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高怀先生随笔:社会学识,民间故事

 易海圣峰 2023-05-11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图片

土默特之声欢迎您

图片

“长按关注土默特之声”有意外惊喜

图片

社会学识,民间故事

    过个大年,糊涂半年,正且醒悟,又一个大年。这大年过的多了,有好处。好处在于社会见识渐长,可以促使人生记忆回想起民间生出的诸多风情故事。把增长的见识,记忆的故事,挑拣几则,写写,权且当作一年的作业,亦或作为见闻社会的某种角度的收获,发出去任人评说;存起来,留作纪念,自己看看。回想曾经,解闷当下,也是一件人生乐事。

    癸卯年伊始,打破近几年的规矩,红红火火过了个传统色彩的人间烟火大年。红红火火过大年,过的是气氛,要的盼的也是气氛。气氛里深藏着、流露着的是辞旧迎新的喜悦、色彩、忙乱。妆点色彩的氛围里,一大包情趣散落撒满人间,包里撒出的都是“杀猪宰羊,备办年货、对联、烟火炮仗、打酒买烟、纸糊灯笼、娃娃除夕夜跑大年、团圆共话、围坐炕头饱享年夜饺子、笼发旺火、响炮仗、接神、拜大年、娃娃讨要压岁钱、迎喜神、走亲访友、闹红火,看红火”。

    今年新春伊始,为过大年添彩增祥的幸事,还有春节日子里,日思夜想地盼来一场去冬今春唯一的迎新春吉祥如意的人间瑞雪。

    过大年,赏瑞雪之余,在一个正月里便是闲暇有思,不免想起几则社会见识、民间故事,作录记,供闲聊。

一,分不清的“连双岁”与“分二年”,唯有读懂的是红红火火过大年

    传统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与近代“子时,三更分二年”,都是旺火、焰火、炮仗组合,天地通明,辞旧迎新。

    笼旺火,点炮仗,传统观念的“接神”,辞旧迎新的出彩方式,在土默川上可谓历史悠久。自上世纪“四清运动”,“文革时期”,直至近几年,这些活动时起时落,有所冷淡,却有还原。

    癸卯年春节,又开始红火开来。接地气,重见人间烟火,还愿庶民所想。

    除旧迎新,在时间节点上现代与传统有所不同,于是出现了“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与“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的纷争。纷争过后便产生传说,形成故事。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辞旧迎新的时辰节点在五更。元日始点,时在天明五鼓。五鼓、五更天即元日晨三点至五点,这个时辰开始,民间点燃发旺火,响炮接神,便以此为结点,前后分二年,前为旧岁,后为新元;

    “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除夕夜十一点至元日凌晨一点,是除夕的三更半夜,更是辞旧迎新,元日的子时凌晨开始。此时点燃发旺火,焰火升空,炮仗惊天动地,显示新元当值,旧岁已辞。

    这就出现“连双岁,分二年”结点落脚定位在“五更”,还是“三更”的分歧。还存在一个“三更与五更”从辞旧迎新的角度定位,可定为归位除夕夜的时辰,还是新元晨的开始。这里边的学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图片

   辞旧迎新笼旺火。本人所见,历经若干不同时期,可谓小有沧桑,大有趣味。

    上世纪“四清运动”时,提倡破除迷信,曾推行不笼旺火;“文革”时期,“铺天盖地”破“四旧”,禁止笼旺火;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市里防止空气污染,临近春节之时,通知旗县区,春节禁止笼旺火。有一年通知下发,旗县区委、政府,书记、旗县区长犯愁。愁在民间已根深蒂固地形成传统文化历史惯性,民间已作备办,眼看过节,怎么制止,成为一大难题。正在无计可施之际,市委通知旗县区委书记、旗县区长列席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会上,市长冯士亮突然提出旺火一事,开诚布公地讲:“人们忙了一年,盼来笼个旺火,红红火火过个大年,就这么一点趣味。市里不让笼旺火,这不合民意,快别卡了,让他们笼就笼个哇!”冯市长这么一讲,旗县区参会的书记、旗县区长松绑了,皆大欢喜;近几年,加强环境保护,严防污染环境,市里连续几年不让城里笼旺火、响炮、燃放焰火。市民的年过得少了生气,缺了喜气。今年春节,值疫情期间,送瘟神,纸船明烛照天烧,还愿了笼旺火、放焰火、响炮仗。节日如此活动,接地气,恢复人间烟火,万民庆贺,同样凭添了红红火火辞旧迎新的庄重、大气、喜乐氛围。传统文化大有文明光彩照人面世的根基与活力。

