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力弹弓

 自在3333 2023-05-11 发布于四川

这一篇虽然归入'自在聊科学’专辑,但内容是独立的,与前面两篇没有逻辑关联,是因为一个朋友提起这个话题而写的。

实际上是我自己先被科普了,然后跑来科普一下大家伙。

引力弹弓效应是指人造飞行器在发射时借助行星的引力,'借’行星自身的速度产生加速作用,从而节省燃料的一种思路。

下面这个图是以行星为原点的坐标系里画出来的,可以看到引力弹弓效应的原理: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飞行器在a点靠近行星时,设飞行器相对于太阳的速度是v,行星本身的速度是u,注意两者都是矢量,而飞行器相对于行星的速度就应该是v-u,也即v+-u),这是矢量和,从作图可以看出相对速度比飞行器相对于太阳的速度绝对值要大,从图上量出来的相对速度绝对值是v+0.8u左右。

飞行器在靠近行星过程中,受到的行星引力一方面导致加速,另一方面会改变方向,这种情况和彗星靠近太阳时的情况是类似的,当飞行器的运动方向与行星的连线垂直时,行星引力就没有加速作用了,只能继续改变飞行器的方向。

再往后,飞行器开始离开行星,行星引力会起到减速作用,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相对于行星减速,这样飞行器相对于行星的速度会慢慢降下来,同时还会继续偏转方向。

整个过程在行星坐标系看来是对称的,图中标出来从a点到b点一共六个位置,这些位置彼此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越靠近行星,速度越快,走过的距离越远,形成的扇形面积相等,这就是开普勒的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因为图是手画的,不是很标准,几个扇形面积不太一致。

各个位置与行星之间的连线,也形成对称关系,在对称的两个位置上,距离相等,因此万有引力的数值相等,而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的角度也对称,因此加速度也相等,只是符号相反。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二次曲线的轨迹,如果轨道离行星比较近,而飞行器的初始相对速度不够大,形成的就是封闭的椭圆曲线,飞行器就会被行星捕获,一直围绕行星转,不借助自身推进器帮助是跑不掉的,相反,如果轨道离行星比较远,或者飞行器初始相对速度够大,形成的就是开口的二次曲线,飞行器就会自己脱离行星飞向远方。

在对称的加速度的积累作用下,飞行器在接近和离开行星过程中,在对称的位置上,飞行器相对于行星的速度绝对值是相等的,就好比爬楼梯再从对面下去,1234321,是一个对称相等关系。

那么,拿靠近时的a点和离开时的b点比较,两者相对于行星的速度绝对值就应该是一样的,这个时候的相对速度应该是v’-u,即v’+-u),这里的v代表飞行器此时相对于太阳的速度,从图中看出这个相对速度要比v’小,从图中量出大约是v’-0.8u

因为此时相对于行星的速度绝对值应该与靠近时相等,所以就有下面的等式成立:v+0.8u=v’-0.8u,解出来就是v’=v+1.6u,飞行器从行星这里'借’到了行星的1.6倍的速度,相对于太阳坐标系就是加速了。

从图中也可以看到,v’v大很多。

简单的说,从行星坐标系看,进入和离开的情况对称,相对速度的绝对值一样,但从太阳坐标系看,两者就不对称了,离开行星时飞行器获得了更高的速度。

如果从能量角度分析,飞行器增加了动能,为了能量守恒,这个能量只能是来自行星,这就意味着行星的动能减少了,速度也有所降低,但因为飞行器与行星的质量差别太大,这个效果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你仍然觉得不太明白,我们可以以太阳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另外画一张图来说明。

画的时候以图1为参照,先把图2中行星的第一个位置对准图1上的行星,在图1的轨道上找到飞行器的第一位置,画在图2上,然后把图2中行星的第二个位置对准图1的行星,再在图1的轨道上找到飞行器的第二位置,画在图2上,依次类推,如下图:

在这个图上,用连线把行星和飞行器同一时间的位置连起来,你可以发现,直到第四个位置前,行星的万有引力的分量都是在帮助飞行器相对于太阳加速的,虽然这时行星的引力已经拉着飞行器相对于行星在减速了,在第四个位置之后,才转为对太阳系减速。

因此,从a点到b点一共五段时间里,有三段时间飞行器都在相对于太阳加速,只有后面两段时间才在相对于太阳减速。

也就是说,飞行器在距离行星比较近,万有引力作用明显的这段时间里,相对于太阳坐标系的加速时间,要长于减速时间,这就是最终飞行器相对于太阳获得了更高速度的原因。

只从图2中各个位置之间的距离,也能够看出速度增加了。

注意,飞行器相对于行星的加速和减速时间是相等的,只是相对于太阳的加速和减速时间不相等,这是从不同的坐标系分析的不同结果。

从两个不同的视角都得出同样的结论:飞行器可以在绕着行星转上半圈的过程里,从行星那里获得相对于太阳坐标系的加速,从而节省推进燃料。

要能够借助引力弹弓效应让飞行器加速,需要几个前提:

第一,行星本身有自身速度,这是能够借力的前提。

第二,我们的图中飞行器是以较小夹角迎着行星过去的,如果反过来是从后方追着行星过去的,就不仅不能借力加速,反倒会出现借力减速现象。

第三,飞行器接近行星时的相对速度和角度都要算好,不然一不小心被行星捕获就不好玩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