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做积分的小甲虫

 自在3333 2023-05-11 发布于四川

    我是一个自动控制工程师,但今天的话题并非三句话不离本行,只是摆摆龙门阵,聊一些关于动物的控制的趣事。

    多年前一个夏天,一贯凉爽的成都有几天特别热,我们全家一起去青城山下一个山庄旅社住下避暑。

    下午在房间里呆着无聊,就去院子里的树荫下溜达,看见一只蜻蜓飞过来,在汽车引擎盖上方盘旋,然后,来了个蜻蜓点水,产下一泡卵。

    这蜻蜓把引擎盖当作小水塘了。

    汽车引擎盖怎么会被误认作水塘呢?想来想去,应该是都能够反映天空景色吧,大自然里,能够反映天光的表面,除开水面好像想不出别的,而且还得是静水,不是湍急的流水,这正是蜻蜓繁衍后代的好地方。

    进化不知道用了多少万年,才让蜻蜓能够找到理想的繁衍地,而人造的表面光滑反光的玩意儿,轻而易举地就把可怜的蜻蜓带偏了。

    不过,引擎盖那么硬,还被晒得滚烫,蜻蜓尾巴撞上去的感觉肯定不一样,它应该马上知道自己弄错了,然后飞走去寻找真正的水面吧?

    才不呢,这只蜻蜓一下又一下,直到把卵全部产完才飞走。接着还飞来一大波蜻蜓,在一溜停放的汽车上产下许多卵来。

    造孽哟,这一大波蜻蜓就这么全体绝后了。

    蜻蜓点水是一个控制行为:为了繁衍后代,用尾部点水的方法,让产下的卵在水里分散开。

    有目的有手段,能够影响一件事情的发展方向,这就是控制,控制的定义很宽泛,在动物界和人类社会,到处都有控制,或者可以这么说,动物和人类的行为,大部分都可以归类为控制。

    但蜻蜓点水这种控制有一点问题,见着能反映天光的表面就去点水,而不会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做出调整,比如根据尾部触感信号来判断那到底是不是水面,这叫做开环控制,只按预定方式干活,不检查结果。

    用得更多的是闭环控制,也就是会随时检测实际情况,拿来和控制目标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决定下一步控制,简单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工程中如果决定使用开环控制,一定是控制手段对控制对象的影响很直接也很确定,不会产生什么偏差,用不着多此一举地摸着石头过河。

    在大自然里,能够反映天光的表面,除开静水基本上不会有别的,所以蜻蜓产卵采用开环式的点水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妥,可惜遇到了人类造出来的古怪东西,开环控制的前提被破坏,蜻蜓们就倒霉了。

    再讲一个动物的控制行为,飞蛾扑火。

    飞蛾为什么要扑火?真是这个成语的寓意那样,是自取灭亡?还是说蛾子有什么趋光习性?

    我其实没有看见过飞蛾扑火,我看见过飞蛾扑路灯,结果是路灯下聚了一大堆蛾子在那里没完没了地飞,那算不上自杀吧?所以自取灭亡的说法站不住脚,只能是一种比喻,不能作为解释。

    说蛾子有趋光性是想当然,蛾子并不是直线扑向灯火的,是打着旋,沿着螺旋形轨迹向着灯火越飞越近,最后才撞上去的,如果真是趋光,何必这么麻烦?再说了,在没有人造灯火的夜晚里,如果蛾子真有趋光性,它们应该对着月亮星星往天上飞才对,谁发现过这种现象?

    其实,飞蛾扑火也是一种被人类带偏了的控制行为。

    在这里,控制的目的是什么?我先说说蛾子为什么要飞?

    丝蚕也是蛾子一族,养过蚕的人都知道,刚孵化的幼蚕黑黑的,只有蚂蚁大小,但形态已经是蚕的模样。之后几经蜕皮,一次大一圈,模样却没有变化,会爬不会飞。最后吐丝作茧化蛹,待到破茧而出,就已是蚕蛾了,长了一双翅膀,会飞了,但也没有几天寿命了,交配,产卵,死去,就是它们的最后归宿。

    问题来了,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爬虫,为什么生命的最后几天,非得长出翅膀要飞?

    反过来问,如果到最后蚕儿也不会飞,会是什么样?如果是这样,交配和产卵,就都只能是就地就近了,还能爬出多远?必然的后果是,近亲繁殖难免,后代又过于集中,一片桑林中下一代蚕儿密度太大,弄不好这片桑林都会被祸害殆尽,而不过数百米外的桑林里,却可能一只蚕儿也没有。

    守在一地繁衍的蚕子,弄不好是会灭绝的,所以,进化出飞行能力,而且仅仅是在最后的繁衍阶段才会飞行,就不难理解了,而飞行的作用,就落在一个'远’字上,各自飞去远处交配,近亲繁殖概率大降,各自飞去远处产卵,后代的分布密度也就能够比较均匀。

    要想飞得远,就不能原地打转,所以,蛾子需要进化出一种用于导航的本能,来保证一直往同一方向飞。

    这就是一种控制要求了:目的:更好地繁衍后代,手段:改变飞行方向的能力,想要达到的效果:直线飞行,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飞得更远。

    这个不能用开环控制,没有外部信息反馈,动物做不到直线移动,不信你试着闭上眼睛走几十米试试,自己以为是走的直线,旁人看到的是你在慢慢地拐弯,走出一个弧线来。

    蛾子们需要找一个能够反映当前前进方向的信号来作为反馈,实现闭环控制。

    蛾子属于昆虫,昆虫的眼睛是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一只小眼的视野很狭窄,如果它们在飞行中把日月星辰这样的发光物体,一直套牢在一只小眼的视野里,是不是就保证了飞行的方向没有变化?