图片

    五更分二年,三更分二年,不同历史时期的历法学问与时代发展变化,各有来处,各显潮流。看来只要是过大年,只要有红红火火就是过好大年的象征、前奏。

二,对联春秋事

    岁岁除夕到,对联作桃符,民间十分讲究,祈愿对联祥言吉语保佑阖家大小人新年吉祥如意,福寿安康,遇事通顺,美好光景与日俱增。于是有了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名诗名言传世。

图片

    农村家家户户的对联,皆在显示图个吉利,祈盼诸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于是进门面对的大红柜上方墙面,挂起“福星、禄星、寿星”三星图。三星图神像上方横批为“福禄祯祥”;竖联,上联为“福随天运循环转”;下联为“财遂春风次第来”。三星图对正灶台上方,供俸一家之主的灶王爷彩印神像,神像两边竖联,上联:上天言好事;下联: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灶王爷背后窗外立柱前,供奉天地爷神位,对联:横批“天清地宁”;竖联:上联书写“天得一以清”;下联书写“地得一以宁”。家门外门框对联,多见: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春满乾坤福满门”。窗框多见勉励勤俭过光景的对联,如:细米细面任做作;一针一线巧对答。还有祝福对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励志对联,如:劳动门第春常在;勤俭人家庆有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人处世之道,对联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文革”期间,对联内容不再是诸如吉祥如意,福禄祯祥类型的内容了,对联应时延革,改为毛主席诗词了,写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名为对联,实为诗词。

写对联,买对联,贴对联。

    传统对联事,“买红纸裁好;买墨汁砚好;毛笔手工写好,应时用浆糊在门、窗、墙上贴好”。现在方便多了,上街买统一印制,流水线加工生产制作好的对联,回家贴好,便万事大吉。

贴对联,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才发现大有学问。传统贴对联规则与现实新文化对应,有冲突,令人费解,忧疑下手。

    传统对联,上下联竖写,横批从右往左写。贴对联,面对门口、窗框,右手为上联,左手为下联。分别上下联,以横批写法走向为参照。

    现实对联,书写规矩不尽传统。横批写法走向,由左向右写。这样便出现上下联难区分,于是贴对联给出三种指导方式。

一是,横批由右向左写读,贴对联面对门户,则竖联右手联为上,左手联为下;

二是,横批由左向右写读,于是有了竖联上下联如何定位的疑问。

    一种说法,横批管横批,竖联管竖联。不管横批由右向左写读,还是由左向右写读,竖联不能变,依然是右手联为上联,左手联为下联;

另种说法,传统做法变了,与时俱进,对联如何贴,看横批。横批从右往左写读,则竖联右手为上,左手为下。横批从左向右读,则竖联左手为上,右手为下。

    贴对联,有传统、风俗、时代说法之分,长知识。

    贴对联,传统观念里,还有吉日良辰一说。查百度,兑年限,吉日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除夕,甚至还有元日上午;良辰分上午、下午、从早到晚一天之说。

    对联延革有文化,演变史里出学问。

三,雪“识”辨学问

     一冬无雪天,癸卯年新春突降一场算得上冬春两季的珍贵大雪,雪花漫天飞舞,大地银装素裹,还是在新春里下雪,好一片茫茫都不见。于是引人费思地继续想到对雪与时雪的认识产生出学问。

     一场大雪,净化节日空气,覆盖尘土,洗涤阻挡病毒气溶胶传播,平衡季节气温,壮旷天地,万里雪飘呼应着尚未融化的千里冰封。给人间送来一种神圣的自然间舞玉龙平天下的苍茫感。

    对不同时间下雪如何称谓,便有了雪,瑞雪,春雪,座冬雪,暴雪,雪灾,陸月雪的诸多带有民间色彩学问的不同雪名和想象。这些不同雪名里,因为传统延续着不同民间学问,所以引伸出“瑞雪兆丰年、春雪背满沟,十年九不收、正月十五雪打灯,今年必定好收成,暴雪成灾”的因果验证。

雪。冷暖空气兑流的产物。从深秋开始,历经寒冬,至开春,只要阴云密布,东风西顺,土默川、大青山、甚至大后山连接大草原,容易下雪。下雪天,也许是飘雪、阵雪、小雪、中雪或者大雪,甚至暴雪成灾。这些现象,都是产生出雪名概念。

