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你在没有花瓣的日子里更轻松的做设计~5000字总结~

 工业设计那点事 2023-05-11 发布于浙江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花瓣又维护了~

早上习惯性的打开花瓣,看一下今天是否需要更新一下资源库~然后就是这样了,对,它又要维护了~满怀期望的进来,一脸无奈的离开,哈哈哈

之前有设计师说过,关了花瓣像是断了灵感来源;花瓣维护+Behance被墙,很多设计师觉得很难过~觉得没了这些网站,图该怎么做呀~

其实对于没有做好造型要素积累的设计师来说,花瓣关不关和你画的好不好都没有关系,你说花瓣关了你没有参考图找不到灵感所以才画不好,其实花瓣想说:这个锅我不背


今天我就来和各位分享一下,为什么我觉得像花瓣这样的网站应该经常维护维护,让那些不知道做知识储备的设计师反省反省

分享的重点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和积累,即使花瓣关了对你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聪明的设计师小明说了:

那就把图全部下载下来保存在自己电脑里呗~哈哈

聪明~

然后设想一下两个场景(真实的场景):

  • 如果你是去面试,做方案时心里一慌,我去,忽然感觉我需要“灵感”,这时你会不会和面试你的人说:我能不能先上会花瓣网找找灵感呀?

  • 如果你是在国外和客户设计师探讨、修改方案,这时你会不会说:Sorry, I need more time to find some pictures for reference. I need HuaBan~

肯定不会啦,傻子才这么做~

第一,一切靠这种“灵感”做设计的设计师都是在耍流氓

第二,和客户确定方案的时间就那么点,大老远的从国内飞过来,然后当着领导的面你会说:不行,我没灵感做不出来?哈哈~你会这么做么?


2-我想让你改掉刷花瓣的坏习惯~

人的习惯是非常可怕的,习惯一旦形成也是非常难改变的,不管这个习惯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个观点大多数人应该都认同。习惯成自然,就像你每天到公司打开电脑刷花瓣一样,已经成为你工作开始的习惯~

书上说:想改变一个人的习惯,首先要让他心里认知到这个习惯的危害,然后他才会做出改变。

我说:我不信,哈哈,改变什么都可以,千万别想着去改变别人~

你信么?

信?不信?那看看我这篇文章能不能改掉你刷花瓣的坏习惯!

如果能改变你,那说明书上说的对,我错了~

如果不能,那我就对了

那我们继续往下看吧,看看读完这篇分享你会不会改变~


3-没有目的性刷花瓣的现象~

言归真正:在我眼里,多数设计师刷花瓣就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一起来看看你是不是这么过来的。早上8点,一大早到公司,打开电脑,打开花瓣,开始刷图~从头刷到尾,然后心里便展开了各种批判与欣赏,探索与分享:

  • 咦,NM这种图都有人采,这么烂的图~

  • 哇哦,这个图不错,快采集起来~

  • 哎呀,这个图还行,说不定以后能用到,采~

  • 我去,这种效果图都能画出来,NB,采~

  • 那谁,你看我采的这个图怎么样~

  • 咦,我去,怎么提醒说这个图采集过了,我采过么?

  • 嗯,这个人的产品画板不错,多采点~

  • 哎,WC,大家快看,这有张福利图~

  • 妹的,不行了,好像没有更新了~好吧到此结束

  • 哈哈,采了好多,感觉自己又进步了一点~

肯定有人想说:你瞎扯淡,你怎么知道我怎么刷的。这是我观察半年之久得出的现象,原谅我没有及时制止你们 不然省出的时间你们可以多做好几个项目,多拿点项目奖的哈哈,这是玩笑啦,其实我不止一次和同事们说过,少刷花瓣,多做总结,归纳方法,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我这么清楚,一是这是我长时间观察的现象,其实我也比较感兴趣的是你们公司的设计师会不会也这么刷花瓣,观察一下后欢迎来交流,最最重要的是:之前我也是这样刷过来的哈哈哈(当然,这点不算论据)

所以经过上面这么一通乱刷乱采,哎呀,快9点多了,抓紧画画方案吧,今天还要看图呢,努力画到了10点多点,不行了,“我需要灵感”又开始折磨你了,没办法呀,就像烟瘾来了,忍不住怎么办,抽一支呗。需要灵感了怎么办?刷会花瓣呗~继续一通乱刷乱采,我NM,快到中午休息了。。。一上午就没画多少东西,净采集图片了。


