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课时4.1 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 1.了解黑体与黑体辐射的概念。 2.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及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随波长的分布曲线。 3.了解普朗克提出的能量子的概念。 一、能量量子化 1.黑体辐射 (1)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2)维恩和瑞利的理论解释 ①建立理论的基础:依据热力学和电磁学的知识寻求黑体辐射的理论解释。 ②维恩公式:在短波区与实验非常接近,在长波区则与实验偏离很大。 ③瑞利公式:在长波区与实验基本一致,但在短波区与实验严重不符,由理论得出的荒谬结果被称为“紫外灾难”。 2.能量子 (1)普朗克的假设 组成黑体的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即能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作能量子。 (2)能量子公式 ε=h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 h=6.626×10-34J·s。(一般取h=6.63×10-34J·s) (3)能量的量子化 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或者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分立的。这种现象叫能量的量子化。 说明:黑体辐射的电磁波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跟黑体温度有关。 1.关于黑体与黑体辐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无关,只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情况有关 B.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电磁波的辐射强度将会增加 D.黑体辐射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2.在实验室或工厂的高温炉子上开一小孔,小孔可看作黑体,由小孔的热辐射特性,就可以确定炉内的温度。如图所示,就是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光波长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 B.在同一温度下,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辐射强度越大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所降低 D.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3.关于电磁振荡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达的最大侦察距离等于电磁波在雷达发射相邻两个脉冲的时间间隔内传播的距离 B.黑体可以吸收一切光,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黑体的热辐射实质上是电磁辐射 C.红外线有很强的穿透本领,医学上常用于透视人体,过强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的皮肤健康 D.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一定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也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 4.关于黑体及黑体辐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是真实存在的 B.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概念,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并由此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C.随着温度升高,黑体辐射的各波长的强度有些会增强,有些会减弱 D.黑体辐射无任何实验依据 5.关于对热辐射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 B.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电磁波越强 C.辐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D.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物体辐射电磁波的颜色 6.“测温枪”(学名“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具有响应快、非接触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它是根据黑体辐射规律设计出来的,能将接收到的人体热辐射转换成温度显示。若人体温度升高,则人体热辐射强度I及其极大值对应的波长λ的变化情况是( ) A.I减小,λ增大 B.I减小,λ减小 C.I增大,λ增大 D.I增大,λ减小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与温度有关 C.爱因斯坦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D.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 8.如图所示是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光波长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T2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C.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很好的解释了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小孔就成了一个黑体 9.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在同一温度下,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辐射强度越大 B.在同一温度下,辐射强度最大的电磁波波长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而是处在最大与最小波长之间 C.温度越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就越大 D.温度越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10.已知温度T1>T2,能正确反映黑体辐射规律的图像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画出了四种温度下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图象,从图象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B.只有波长短的辐射强度增加 C.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辐射强度仍然是随波长的增大而先增大再减小 12.关于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 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 13.关于热辐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般物体的热辐射强度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B.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所以黑体一定是黑的 C.一定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分布有一个极大值 D.温度升高时,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增大的方向移动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C.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总质量小于原核的质量 D.黑体辐射的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方向移动 (多选)15.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状及其温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微小变化。他们的出色工作被誉为是宇宙学研究进入精密科学时代的起点。下列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黑体谱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B.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黑体温度有关 C.黑体的热辐射实质上是电磁辐射 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关于黑体与黑体辐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无关,只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情况有关 B.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电磁波的辐射强度将会增加 D.黑体辐射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分析】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强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解答】解:A、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有关,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情况有关,但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故A错误; B、根据黑体的定义可知,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但并不是看起来是黑色的,故B错误; CD、根据量子化的理论,黑体辐射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电磁波的辐射强度将会增加,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C正确,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黑体和黑体辐射相关概念,此部分内容主要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累,难度不大。 2.在实验室或工厂的高温炉子上开一小孔,小孔可看作黑体,由小孔的热辐射特性,就可以确定炉内的温度。如图所示,就是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光波长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 B.在同一温度下,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辐射强度越大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所降低 D.