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后刘娥想做武则天?(一)“吾”要走在皇帝前面

 文石斋 2023-05-11 发布于河北

人说宋朝十八帝  之  宋仁宗: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

    四、太后想做武则天?

    (一)“吾”要走在皇帝前面

    宋真宗去世,皇后刘娥召集宰相、枢密使等大臣,宣布宋真宗“遗旨”,皇帝幼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重事,取处分。”经与众臣商定,刘娥“垂帘听政”,与小皇帝宋仁宗一同登朝,同掌朝政。

    垂帘不久,有关部门“请求”,刘娥可以以太后名义颁发“懿旨”,只是在“圣旨”中自称“吾”,以示与皇帝诏书的差别,出入乘坐“大安辇”,侍卫、仪仗人员1008人,出行时卫士在“大安辇”前甩响鞭,和皇帝乘“玉辂”出行相同。这里所谓的“大安辇”,是宋真宗在父亲宋太宗去世之后,为皇太后李氏特制的一种坐轿,上画6驾云飞行的腾龙,因为李太后居住在“万安宫”,尊称“万安太后”,所以,这个坐轿称为“大安辇”。

    有关部门还“请求”,从此天下臣民要与避讳本朝皇帝的列祖列宗、皇帝自身名字所用的字一样,避讳刘娥父亲的名讳。

    鉴于刘娥“垂帘听政”的地位和刘娥在宋真宗去世前后树立起来的威权,众臣对此都予以认可,没有异议。

    然而,刘娥对此并不满足。

    诸事议定后,要举行仪式,发布遵刘娥为“太后”的正式文件“册文”。

    刘娥提出,“吾”的册封仪式要在“天安殿”举行。

    天安殿是宋朝建国以来,宋太祖、太宗、真宗举行最高规格的大典使用的最重要宫殿之一,也只有皇帝享有使用的特权。宋真宗在世时,曾在殿中举行迎拜“天书”的仪式。

    但刘娥在天安殿举行册封仪式的要求,遭到首相王曾的拒绝。

    王曾自与刘娥联手驱逐丁谓,即出任首相,史称王曾“正色立朝”,“重厚守正,不动如山”,“临大节而不可夺”,是宋朝3去世后被赠“文正”谥号的大臣,在他之前,只有太宗朝宰相李昉、真宗朝宰相王旦得此谥号,而整个宋朝得此谥号的,只有李昉、王旦、王曾、范仲淹、司马光、蔡卞、郑居中、陈康伯等寥寥数人。

    对刘娥明显“僭越”规制、超出本分的要求,王曾明确表示不合适,不同意。

    经过争执讨论,刘娥、王曾各让一步,决定刘娥的尊号在天安殿“发册”,刘娥在文武官员每天上朝议政的“文德殿”接受“册文”。

    但是,刘娥又岂是这么容易认输的人。

    不久,刘娥宣旨,“吾”要与皇帝一起,到慈孝寺拜佛,而且“吾”的“大安辇”,要走在皇帝的“玉辂”前面。

    宋朝开封城内,由皇宫往南的“御街”全长近8,宽200余步,15,即为1000多尺,1相当于今天的30.72厘米,则御街宽至少307米,皇帝、太后沿御街出行,两旁的百姓距皇帝、太后乘坐的“玉辂”、“大安辇”各150多米,出行队伍到来,百姓本就看不真切“天子”真容,如果刘娥走在宋仁宗之前,百姓必然按惯例以迎拜“天子”之礼迎拜。

    那么,刘娥是想向百姓宣示,自己才是“天子”、皇帝吗?

    这明显又是一个“僭越”行为。

    副宰相鲁宗道站出来反对。

    鲁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史称刘娥“垂帘”时,群臣大多迎合刘娥,只有鲁宗道、薛奎、蔡齐“正色孤立,无所回挠”;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鲁宗道多次在刘娥面前指斥他,贵戚当权者都很忌惮鲁宗道,因为他姓鲁,鲁字字形与鱼相近,而鱼头“骨鲠”,刚硬坚直,所以给他起外号“鱼头参政”。

    这位“鱼头参政”对刘娥直言指出:“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妇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是妇人做人做事的规矩,您就是太后,也不可逾越。

    刘娥无奈,只得收回初议,走在了小皇帝宋仁宗的后面。

参考资料:《宋史·舆服志》、《章献明肃皇后传》、《王曾传》、《鲁宗道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