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场利润“杀手”:通过数据,评估增生性回肠炎如何偷走猪场利润

 昵称11840436 2023-05-11 发布于黑龙江

猪增生性回肠炎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胞内劳森菌,猪只感染后的发病表现主要为拉稀、瘦弱、便血、皮肤苍白、长速下降,易感猪群集中于30-140日龄架子猪;

在临床诊断与防治中,由于猪增生性回肠炎易与猪密螺旋体痢疾混淆,发病前期症状轻微,易被养猪人忽视;而发病后期肠道粘膜损伤加剧,治愈难度较大,且发病集中于长速很快的架子猪,所以对于猪场的隐性损失巨大;

对此,关于猪增生性回肠炎对于猪场的危害和防治方案,分享如下:


1、不同阶段猪只感染猪增生性回肠炎的情况:

日龄段

4周龄

6周龄

10周龄

14周龄

后备母猪

经产母猪

感染率

9.10%

18.3%

27.9%

37.9%

43.3%

54.6%

猪只感染增生性回肠炎,对于料肉比的影响可增加0.2左右(上升6.7%-33.3%),生长速度下降80克/天/头(下降8.9%-31.1%)

现阶段猪场流行的猪增生性回肠炎以慢性型为主(猪只排稀粪、炸毛、均匀度差);


2、猪只感染增生性回肠炎的症状讲解:

①急性型猪回肠炎:

4月龄以上架子猪多发,发生诱因与应激、转群有关,且膘情越好的猪只,急性型发生率越高,猪只症状特点:皮肤、黏膜发白无血色,肠道急性出血(粪便暗褐色、沥青状),突发死亡,且死亡率高;

②慢性型猪回肠炎:

保育后期、肥前期多发,猪只症状特点:

长速下降、炸毛、皮肤贫血发白、食欲减少、顽固性腹泻(粪便糊状或松软状)、同批次猪群均匀度差,回肠段粘膜增厚褶皱加深似水管,死亡率1-5%;

猪场利润“杀手”:通过数据,评估增生性回肠炎如何偷走猪场利润

猪只消瘦、均匀度差


3、猪增生性回肠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①猪回肠炎:回肠组织增生变厚、硬度增加(橡胶管),后期并发腹膜炎;

②猪回肠粘膜溃疡、附着纤维素样物质,注意与沙门氏菌副伤寒鉴别;

③猪肠腔内有凝固或凝固不全的血液(与猪密螺旋体痢疾鉴别);


4、猪增生性回肠炎治疗方案:

①肌注个体治疗:

泰乐菌素注射液15毫克/公斤×2次/天+维生素K或止血敏10毫克/公斤体重×1天/次;

②拌料群体治疗:

敏感药物可选择泰妙菌素、泰万菌素(大环内酯类)、泰乐菌素(大环内酯类)、金霉素(四环素类),治疗方案如:

金霉素400克/吨饲料+硫酸黏菌素200克/吨饲料+蒙脱石2kg/吨饲料;

保健日龄推荐在10-14周龄时加药提前预防;

③不同药物对胞内劳森菌的敏感度:

敏感度

药物

最小抑菌浓度mg/kg

细胞内

细胞外

高敏

金霉素

0.25-16

16-64

泰妙菌素

0.5

1-4

泰乐菌素

2

2-16

中度敏感

林可霉素

8-64

32-1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