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读图能力,由图可得出波长与辐射强度及温度之间的关系,黑体的辐射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波长及频率有关。 【解答】解:A.不同温度的物体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不同的,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的能量中,频率小的波越多,所以T1>T2,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同一温度下,辐射强度最大的电磁波波长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而是处在最大与最小波长之间,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黑体的辐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 D.有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同波长的光辐射强度都会增大,同时最大辐射强度向左侧移动,即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看起来考查较为高深的内容,但其实考查的是学生读图的能力,只要认真分析是较为容易的找出答案的。 3.关于电磁振荡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达的最大侦察距离等于电磁波在雷达发射相邻两个脉冲的时间间隔内传播的距离 B.黑体可以吸收一切光,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黑体的热辐射实质上是电磁辐射 C.红外线有很强的穿透本领,医学上常用于透视人体,过强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的皮肤健康 D.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一定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也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 【分析】雷达的最大侦察距离等于;根据普朗克能量子假设判断;根据电磁波的特点判断;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判断。 【解答】解:A、雷达的最大侦察距离应等于电磁波在雷达发射相邻两个脉冲的时间间隔内传播距离的一半,故A错误; B、黑体可以吸收一切光,黑体辐射本质上是电磁辐射,普朗克最早提出了能量子假说,他认为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是一个能量子,故B正确; C、X射线有很高的穿透本领,医学上常用于透视人体,红外线不能,过强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的皮肤有害,故C错误; D、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一定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电场,但均匀变化的磁场只能产生恒定电场,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雷达、黑体、电磁波谱以及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等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要重视课本,强化理解并熟练记忆。 4.关于黑体及黑体辐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是真实存在的 B.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概念,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并由此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C.随着温度升高,黑体辐射的各波长的强度有些会增强,有些会减弱 D.黑体辐射无任何实验依据 【分析】(1)黑体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并且不会有任何的反射与透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 (2)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得出结论:黑体辐射随着波长越短,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辐射的各波长强度都会增强。 【解答】解:A、黑体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并且不会有任何的反射与透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但能100%地吸收是理论上的,现实中没有可以对电磁波进行100%吸收的,故不是真实存在,故A错误。 B、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概念,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并由此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课本上介绍的。故B正确。 C、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得出结论:黑体辐射随着波长越短,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辐射的各波长强度都会增强。故C错误。 D、黑体辐射是有实验依据的,普朗克就是把他的理论与实验数据做的对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黑体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黑体辐射的特点,要多看书,注意掌握黑体辐射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5.关于对热辐射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 B.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电磁波越强 C.辐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D.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物体辐射电磁波的颜色 【分析】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电磁波,辐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材料和表面状况有关; 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是反射光的颜色。 【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电磁波,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电磁波较强而已,故A错误; B、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电磁波越强,故B正确; C、辐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材料及表面状况有关,温度越高辐射强度越大,故C错误; D、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反射光的颜色,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热辐射的相关概念,理解热辐射的影响因素即可完成解答。 6.“测温枪”(学名“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具有响应快、非接触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它是根据黑体辐射规律设计出来的,能将接收到的人体热辐射转换成温度显示。若人体温度升高,则人体热辐射强度I及其极大值对应的波长λ的变化情况是( ) A.I减小,λ增大 B.I减小,λ减小 C.I增大,λ增大 D.I增大,λ减小 【分析】结合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图进行分析即可求解。 【解答】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 特点是,随着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所以人体热辐射的强度I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峰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所以λ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黑体辐射的规律,要求学生结合体辐射的特点进行分析求解,难度不大。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与温度有关 C.爱因斯坦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D.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 【分析】依据麦克斯韦电磁波的理论: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电场;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说;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以及电磁波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解答】解: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磁场)一定产生磁场(电场);但均匀变化的电场(磁场)只产生恒定的磁场(电场),故A错误;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B正确; C、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说,认为能量是由一份一份不可分割最小能量值组成,并利用能量子假说成功解释了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规律,故C错误; D、用紫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黑体辐射、能量子假说、紫外线等基础知识,对于这部分知识要注意平时记忆和积累。 8.如图所示是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光波长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T2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C.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很好的解释了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小孔就成了一个黑体 【分析】黑体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并且不会有任何的反射与透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虽然并且不会有任何的反射与透射,但其吸收电磁波后会发生热辐射。