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分钟学一个诗技】之:物理到化学变化

 十耘说诗 2023-05-11 发布于北京

声明:

最新,最实用的现代诗实战技术。选一首令人难忘的好诗,用一分钟时间,把一个诗歌技巧讲明白。

关于树的无数可能

/小西

一棵树

有时是门,有时是床

有时是刀柄和菜板,弹弓和陀螺

有时是箱子,或者扁担

有时是一把琴,弹破了江山

有时是无数铁锹,掩埋了真相

有时是两个醒来的纸人

抬着棺木

去往天堂的路上,遇到了火

技法:

【物理到化学变化】看了这个标题,朋友们可能会纳闷,这也太离谱了吧!自然科学的事,跟诗有关系吗?先不急。我先说说两个概念(了解一下不用记)。物理变化,是物质在外形和状态方面发生变化实质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本身不变,只是粒子之间的间隔运动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是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如铁变成锈)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如水变成冰)

物理到化学变化,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设置物理变化到化学变化的转变。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在结构上由浅入深,且这种由浅入深具有隐蔽性的优点。

剖诗:

《关于树的无数可能》共有三节,前两节都好理解,一棵树可以做成门、床、刀柄、菜板、弹弓、陀螺、箱子、扁担、琴、铁锹,各有各的用途,也是树的不同命运。但到了第三节,就不太好懂了,棺木还好说,也是树可以劈劈砍砍做成的。那么纸人遇到了火是怎么回事?和树有什么关系?在结构上,与前两节有什么联系,作者推进的依据是什么?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仔细一分析才恍然大悟,前边无论是树木制成门还是床甚至陀螺铁锹,木头还是木头,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后一节树木变成纸,又被火烧(成灰),都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哦!原来作者是按照“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个层次来推进诗歌的。这种结构跨越了人文和自然学科,十分值得借鉴。

造句:

1.

一块铁

爬了几千年

它是犁,辔头,是嚼子

是锁链

是矛或盾

轮船火车

是刻着字母的子弹

星斗漫天

冷冰冰一勺鬼谷的司南

(解读:前边都是物理变化,最后铁经过氧气剧烈燃烧变成四氧化三铁,是化学变化)

2.

据说200吨黑

才能买1克拉白

煤和钻石,两粒对弈的人间围棋

烧成我肺里奄奄一息的尾气

(解读:煤炭和钻石都是碳原子构成,只不过原子排布结构不同,这是物理范畴,但它们经过燃烧,变成二氧化碳,这是化学变化)

感悟:

不要一想到结构就是总分、分总、总分总、浅到深这几类,要探索更多可能的路。

诗人简介:

十耘,人称十耕。一片写诗的树叶,一条有故事的虫子(当然,这虫子不吃树叶)。荣获全国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凤城诗赛一等奖,首届国际微诗大赛大西洋赛季优胜奖,首届中国艾青微诗歌大赛佳作奖,“坤明杯”微诗大赛最佳评委奖,全国精短文学大赛“十佳诗人”,新浪微故事大赛金奖,首届科幻微小说大赛二等奖,善文化微散文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诗作入选《2015中国诗歌年选》《一首诗·一座城》《大海截句集》等,作品在《世界日报》《星星诗刊》《小诗界》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

想说的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