图片

    瑞雪。人间对雪的祈盼、寄托着祥瑞美好寓意的称呼。

    座冬雪。十月(农历)的雪,赛如铁。原因,农历十月天气尚微暖,一旦天降大雪,暖陽照射,雪表层浅浅溶化后,到下午四点左右气候变冷,雪地表层冻结成冰,形成气候降温,刮风吹不动野外雪层,便习惯上称为座冬雪,一个冬天融化不掉,引起气下降。这种现象,给人间留住天寒地冻,  民间总结为“十月雪,赛如铁”。

    春雪。立春以后下雪,便是春雪。

    暴雪。特大之雪。

    雪灾。下雪成灾,草原冻死、饿死牛、马、羊;农区雪层厚积压坏蔬菜、瓜果种植大棚棚顶,冻坏大棚瓜果蔬菜。

    发生雪灾现象,一般发生在立春后地气上升与冷空气相遇之际,形成暴雪成灾。雪灾受害者首先是牧区;其次是设施大棚种植农业区。

    曾记得大概是一九七六年春,牧区遭遇特大雪灾,冻死牛、马、羊无数。其时我在内蒙古工学院上学,整个一学期从开学到放暑假,天天吃的是马肉烩菜、调上玉米面或高粱面钢丝面,就上窝窝头。那时,老干部浩凡在工学院任革委会副主任,学生们一看到浩凡副主任走进大饭厅,便高兴地议论着,“浩主任进食堂了,肯定又要改善伙食。”结果是又一顿马肉烩菜钢丝面。“香骡子臭马”,尽管马肉不好吃,但毕竟是肉,那个时期上学,学校里能吃上肉,是烧了高香的,吃上总比吃不上好。

   六月雪。这是民间传说,出自戏剧”窦娥冤”,是一桩冤案。农历六月天出斩窦娥时,突然天降大雪,显应冤情。但现实中天地无常,农历六月天降雪现象有之,不足为奇。

    瑞雪兆丰年。天降大雪,显瑞气兆人间,必然预兆年景丰收。祥言吉语,美好愿望寄托。

图片

   春雪背满沟,十年九不收。这是民间实践积累,意为春天雪多雪大之年,雪下多厚,土壤会干多深,当年是旱年。这类年景,十年春雪大,会有九年遭旱灾,粮食歉收。

    正月十五雪打灯,今年必定好收成。意指正月十五天降雪,本年定是丰收年。

   但正月十五一般都在立春之后,下雪便是春雪,与“春雪背满沟,十年九不收”说法相冲。

   瑞雪兆丰年、春雪背满沟,十年九不收、正月十五雪打灯,今年必定好收成。有祈愿,有知识积累,有实践佐证。哪个能说清道白?

   雪中藏”学问”,”学问”难辨雪难”识”。

四,一语含“三关”

    一九八一年,土默川大地多灾多难。灾难在于洪水猛兽,淹没庄户,冲坏道路。到国庆过后,黄河水还在暴涨,土右旗交通局的干部职工驻温布壕村,守护黄河河堤。

    时到十一月份的一天,我和纳林商定,有要事相办,需要明天一早骑摩托车去托克托县一趟。人算不如天算,定好天明出发赶路,夜里却突然天降大雪。天明看到一夜大雪,天地茫茫,银妆素裹,尽管心生却意,但办事要紧,纳林驾驶摩托车,我坐后座,就这样还是出发了。走出萨拉齐后沿通往托克托县公路行进。那时萨拉齐通往托克托县城关镇的路面是砂石路,大雪覆盖路面,洪水断断续续冲垮的道路,行车十分困难。纳林骑技高,看不清路面,就沿着公路两侧在被风吹出的路边黑印土埂上走。

    两人在下午将近四点钟到达托克托县城关镇北面,呼和浩特通往准格尔公路的苗家墚村附近。因第一次去托克托县,路径不熟,看到路东墚上有个院子,可能是公路饭馆,从饭馆走出一人,于是准备停车问路。车停下后,我急忙下车迎面拦住此人,看到他年令比我小,便开口问路。我说:“同志,麻烦问一下这儿到城关镇县城还有几里路?”此人随口便说:“这会儿不讲里了,讲丈了。”说罢便扬长而去。我心想,“不讲里,讲丈”,“扬长而去”。看来这就是民间常说的,需要用上“出门三辈小”的口气?又想起刚才此人说的“不讲里,讲丈了”,顿时心悟。”不讲里,讲丈”,一语三关,“里,理,礼”。”里”是距离;”理”指道理;“礼”说礼貌。

