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甘宏大/淡忘的票证

 潇湘原创之家 2023-05-11 发布于湖南

淡忘的票证


作者:甘宏大

用票证购物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那是一个充满苦涩而贫穷的岁月。去商店购物(当时农村的商店叫做供销合作社,也叫供销社),除了付钱,必须出示购物的票证,方可买回自己想要的东西。

买副食品要粮票;扯布做衣服要布票;买洗衣用的肥皂要肥皂票;那时的农村普遍没有用上电,晚上点灯用的煤油要煤油票;逢年过节每人才发放四两或半斤(十六两一斤的老称)肉票,每人一斤的日子从未有过,买肉还要很早去排队购买,迟了就没有买了。一个公社(相当如今的镇)只有一两个肉食店,一个肉食店一个早晨难杀一头猪。

粮票,布票,肥皂票,煤油票,肉票等这些票证都是按人按月或按年非常有限的发放,票证被人们视为珍贵的东西,如若丢失了,那你就无法购买到生活中的东西。

我记得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天还只有蒙蒙亮,母亲将我从床上叫起来,让我去离家四五里远的肉食店排队买肉,交给我两块钱(当时的猪肉七毛钱一斤)和两斤刚由公社发放的肉票,排了三四个钟头的队,当轮到我的面前时,我急忙掏钱掏肉票,两块钱在,肉票却不在了。一时懵了,翻遍了整个口袋,那小小的只有半寸宽寸把长的薄薄的纸片,怎么也找不到,我吓出了一身冷汗。真不知是在去肉食店的路上还在排队的时候,将肉票给弄丢了……那年,我家过年就没有呷上猪肉。

我记得,读初中时,在一个星期日的下午,和班上的一个同学刘伟龙去逛街。走在三井头饮食店门前时,他说,我们进店去呷一碗面吧。我说,呷一碗的钱,倒还有,但我没有粮票,不能陪你一块呷。

当时,一碗面条得二两粮票。

刘伟龙说,他的妈妈在这家饮食店当营业员,去开个后门,没有多大的关系……这是我进城读书第一次进饮食店,第一次呷上饮食店的面条,当时是多么地开心。

……

在那个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都要凭票供应。

一九七二年,我结婚的时候,会同爱人去县城逛了一下,她望着摆在商场闪光发亮的缝纫机,半天也不想走开。我当然知道,她是想要一台,但没有供应票。农村也根本没有这种供应票,只有城市居民才有少量的供应证,而且少得可怜,要通过很多的关系才能弄到一部单车或一台缝纫机或一只手表的供应证。作为农村人是没有办法的,只能望洋兴叹了。

一九七九年以后,“第二货币”布票、肉票、粮票等购物票证陆续告别了百姓的生活,告别了历史,票证消失了,贫穷与落后也随着票证的消失而消失。

为了满足妻子的多年心愿,我舍命呷阿坨鱼,给她买了一台上海牌缝纫机和一块上海牌女式手表,也为自己买了辆永久牌自行车,作为结婚的后补……

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来票证的年代和那些经过我们手中的票证渐渐被淡忘。我们的下一代更不知道“粮票”“布票”“肉票”是啥东西。现在的年轻人,到商场购物都不想移动身子,在家里点开电脑或手机,轻轻地点击一下,通过物流,通过快递小哥就将自己心仪的物品购回了家。

我的子女们也是这样。是时代给予了他们高尚的享受。

我常常望着子女们轻松在网上购物时,感叹生活幸福甜美的同时,在心里不由得不串起那一张张小小的布票、粮票、肉票的遐想。

作者简介

甘宏大,汨罗白水人,现住岳阳市,虽年近八十,视文学如初恋,间或有文字见于报刊和网络。长篇小说《沸腾的山村》即将出版。

图片: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