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过世时,顺便带走这几样东西,是一个家庭的吉兆

 布衣粗食68 2023-05-11 发布于湖南

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人到最后,除了自己的身体,似乎什么都带不走。这是很常见的思维逻辑。

其实,老人过世的时候,是可以带走很多东西的,并且是非常彻底的。

若是老人想要让家庭变得吉利,子孙越来越兴旺,就要把以下几样东西带走,不要犹豫。也算是老人做的最后一件善事。

01

带走人世间的仇恨,留下亲人之间的温暖。

有的老人,在走不动的时候,告诉子女:“你的大姑,从小就欺负我们,一定要记住。”

扪心自问,记住对大姑的仇恨,有什么用呢?难不成,要子孙去找大姑,打击报复?想起来,都是很可怕的。

若是老人对邻居有矛盾,也要子孙牢记在心。等老人过世之后,和邻居打起来了,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一幕吗?

留下仇恨的老人,都是愚昧无知的。会让子孙很为难——报仇,就是互相伤害;不报仇,又没有遵照遗嘱,不够孝顺。

亲戚朋友之间有爱,人间有大爱。

如果你心中的仇恨,子孙不知道,那就不要说了,带到棺材里去,才是最好的安排;若是子孙早已知道,就告诉子孙,要学会宽容,主动去和解。

你还可以主动去和“有仇的人”走动,表达自己的歉意。你的大度,会让对方感动,从而子孙的生活环境中,少了一个“仇敌”,多了一份情感。

02

带走大部分的金钱,不让子孙争夺不休。

钱财是老人一生的成就体现,还是子孙后代生活的必需品。按理说,越多越好。

可是司马光却说了这样一句话:“:留财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留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再看司马光的子孙,他的两个亲生儿子,夭折了,接了侄子司马康,作为继承人。

司马康从小就读书,还参与了《资治通鉴》的编辑工作。为官期间,清正廉洁。

皇帝给司马康两千金,用于立碑,但是他却送还给朝廷。

从教育上来说,司马光是成功的。

人老了,对自己的金钱,要妥善处理,但是要记住一个原则,别什么都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不舍得帮助别人,留下大量的钱财。

金钱是儿女争执的焦点,也是家风败坏的根本。

能够留下一定的手尾钱,表示“代代有余”就行了,千万不要考虑子孙一生吃什么,做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其根本就在教育成功,赚钱能力突出,而不是家财无数。

03

带走心灵上的病痛,从此不再拖累子女。

人老了,常常生病,这是不能避免的。也有一些老人,卧病在床多年,需要子女照顾。

老人病得很痛苦,很久,就会唉声叹气,这是不可取的。

每天都叫苦子孙会觉得“愧疚”,也会被生活的负能量困住自己。

身体的病痛,会因为过世而彻底消除,但是心灵的病痛,却会在子孙的心中留下,形成无形的伤痕。

有句谚语说得好:“一针不补,十针难缝;有险不堵,成灾叫苦。”

我们要预测到痛苦带来的后果,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管身体多痛苦,都要笑着生活,给予生命更多的阳光。

在子女照顾自己的时候,应该表达感谢,就是照顾不周到,也要表示理解。

两代人之间的良好互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情况。毕竟,子孙也更加愿意照顾一个笑着活的老人。

04

带走忧伤的情债,这一生少了很多遗憾。

俗话说:“钱债易还,情债难还。”

人这一生,最怕的是情债在身,还与人纠缠不清。或者是人老了,对某个人,某件事,心心念念。

我的小外公,十几岁就去外地当兵,然后很少回来探亲。

小外公的子女,也从来没有来过家乡。

当小外公很老的时候,带着子女到家乡认祖归宗。

临走时,他说:“这是最后一次回乡了......”欲语泪先流,但是子孙也因此被感动。

现在,小外公过世了,但是他的子孙会和家乡的亲戚联系,通过网络平台,聊天。若有亲戚有困难,也会给予帮助。

另外,也有一些老人,年轻时谈了几次恋爱,后来没有结婚;或者结婚几次,留下了说不清的情感。需要在年迈的时候,自己去处理一番,千万不要纠缠不清。

还有亲戚、朋友之间的情债,若是形成了人脉关系,就传递给子孙;若是有仇恨,就应该及时了断。

一些麻烦的感情,最好不要留下来了,都带走了,子孙也是无事一身轻。

05

如何才能带走以上这些东西呢?请记住一句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在人生最后的时光,用慈悲的行为、善意的话,给子孙正能量的形象;不该说的,就沉默。毕竟,此刻的你,是家庭里的长辈,也在被子孙关照,家人之间的互动,也很频繁。

哲学家庄子奉行一个道理:“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妻子亡故时,他鼓盆而歌;他自己过世时,拒绝弟子们厚葬,形成了以天地为棺椁、日月为陪同的思想。

与其惧怕生死,哭哭啼啼,不如坦然面对一切,从容安排自己的暮年。

大部分的人,不能名垂青史,能够留住的,是自己的小家庭。因此,想尽办法,让家庭变好,是一生的功课。

人啊,被命运碾压过,还要懂时间的慈悲。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