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得出结论:黑体辐射随着波长越短,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 【解答】解:A、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所以T1>T2,故A正确;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温度有关外,与黑体的材料及表面状况无关,故B错误; C、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很好的解释了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故C正确; 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就相当于吸收了所有电磁波,这个小孔就可以近似为一个绝对黑体,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黑体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黑体辐射的特点,要多看书,掌握黑体辐射的规律,这种题型就迎刃而解。 9.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在同一温度下,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辐射强度越大 B.在同一温度下,辐射强度最大的电磁波波长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而是处在最大与最小波长之间 C.温度越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就越大 D.温度越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分析】题干给出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图,由图可知,同一温度下,辐射强度最大的电磁波波长是处在最大与最小波长之间的;温度越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就越大,而且温度越高,辐射强度最大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 【解答】解:AB、由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图知,在同一温度下辐射强度最大的电磁波波长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而是处在最大与最小波长之间,故A错误,B正确; CD、由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图知,温度越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就越大,而且温度越高,辐射强度最大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故CD正确。 本题选错误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黑体辐射的规律,题干给出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图,要求学生能结合图像进行判断和分析,难度不大。 10.已知温度T1>T2,能正确反映黑体辐射规律的图像是( ) A. B. C. D. 【分析】由黑体辐射的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解答】解:由黑体辐射的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因T1>T2,则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黑体辐射的规律,此部分知识主要要求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加以记忆,难度较低。 11.如图所示,画出了四种温度下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图象,从图象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B.只有波长短的辐射强度增加 C.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辐射强度仍然是随波长的增大而先增大再减小 【分析】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图象,纵坐标表示辐射强度,横坐标表示波长,直接由图象分析即可得出。 【解答】解:ABC,由图象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AC正确,B错误; D、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增大而先增大再减小,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B。 【点评】通过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图象,考生应牢记两大特点:①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②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12.关于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 【分析】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得出结论:黑体辐射随着波长越短,温度越高,辐射越强。 【解答】解:A、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故A错误; B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强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B错误,C正确; D、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小孔就成了一个黑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黑体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黑体辐射的特点,要多看书,注意掌握黑体辐射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3.关于热辐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般物体的热辐射强度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B.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所以黑体一定是黑的 C.一定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分布有一个极大值 D.温度升高时,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增大的方向移动 【分析】A、由热辐射的定义核辐射特点可以判断A选项,物体在向外辐射的同时,还吸收从其他物体辐射来的能量。物体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与它的温度、表面积、黑度等因素有关。 B、由黑体的定义可以判断B选项,在任何条件下,对任何波长的外来辐射完全吸收而无任何反射的物体,即吸收比为1的物体。 C、D、由黑体辐射实验曲线图象可以判断CD选项 【解答】解: A、一般物体的热辐射强度与温度有关之外,还与材料,表面状态等因素有关,故A错误; B、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但黑体可以向外辐射不能说颜色是黑色的,故B错误; C、根据黑体辐射实验规律可得黑体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分布有一个极大值,故C正确; D、根据黑体辐射实验规律,黑体热辐射强度的极大值随温度的升高向波长较小的方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黑体辐射相关背景,涉及热辐射、黑体、黑体辐射等知识点,知识点比较生僻,较难,需要仔细阅读课本相关知识介绍,容易出错的是会误认为黑体是黑色的。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C.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总质量小于原核的质量 D.黑体辐射的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方向移动 【分析】β衰变产生的电子不是核外电子跑出来的,而是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产生的; 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新核的总质量小于原核的质量。 黑体辐射的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 【解答】解:A、β衰变产生的电子不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而是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产生的,故A错误; B、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说明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故B错误; C、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新核的总质量小于原核的质量,故C正确 D、黑体辐射的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及原子物理,属于I级要求,其中衰变过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应用,同时要明确质量数、电荷数、中子数之间关系。 二.多选题(共1小题) (多选)15.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状及其温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微小变化。他们的出色工作被誉为是宇宙学研究进入精密科学时代的起点。下列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黑体谱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B.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黑体温度有关 C.黑体的热辐射实质上是电磁辐射 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分析】微波是一种电磁波,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种类和表面状况有关,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最早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解答】解:A、微波是一种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故A错误 B、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种类和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只与黑体温度有关,故B错误; CD、黑体辐射本质上是电磁辐射,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最早提出了能量子假说,他认为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是一个能量子,故C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黑体和黑体辐射,解题关键掌握近代物理学史,注意黑体的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