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父亲之狱中科研

 自在3333 2023-05-11 发布于四川

情况在改善,在停发了好几个月工资后,我和母亲拿到了每月一共40元的生活费。

人均20元,这已经比当时的贫困线高出一倍了,不会再挨饿,还可以改善一下营养,比一些困难家庭的日子还要好过一点点。

但也仅仅是生活方面的改善,迫害仍然在继续。

厂里召开批斗大会的时候,父亲会从看守所押回厂里接受批斗,还通知家属必须到场接受教育。母亲没有让我跟去,她自己去了批斗会现场,在回家以后,就自己坐在那里哀哀的哭泣,我无措的站在旁边,想要安慰她,却不知道说什么。

后来母亲告诉我,其他的被批斗者胸前写罪名的牌子都是木板,只有父亲胸前挂着的是一块厚钢板,而且挂牌子的也不是绳子,而是一根细钢丝,父亲脖子后面都被勒破了皮,母亲坐在台下,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鲜血顺着钢丝流到牌子上,然后一滴一滴的淌在地上。

我很久都没有想明白,身为技术干部的父亲,怎么会比那些曾经手握实权的当权派还招那些人恨,总是给予他最恶劣的对待。或许还是因为他的傲骨吧,凭父亲的理性,他是不会做什么无谓反抗的,但他骨子里的骄傲,让他做不出卑躬屈膝的样子,他也没有表演天赋,装都装不像,大概让那些迫害他的人们找不到征服感,所以格外不爽吧。

你都被打翻在地,踏上了千万只脚,怎么还可以有傲骨?

看守所方面对于父亲等人每次被提出去批判,回来后都要带伤,感到十分不满,加上看守所本来就有羁押时限的,父亲被关押了十一个月之久,严重超时了,于是强烈要求军管会把父亲提回厂里自行关押。

于是父亲回到了厂里,被关进了牛棚。

那时我并不知道牛棚这个词,我只知道那里叫做'红工队’,也不知道是哪几个字的简称,当时厂里的所谓'牛鬼蛇神’们,全都关押在这个地方。

红工队的规矩,就是学着看守所来的,关押期间都要从事重体力劳动,每周一次探视,不能见面,只能送生活用品进去。

但我和母亲却见到了父亲,因为红工队唯一的厕所,就在大门的旁边,父亲上厕所时,我们能够从大门外边看见他,虽然只有短短十几步的距离,但总算是看到了一眼。

父亲看上去壮实了很多,不再显得单薄,有点膀大腰圆的味道,那是长时间重体力劳动的结果,但脸色却显得很晦暗,那是肝脏有问题的脸色,显然也是长期营养不足造成的。

红工队的队长姓苏,是个胖乎乎的家伙,这人心性恶劣,一肚子坏心眼,和他貌似憨厚的胖脸很不匹配。

父亲不知道怎么又招惹到这个苏胖子了,进红工队没有两个月,他就不知道找了什么理由,把父亲关进了小黑屋。

那间小黑屋就在大门旁边,七八个平方,和厕所对着,不知道本来是做什么用的,苏胖子叫人把唯一的窗户用木板封死,只留下一个拇指大的小孔,方便从外边往里观察。

只要关上灯,屋子里几乎就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小孔的附近有一点光亮,而电灯的开关是在屋外的,只有当苏胖子想要观察里边时才会把灯打开。

饭和水都送进去吃喝,苏胖子还规定了每天大小便的次数,从小黑屋到厕所,只有不到十米远,也就是说,父亲每天只有在上厕所的路上能够晒到太阳,累计起来不会超过两分钟。

母亲对父亲的遭遇非常担忧,作为精神病医生,她知道这样的小黑屋不仅会损伤身体健康,对人的精神更是严峻的考验,而父亲在小黑屋里,一关就是好几个月。

我从来没有像仇视苏胖子那样仇恨过一个人,当时我心里真的有了杀意,如果杀人不犯法,我可能真会想办法弄死他。

父亲当然也知道小黑屋的厉害,在里边关太久是会疯掉的,他必须想办法自救。

父亲想到的办法是,搞科研,让自己的精神有一个寄托。

没有实验室,没有资料,甚至连纸笔都不能随便用,用来写检讨的信签纸是要按数量收回的,但脑子是随身携带的,这就具备了最起码的科研条件。

父亲给自己选定的项目是,研发一种新型的航空发动机,这个题目太大,而且跨行了,但用来对抗小黑屋的精神折磨,还就真得是这样的大题目。

喷气式发动机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燃料燃烧后剧烈膨胀,膨胀后的气体从尾喷口喷射出去就能够形成动力,基本部件就是一个燃烧室而已,所谓燃烧室就是一个空间,和瓶瓶罐罐没啥区别,燃油喷进去点燃就了事。