    民间有高手,民间藏知识,民间出故事,一句话让你回味“三关”,不服不行。举一反三,坐在办公室看到的都是问题;走到民间遇到的都是办法。办法超越文化界限,便是生成了知识。这就是延伸地讲,拓展地想:三天学个买卖人,一辈子学不会个庄户人。这就让庄户人用“四两拨千斤”的知,随口答话,却又回味无穷,让民间知识玩儿你一把。

五,弄巧成拙,一语破“天机”

    教育工作艰辛,教师职业刻苦,

    民办教师期盼转正,含辛茹苦,望断秋水。从青年到为人父,再到身价当爷爷,仍然坚守着“吃苦就是进补,长的是能量”的信念,还是民办教师。这样的情形,好多民办教师直到上世纪未,依旧坚守大有作为的岗位,岗位上依然充满信念,大有人在。

    民办教师,人这一生走过的路,山一程,水一程。教学岗位上走过“山山水水”,回头看,都是生计、事业、工作、生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走过留下的都是印记里的记忆,记忆里讲述回忆里,都是朝朝暮暮,路程成为故事。

    老来回归自主,回头看,都是一串脚印留下的桩桩件件。这一串串脚印,都是令人回味无穷,或许引发失笑的历程。历程不多不少,却都有年代产生出来的年代因由。

    民办教师,岗位待遇每日十分工,约值五、六毛钱,另加每月七元补贴。分田到户时,生产队解体,自家分地种,于是边教书,边种地,十分工没有了,每月七元钱补贴还在。好多小伙子任教,教师岗位上摸爬滚打二三十年。娶妻生子,升任爷爷辈了,还是民办教师。整日子里盼望转正,“南望王师又一年”,一年一年地静待“出头之日”降临幸运。

    熬燃岁月光荫之时,每遇转正指标下达,个个求之不得,跃跃欲试,争先恐后抓机会,愁眉苦脸跑路子,哀哀苦求觅幸运。

事难成,难在“僧多粥少”,指标下拨少,需转正人数多,便要按教令凭业绩论资排辈外加民意测评。

    每当转正指标下达,教育局要定方案,民办教师要出纷争。纷争起处必有相互“检举告状”,告状内容虚假真实一起上。告状信乱发,一色水匿名。过去的工作原则老习惯,只要看到告状信,便对被告不加可否,一律决定,“这次暂不考虑,以后弄清事实真相再说吧。”有的教师,因有人对其教令问题引起检举,便三次五次,甚至十次八次地误过转正机会,苦等二三十年,次次无奈,老泪纵横,育人依旧。

图片

    下面乱象,局里摸不清头脑。慢慢了解实情,究其原因,主要是相互不服,竟争攀比,有意相互间打压;村里村情风气不正,家族矛盾,相互斗争,诬告搅和;民办教师自身作假,私改教令;业绩不佳,引起反映等等问题。其中家族斗争,相互眼红,是一大重点。

    有一年,上面对旗县下达了民办教师转正指标后,某校有一近三十年教龄的民办教师本应符合转正资格。在办理转正手续过程中,教育局上自局长,下至股、室,人人收到检举揭发匿名信件,反应该教师是“黑民办”,不是正式民为教师,教令有间断。

    匿名检举信发出后,过了几天,三四个告状村民干脆找到教育局,要面见局长,当面揭发该教师“黑民办”身份问题和教令间断问题。

   检举者来到教育局,局长外出,一位副局长出面接待时,问来者反映什么问题?来人说:“XⅩX有黑民办教令,教令还存在间断问题,不够转正资格,我们来当面向教育局反映,不能让他转正!”副局长听了来意后,说:“你们去西边人秘股大办公室把要反映的问题写成材料再给我马上送过来,我看看。”

    过了一会儿,几个人把写好的材料交给副局长过目。副局长看了材料后,随手从抽屉男拿出一个信件说:“前几天收到一封匿名信,也是反映这位教师的转正问题,你们看是不是你们写的。如果是,你们在信件签上名,好调查定性后再作存档。”这几个人一看信件,连忙说:“就是我们写的。”随即在信上签名后交给副局长。副局长拿住材料和信件一看便说:“你们听好了,我在这儿把信件和材料反映的问题对比的念一遍,咱们再商量如何处理问题。”来人急忙说:“行,听你的,就这么办。”

