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分钟学一个诗技】之:似替

 十耘说诗 2023-05-11 发布于北京

声明:

最新,最实用的现代诗实战技术。选一首令人难忘的好诗,用一分钟时间,把一个诗歌技巧讲明白。如要快速解读,请直接跳到染色处,再读技法部分即可。

一只鹰盘旋在钢梁桥的上空

诗/李木马

在工地上  连续几天

我都注意到了天空中的这只鹰

像滑动的磁针  偶尔

凝固不动

任凭天空的唱盘兀自旋转

水面之上的建设工地

不会有一片土丘  一根草

自然也不会有一只田鼠和野兔

于是  在高处盘旋的一只鹰

成为了纯粹审美意义上的一只鹰

成为让人浮想联翩的一只鹰

一座跨越长江的铁路钢梁桥

一只蔚蓝色的大鹏鸟

包括它铺在水面上

柔软但又不肯随波逐流的倒影

在一只鹰的心目中

定然有着另外的意思

应该是这样的

每一片波浪

都看见了自己在天上的影子

每一片羽毛

都看见了自己在水中的样子

这只鹰  张开的翅膀一动不动

像一小块飞起来的钢板

轻盈  但又严肃  庄重

仿佛替大地上所有的钢铁

在天空中张开了翅膀

技法:

【似替】物质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也是残酷的,逝去者无法重生,暌隔者难以相见。而诗歌有一重要价值就是人文关怀,要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温暖,给人以自由。为此,我们曾讲过“替身”这则技法,说的是让其他事物替代主体,去做主体想做却没有能力做的事情,比如,让西沉的太阳代我去看看希腊的故友,让一首诗替我活到几百年之后……以使诗歌充满人性光环,包涵浪漫主义情韵。但问题是,什么样的替身更合适?如何使这种替代来得更贴切?

似替,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与主体相似的事物替代主体(一般通过比喻),去做主体想做却没有能力做的事情。通过此技法,可以使替代更自然、贴切,更好地实现诗歌的人文关怀。

剖诗:

这只鹰  张开的翅膀一动不动

像一小块飞起来的钢板

轻盈 但又严肃 庄重

仿佛替大地上所有的钢铁

在天空中张开了翅膀

钢铁无法飞翔,鹰可以飞翔。但直接让鹰替代钢铁实现飞翔的“愿望”,会比较突兀。是呀,鹰和钢铁,八竿子打不着,让鹰替代钢铁去飞翔不合适呀。但诗人处理得就比较好,先找到钢铁和鹰之间的相似点,并巧妙建立比喻关系——这只鹰  张开的翅膀一动不动/像一小块飞起来的钢板。既然鹰像钢板,那么鹰也就是钢铁家族中的“准成员”,由鹰来替代钢铁飞翔也就“顺理成章”了。

推导步骤是这样的:

钢铁想飞翔,却不会飞翔

鹰像钢板

鹰替代钢铁去飞翔

造句:

1.

睡莲

仿佛睡美人

清夏长长

一朵莲,替那美人

睡在水中央

2.

柜角那口老钟

好像我灰褂子的爷爷

走几步就停停,喘口气

它在替我去世的爷爷

走向更未知的时间

感悟:

嘴上说注重细节还不够,还要找到注重细节的方法。

诗人简介:

十耘,人称十耕。一片写诗的树叶,一条有故事的虫子(当然,这虫子不吃树叶)。荣获全国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凤城诗赛一等奖,首届国际微诗大赛大西洋赛季优胜奖,首届中国艾青微诗歌大赛佳作奖,“坤明杯”微诗大赛最佳评委奖,全国精短文学大赛“十佳诗人”,新浪微故事大赛金奖,首届科幻微小说大赛二等奖,善文化微散文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诗作入选《2015中国诗歌年选》《一首诗·一座城》《大海截句集》等,作品在《世界日报》《星星诗刊》《小诗界》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

想说的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