但要持续燃烧形成动力,就需要为燃烧室不断提供燃油和空气,燃油好办,一个油泵解决,但空气怎么进去?当然只能从前部进去,燃烧膨胀后从后面喷出来。

这样燃烧室就变成了两端开口,一端进气,一端喷气,这空气怎么可能那么听话,燃烧以后的压缩气体为什么不会倒着从进气口喷出来?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进入燃烧室的空气有很高的压强,比燃烧后的燃气压强更大,这样就不会倒着喷气了,而且能够保证空气源源不断的进入燃烧室。

于是发动机就又有了一个部件,压缩机,有点像风扇,只不过不是三个叶片,而是几十个排成一圈,成为一级压缩叶轮,很多级压缩叶轮叠在一起,就是压缩机,空气每通过一级叶轮,就会压缩一次,到最后压强变得非常大,足以超过燃气压强。

那么压缩机的动力又怎么来?这个需要的动力是很可观的,于是又有了一个部件,燃气涡轮,那也是一个叶轮,只不过是倒着起作用,它装在燃烧室后面,尾喷口前方,被燃气吹动着旋转,再通过一根轴穿到前面去带动压缩机。

你可以把喷气式发动机看做一个直径有变化的圆筒,圆筒前方是进气口,然后依次是压缩机、燃烧室、涡轮、尾喷口,就这么简单,这种结构就称为涡轮喷气发动机,简称涡喷发动机。

现在的飞机发动机很少直接使用涡喷机了,都是用的改进了的发动机,比如涡轮风扇发动机,民航机和战斗机都用它,还有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大型螺旋桨运输机用的,以及涡轮轴动力发动机,是直升飞机用的,但这些发动机都有一个涡喷核心机,核心原理没有变。

涡喷机的技术关键在于涡轮,它是在高温高速高压大扭矩的恶劣情况下工作的,对材料的要求非常高,可以说,涡轮叶片的材料一旦有所改进,就意味着发动机的性能会有很大提升。

作为冶金专家,父亲肯定接触过发动机涡轮叶片材料的研制,但他发现这条路快要走到头了,要研制出更加耐高温的高强度材料,谈何容易,于是父亲打算另辟蹊径,甩开涡轮,这就是父亲的科研出发点。

飞机高速飞行时,空气是以亚音速甚至超音速冲进进气口的,只要进气通道设计合理,完全可以利用空气自身的流速来压缩自己,达到高压强的要求,这样思路的喷气发动机,称为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意思是用空气的冲击压缩替代了涡轮带动的压缩机。

冲压发动机原理早就提出来了,原理机也试验成功,但它有一个致命缺点:至少要在亚音速下才能工作,那么怎么起飞?原理试验是把装了冲压发动机的飞机用别的飞机带到空中去释放的,这个方式显然不能投入实用。

父亲的思路说起来也很简单,他构思了两个空气通道,一个是常规通道,这时发动机就是一个普通的涡喷机,用来让飞机起飞,当飞机在空中达到亚音速之后,通过阀门切换到第二通道,绕过压缩机,让冲击压缩后的空气直接进入燃烧室,燃烧之后的燃气又绕过涡轮,直接从尾喷口喷射出去,这时涡轮和压缩机都不再工作,只要加大燃油喷射的流量,就能够增加动力,不再受到涡轮工作极限的限制。

父亲把他的构思称为'自冲压喷气发动机’,意思是装设这种发动机的飞机可以自行起飞并进入冲压飞行状态。

原理肯定是没问题的,技术上有没有可能实现,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到目前为止,这种'自冲压发动机’技术,至少在国内应该是没有实现的,反正我没有听说过。

但这都无所谓了,父亲的这个研究至少达到了最初的目的:凭借这件非常劳心费神的事情,父亲把几个月的小黑屋日子给熬出头了。

父亲没有学过航空动力学,所有需要的公式,他都是从物理学中的流体力学出发自己在脑子里推导出来的,而所有的具体技术细节,他也只能记在脑子里,因此再也装不下乱七八糟的的其他想法。

辛勤的蜜蜂没有时间悲哀,也没有时间孤寂,自然不会疯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