     副局长将反映的材料和信件分别宣读了一遍后,接着说:“你们反映的问题,材料和信件中的事实不相符,口径对不上口。黑民办年限问题,民办教师教令间断年限和间断时间,材料与信件的讲述也对不上口径,究竟以信件为准,还是材料为准?你们想想看反映的事实是否真实准确?这个教师的转正问题已经多次因下面检举告状而取消资格了,你们的意见,这次应该怎么结案?”检举者听副局长这样一说,大概想到刚才写的材料与以前信件内容相矛盾,大有”泄露不可告人的天机”之嫌,便表现得无力争辩,哑口无言。

    副局长随即又接着说:“看来这件事可以立案,当作案件处理吧。你们等等,我现在给公安局打电话,让刑警队来人领你们去公安局把来意说清楚,让他们立案侦破。如这个教师自己私造档案,弄虚作假,那教育局取消他的民办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如你们有意捏造事实,有诬告行为,那公安局会按照法律规定的诬告罪名对你们进行刑事拘留或以诬告罪判刑坐牢。”几位来访检举人听到这么一说,马上醒悟过来了,急忙说:“不要给公安局打电话了,我们不告了。”随即抬腿出门,溜之乎也。

    这位民办教师经局里用这样一种“识破真相的”偶然普通考问方式还原了其自身的教令真相,当年圆了煎熬、等待、盼望已久的转正“梦”。

   这件事,可以说明,天道循环,善恶有报;弄巧成拙,自搬石头自砸脚,自道破“天机”。劝世人,做善事己不知,自有天知地知;积阴德有公论,莫望你论他论。

六,瓜地游戏生故事

   农村人,人人都有曾经童年,童年里也要寻找乐趣,在童性捣乱中生出故事。于是听老辈人讲故事,自己造型故事,这些人生过往,少不了,差不下。

    土默川上的农村人,回想当年,最大的童趣,少不了发生在瓜季,瓜季里的瓜地。

    童年里,在七、八岁,八、九岁的时候,每到瓜季,便要缠绵问道老辈人的童年瓜季有过什么故事,老辈人便会兴高采烈地说起童年里在瓜地与看瓜的同令弟兄间玩起“偷瓜游戏”,说得津津有味,我们听的心痒难耐。于是乎把老辈人“偷瓜”趣事成了扎堆混耍的笑料,把笑料演化成我们童年里曾经有过的行动。

    我们一位大爷级别的老辈人给我讲他们童年里在同令小弟兄瓜地里混耍“偷瓜游戏”故事。

    我们村南有个地名叫”四十五亩地”的耕地里,本族大爷有一年种了瓜,瓜熟了,同令小弟兄心痒难耐地想吃瓜,除去白日里串瓜地吃瓜外,想到夜里起起哄,几人合伙去偷瓜。

    一天夜里,在半夜三更时,几人结伴摸黑向瓜地走去。到了瓜地边上,便看到瓜房的麻油灯还明着,看瓜人未睡觉了。于是几人伏在暗处,等待看瓜人入睡后才好下手。

     看瓜人约摸时辰不早了,偷瓜的不会来了,于是领着看瓜地的狗,在瓜地转一圈,回到瓜房门口,唱开曲子:“烂羊皮盖屁股,哪有心事唱曲子。”连唱几句后,对着狗大声喊:“叭儿,嗖!”狗“嗡嗡嗡”叫上一阵后,看瓜人便自言自语地说道:“今儿黑夜偷瓜的不来了,睡觉哇。”回瓜房,躺在小炕上,煽熄灯,睡觉了。

图片

    看瓜人这么一睡,偷瓜人便悄悄地爬进瓜地,把单裤脱下,用豆蔓把两个裤腿挣好准备装瓜,尔后开始摘瓜装瓜。裤子里装满瓜了,便悄声商量撤退。于是几个人站起来,拔腿就跑。这一跑,惊动了瓜地的狗,开始照着人跑的方向乱叫唤一阵子。看瓜人跑出瓜房时,偷瓜的小弟兄早已跑得毫无踪影。

    又有一次,实实地在夜半瓜地里与看瓜人玩起游戏。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夜里,小弟兄们商量着,今天看见“土地地”瓜地里看瓜人割羊肉了,肯定黑夜吃饺子。咱们黑夜去偷瓜,顺手趁瓜房里煮饺子时,把饺子锅也端了,咱们既偷瓜,还要吃饺子。