    日月星辰的距离够远,所以不管蛾子们飞了多远,只要方向没变,这些天体光线的入射角度就不会变化,所以,飞蛾们的直线飞行控制,是利用日月星辰作为导航信号的。

    然后它们也遇到了人类弄出来的东西:灯火。

    灯火的距离不远,蛾子如果是直线飞行,灯火光线的入射角是会不断变化的,比如一盏灯本来在蛾子的左前方,蛾子如果直线飞行的话,这盏灯的角度就会越来越偏左,会来到蛾子的左侧,最后从左后方消失,所以,灯火是不适合为蛾子的飞行导航的。

    但正因为距离不远,蛾子接收到的灯火光线很可能比月亮星星亮,就会被蛾子当作主导航信号。

    当左前方的灯火方向向左边变化时,蛾子就会改变方向往左边飞,但飞着飞着灯火方向又偏左了,蛾子就只好继续往左偏,最后的结果是,蛾子会以一个渐近螺旋的轨迹,飞得离灯火越来越近,最后一头撞上去。

    又是人类惹的祸,本来很好用的控制方式,被人类破坏了前提。

    再讲一种甲壳爬虫,这种甲虫在地面打洞,住在洞里。

    它出外觅食的时候,东爬爬西走走,是一条曲曲弯弯的不规则路径,但往回走的时候,却是对准洞口,近乎笔直地爬过去的,到达离洞口很近的地方时,开始转着圈子寻找洞口,最后回到洞中。

    打道回府时没有别的事情,走直线直接回去当然很正常,但是,它是怎么做到的?

    不可能凭视觉,爬虫的眼睛离地面不到一厘米,一点点起伏就看不见洞口了,而且,如果真是看到了洞口,又怎么会在洞口附近转圈寻找?

    也不可能凭嗅觉,它不是原路返回,回家时走的是新路线,而且,嗅觉寻路也同样解释不了它为什么会在洞口附近打转。

    可以来猜一猜,这小家伙到底是怎么找到回家的路的。

    从表现上看,它不仅大致知道洞口所在的方向,而且还大致知道洞口的距离,或者说,它知道自己离开洞口以后,曲曲弯弯爬行一大段路程,所对应的位移矢量大致是多少。

    于是可以这么去猜,这只小虫会做位移矢量积分。

    听上去很荒诞,一只小小的甲虫,会做高等数学运算?

    其实没这么玄乎,具体的运算基础不过是矢量加法而已,比如,一个人向东走了一百米,再向北走了一百米,如果以东西方向为X轴,那么位移矢量的直角坐标表示就是100i+100j,如果用方位角加距离来表示,就是向东北方向移动了142米。

    如果走的是曲线,那就分成很小一段累加,每一段当作直线,在知道方向以后,可以分解成X和Y两个方向的分量分别累加,只要分得足够细,曲线就会近似于直线,结果就会足够准确,计算起来也并不难,这叫做矢量数值积分,本质上就是累加计算而已。

    只不过,每一次都要把一小段已知方向和距离的位移矢量,换算成直角坐标的形式来分别累加,最后的结果,又要换算回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对于学生来说,最少也要中学以后才可能学会。

    但甲虫如果真会做这个计算,也就只是一种本能而已,进化可以用很多万年的时间,来让小虫子拥有这个本能。

    如果这样的计算用计算机编程来实现,核心部分也许还用不到十条程序语句,甲虫的那个小脑袋里,也完全可以装得下。

    所以,实际情况远没有看上去那么荒诞。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它的回家方式也是一个闭环控制,闭环的反馈信号就是位移矢量积分的结果。

    但这只是猜测。

    甲虫觅食不管走了多远,路线多么曲折,都能在回程时走一条直路,到达洞口附近才开始打转找洞口,这是观察所得。

    这甲虫会做位移积分运算,这是一个猜测,这个猜测可以很好地解释之前的观察结果,只是有点匪夷所思,但作为一种进化而来的本能,并不是不可能,那么这个猜测就多少有点靠谱了。

    剩下的事情,是需要想办法做一个验证。

    怎么验证?可以在甲虫回家的路上,出手干预一下,看看怎么样。

    比如说,在甲虫回家的半路上,铺一张纸,上面盖点泥土,等甲虫爬上去以后横着拉一段距离,如果是由西向东回家,那就往南边拉上一米,会发生什么呢?

    如果甲虫真是通过位移积分来确定回家的方向和距离,那么它就不会知道存在着这一米的位移,因为那不是它自己爬过去的,所以,它会继续往东爬过去,在洞口南边一米左右的地方打转,也许就再也找不到家了。

    如果甲虫是用别的方法确定洞口方位和距离的,它就有可能感知到自己当前的真实位置,重新确定方向和距离,就应该仍然在洞口附近开始打转。

    实验的结果,对甲虫是一个悲剧,小家伙真的找不到家门了。

    看来,这小甲虫真是用矢量积分的方式来寻找回家的路的,而且也是一直都很好使,但遇上了人类,就也被带偏了。

    不过,这一次只是一个带有恶作剧意味的实验行为,平时应该没有谁去干扰小甲虫的回家之旅,它要比蜻蜓和飞蛾幸运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