4-这样刷花瓣的坏处~

如果你认真读完了上面这段半玩笑半真实的现象,并结合项目进展情况,你会深刻的发现这种漫无目的性的刷花瓣有几个典型的坏处:

  • 极度浪费时间;

  • 让你产生依赖;

  • 对你做项目并无太大帮助。

第一点,耽误时间这点,显然我没有做个广泛而具体的针对设计师群体的调研,所以不太清楚各位每天画图的时候需要刷多久时间?可能你没有留意过,1小时、2小时?天呢,一天才几个工作时间~愉快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像假期一样,不知不觉就过完了,刷花瓣也一样,不知不觉一天就刷掉了以小时为单位的时间,所以我才说他是极度浪费时间。

第二点和第三点我放在一起说,花瓣让你产生依赖,怪不得花瓣呀,这个依赖是你自己培养的自我心理安慰模式,觉得刷花瓣可以让你得到改进,最起码刷花瓣的时候心里是愉悦的,但是你会发现,刷不刷对你其实对你造型方案的改进并无太大的帮助(当然不否认肯定会有时候真的有那么个图你可以借鉴)。这里我是希望你能明白这个依赖性的缺陷在于:每次你碰到问题时,你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想着去寻找临时的运气。什么意思,比如你的设计风格诉求是新锋锐亦或是柔和极简,而你对这个风格把握不到位,你要做的是从根本上去理解这种风格背后形成的要素和最根本的处理方式,而不是去刷花瓣找参考图片。

所以一旦你养成了这种依赖性,你会很难在坚持去做一些设计研究,也很少有可能为了去探究根本而去研读有几百页的《符号学》这类的专业书籍,而这个依赖性会牵着你去刷网页找图片找灵感,是这样么?

这个危害有多严重?大家都明白,人很难从一个轻松、舒爽、愉悦的活动中(哪怕这种活动是没有意义的)跳出来,就如同抽烟、喝酒,大家都知道他的危害,包含我自己戒烟多次都未成功,就是这个现象。

但是首先你需要真真切切的明白这种刷网页的依赖性的危害,因为你不从中解脱出来你是不会悉心去研究你要从根本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逐步失去了打造积累个人知识体系的机会。所以对你的帮助也不会太大,当然可能一时会有帮助。

我想这样是为什么很多设计师觉得做设计很难的原因之一吧~另一方面讲,戒烟这么难,很多人也成功了,对于戒掉刷花瓣这个习惯对你来说应该很简单~


5-如何善用花瓣积累自己的知识点~

这一部分是重点!重点!重点!

被我说的好像花瓣没什么用了似得,不不不,它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花瓣还是很重要的,哈哈哈

当然,这不是自相矛盾,本篇分享的重要部分→我想分享的重点主要归纳为如下几点,:

  • 关键点一:采集的素材为何要备份到自己电脑的文件夹?

  • 关键点二:采集的素材该如何变化为自己的知识?

  • 关键点三:采集的素材该如何分类?

  • 关键点四:花少量时间来更新自己的素材库(知识库)


我们来一个一个分解:

关键点一:采集的素材为何要备份到自己电脑的文件夹?

难道备份到电脑上目的就是避免因为花瓣维护而导致你找不到“灵感图”哈哈,当然不是,不然不就是你从刷花瓣变成了刷电脑图片了么?

主要目的是保存到电脑上时做好图片素材的分类,这个分类一定是有一定目的性的,比如相同行业的产品、类似风格的产品、类似形面关系的产品、创意方法的概念图、相同造型手法的产品等等这些分类。

这样分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方便我们随时更新我们的资料库,每天刷花瓣10分钟搞定,看有无新产品,如有是符合哪个文件夹的,然后更新到这个文件里。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目的性一定是为了你去积累你自己的知识体系来服务的,所以我们引入第二个关键点→

关键点二:采集的素材该如何变化为自己的知识?

这里我想举个例子,看看我建议怎么去做从搜集→分析→要素总结→要素应用,这么一个全过程,首先我们寻找到了非常多的以圆(圆球体、椭圆球体、圆柱体等等)为基本形的产品,如下略图:

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很难逐一注明原作者,所以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会第一时间删除图片!感谢!

