输费用

新鲜胶水收割后,会加氨保存,以防止凝固。之后,经过胶水收购点(二盘商)送往橡胶加工厂。原料胶水被送到加工厂以后,要经过凝固、压皱、造粒、干燥、称重打包等一系列加工过程(不同胶种生产工艺有所不同)。考虑到工厂设备、电力、人工、管理、财务等成本,再加上部分运输费用,这部分成本约在1200-1500元/吨。

综合计算

以目前产区12元/公斤的胶水折干胶价格13500元/吨来计算,割胶的人工成本在6000—7200元/吨,这里取最大数值7200元/吨。假设海南、云南种植成本均为425元/亩,那么生产成本情况分别为:

海南生产成本=5667+7200+1500=14367(元/吨)

云南生产成本=4048+7200+1500=12748(元/吨),

理论上来说,当胶水收入-人工成本<种植投入等前期成本时,种植亏损,胶农或胶园主种植意愿将会降低。但橡胶树是多年生植物,其生长和生产周期较长,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一般不会因为短期胶价过低而轻易弃割或砍伐胶林,特别是对于中等规模胶园和农垦集团来说,更是如此。

种植效益不佳的时候,胶园主往往会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其一,降低种植上的成本投入。其二,降低割胶频率。其三,惜售。他们会将原料转为库存,储存一段时间。但是,储存条件等因素会影响产品质量,储存过后的原料胶只能做成标二胶,其售价较全乳胶略低。其四,翻种或改种。这主要是针对胶龄较大或新种的橡胶树,一般胶龄在35年以上和3年以下,而对于正值高产阶段的橡胶树,是不会轻易砍伐的。此外,橡胶树多种植在山坡和荒地,可替代种植的作物较少,改种短期内对胶水供应量的影响有限。不过,如果持续长时间亏损,或者亏损局面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当胶水收入不足以弥补割胶成本时,那么主动弃割或砍伐胶林的情况就会大面积发生。粗略估计,这一价格水平可能要在10000元/吨以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