    到了入夜时分,估摸着到了煮饺子的时候了,几个小弟兄悄悄向瓜地走去。走到瓜房,向里一看,看瓜人正在边烧火,边往锅里下饺子。约莫饺子快煮熟了,几个小弟兄在瓜房皮上咚咚乱敲几声,然后急忙向瓜房远处走去。看瓜人听到有人敲打房皮,便知道有人偷瓜来了。于是手里提着棍棒追了出来,四处张望。偷瓜人看到看瓜人出来了,便悄悄串进瓜房把饺子锅端出来走进就近高粱地,围着锅坐在地上,用高粱秆作筷子开始吃饺子。

    把饺子吃完了,将锅扣在地上,用树棍噹噹地敲打起来,然后走出高粱地,朝瓜地走去。看瓜人听到房皮有响动,出来追赶偷瓜人,找了半天没找到,回到瓜房一看,煮饺子锅也不在了,气得走出瓜房正在四处张望,忽然听到敲锅声,于是朝着声响处走进高粱地,寻找饺子锅。

    偷瓜人看到看瓜人走向高粱地,心想,找锅需要些时间了,趁他寻找饺子锅,赶快进瓜地摘瓜去。走进瓜地,脱下单裤,挣好裤腿,就往里装瓜,把瓜装满裤子,便开始撤退了。

    看瓜人找到饺子锅,一看饺子一个不剩,全让吃个干净。心想,一定是那几个灰猴干的,这也没办法,睡觉哇。

    这种偷瓜方式,村里人叫“戏耍耍”,现代话,叫“恶作剧”,方法行为艺术大可称为“瓜地里玩游戏”,同令小弟兄起混,干恨不咬牙。

混耍,胡害,瞎捣乱,是人之初童年时期的共性。八、九岁时,我们也心生妙幻,在生产队瓜地里捣乱,偷瓜。

    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上小学,放暑假,给生产队放牛、放马时,有一年三爷爷给队里看瓜地,我们一大早骑上马赶上牛,走到瓜地边,小牛倌、小马倌,悄悄分工,有照看牛马的,有爬着摸进瓜地偷瓜的。

    在村里,三爷爷住北大门院,我们住南大门院。三爷爷和爷爷同岁,比爷爷生月大,兄弟二人从小耍大,一辈子行善,为人处世本分实在,不多言不失语。

图片

    三爷爷家有木碗、木盘等蒙古奶食、炒米整套餐具,还有泥捏的大火盆。每到寒冬腊月,三奶奶把灶火里烧过的茭棍红火灰挖到火盆,烤火。于是,我每到寒冬日子里早饭过后,便跑到三爷爷家和三奶奶坐在小板凳上一块儿烤火。

    三爷爷从来不出远门,近七十岁时,还没有见过电灯。

    一九六三年,村里通电,家家安上电灯。给三爷爷家安上电灯时,灯泡亮了,三爷爷显得又高兴又奇怪,看着钉在仰层上的灯泡照在底座垫片上的黑影,感到奇怪,和在家里的人自言自语地说:“电灯还冒灯烟,看一阵儿功夫把仰层熏出黑印了。快煽熄哇!”于是拿起笤帚煽灯泡,煽了几下没煽熄。又问家里人:“这种灯怎了就煽不熄?”人们笑着对三爷爷说:“这和麻油灯、煤油灯不一样,不能煽,需要拉拉盒线,一拉线咯嘣响一声,灯就熄了,再拉响一声,灯又着了。”

    三爷爷听这么一说,试着拉了几次拉盒线,也学会了开灯,关灯。

    这就是时代造就的生活常识落差,这就是那个时期的老人。

    三爷爷给队里看瓜那年,也就是我们有生以来第一次跑到生产队瓜地里起哄偷瓜深有记忆的行动,留下了一个没有忘记的故事。

    这一大早刚刚摸爬进到瓜地,手里还没摘上两个香瓜,却被老远站在瓜房门口的三爷爷发现了,对着我们“呔”地一声喊,我们几个小伙伴扔下手里瓜,起身撒腿就跑,三爷爷在后面大声吆喝:“拿上,拿上,都拿上,不要丢了,丢了就作害了!”

    这就是善良的三爷爷。

    这些就是农村瓜季里延伸出来的瓜地游戏,游戏流传,于是生出来瓜季瓜地有故事。

    社会存学识,民间出故事。

云高怀

二〇二三年二月

图片

【作者简介】云高怀,蒙古族,一九四九年九月出生,土默特左旗小里素村人,政协乌海市原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