第一步工作存到电脑里之后,就是整理~我的习惯是整理成PPT文件的形式,PPT方便编辑,也方便图片的更换与优化,这样就方便了后续的及时补充,以及方便后续的复习!

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很难逐一注明原作者,所以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会第一时间删除图片!感谢!


第二步工作尝试去分析你搜集的产品,并归类总结。比如针对这类圆形产品的分析,我大致从上面几个页面做资料备份,你可以尝试不同的评价维度去区分图片,这样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太一样。看下面几个大图:

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很难逐一注明原作者,所以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会第一时间删除图片!感谢!


这时,我比较喜欢从多种维度分析归类图片,比如虽然都是圆形(圆球等),但是有一些可以传递出硬朗的感觉。比如都是分割,但是有一些节奏韵律把握的很好;而节奏韵律的运用如果处理不好又会增加产品形态的复杂度,所以这时也会思考一个问题:怎么处理节奏韵律,会让产品即简洁又不增加视觉复杂度?我觉得这是整理资料的重要意义之一,这个过程它会督促这你去思考一些问题。

做好这些分类及分析之后,需要做个总结性的文字描述,总结的内容可以有很多,比如下图我当时做的总结内容,然后你会发现,这是积累造型要素的方法和积累相应处理方法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为什么,因为每个点都是经过你认真思考的,都是经过你对比分析的:

我们还是来设想一下,如果下次恰巧你需要做一个以圆形为基本形的产品项目,而且项目的诉求也很简单:简洁柔和的节奏美~而以圆形为基本形的简洁柔和且带节奏美的产品经过上面的分析(如果你真的是沉下心来分析过),你会深刻的明白,这种产品该如何发散该如何设计,而且你也会基于其他的分析点让你的产品更出彩,比如对比性的融入,比如空间感的融入等等,因为这些东西已经从电脑里存储到你自己的大脑里了说到这应该比较清晰了,这时你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刷花瓣么?


第三步工作:为了不断的强化这种分析的结果,就需要不断的去重新阅读上一步中你总结出来的PPT分析资料,并且不断的去尝试运用这些结果去画草图、画方案练习,就如同学习英语单词一样,不断的去复习,你见的多了,用的多了就熟悉它了,学过英语的人现在还有不知道Hello什么意思么?因为Hello、Goodbye是大家说的最多的几个单词之一,如果你把一个句子:If you want to get your oral English better and better, you need to practise more and more.说个一千遍,记不住才怪呢 重点是:一旦你掌握if you want...you need to...这个句型后,你也就学好了千千万万个句子了,道理是相通的~

所以我们才会做各种各样的手绘练习,不要局限自己,空闲时期那张小纸随手一画都行,思考是重点!比如5分钟速写练习~


关键点三:采集的素材该如何分类?

素材的分类需要自己的习惯和目的性来分,比如我的大致框架如下:

然后有人会说了,这么多产品怎么可能一下整理的完,其实没人让你一次性整理完,但是,把你每天刷花瓣浪费的时间利用起来的话,很快就可以整理很多类目了~

然后比如关键词分类,举几个例子:

这些产用的关键词,可以参考上面我们做圆形产品的分析过程一样去积累你的知识,如果有机会,下一次我会分享一个案例,看看是怎么积累关键词知识而让你做设计更轻松的~


关键点四:花少量时间来更新自己的素材库(知识库)

相信我,等你上面的资料准备的越多,接下来你所需要画的时间就会越少,每天画几分钟扫一遍花瓣,如果有更新的图片,你只需要花一点点时间把他更新到比如上面圆形的PPT里即可,做个简单的更新~

这样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篇尾总结

其实我们最终的目的是逐步养成分析的习惯,并且尝试去提列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做到素材(知识)备份到自己的脑海中,才是自己的,当然有这么几点好处:

  • 节省时间、高效工作-(提升效率)

  • 快速积累造型知识-(造型手法汇总)

  • 有利于积累相应行业知识-(行业产品总结)

  • 有利于临场发挥-(面试、考研、工作均适用)

  • 增强自信心-(方法在手,吃穿不愁)


好了,文章写完了,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否帮助你去改变之前那种没有目的性刷花瓣的坏习惯~并且让你养成总结的习惯,进而做到远离花瓣后仍然能轻松的做设计呢?那我文底开个赞赏来试试 ,欢迎来交流~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