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言的歌者

 shineboy1 2023-05-11 发布于加拿大

名为歌者(Singer)却无言,这是作者一开始给我们展示出的聋哑人辛格的形象。

整个故事则是由此展开。

莫名地想到一个词,天籁无声。

最能打动人心的,不是黄莺抑或诗人的吟唱,而是自己心中,想象出来的声音。

聂鲁达一首诗题为,I Like for You to be Still,更喜欢他的中译:我喜欢你是静静的。

静静的,无需语言,那么你会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于是所有人都喜欢辛格。

处于叛逆期热爱音乐的小女孩喜欢他,温吞的饭馆中年老板喜欢他,遍览群书趋于疯魔的外来客喜欢他,一心想让儿女走自己为他们打算的路的黑人医生也喜欢他。

人人都喜欢与他倾诉,并将他引为知音。

有时候一个默默无言的听众,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况且辛格会温和地对他们微笑。

看书的时候,经常想起之前看的一本《私语书》,上面道:

我还是在等那个人,就像你丢掉的另外一半一样。 

你见到他的那一瞬间,一切都已经被预设好,感情、印象,都已经储备到位,只等你轻触那个天亮的开关。

你说的每一句话他都懂得,你开一个话题他就明白,你一交代关键词他就能感应到方位。 

那真是一个盛大的奇迹。

认识他之前,你都生活在南极或格陵兰群岛,全世界的人都和你有时差。 

你说的话,他们过了宿,搁凉了,摆馊了,也就忘了。 

而这个人呢,他不一样,他和你在同一个经纬。

神说有了光,就有了光,你们是对方的神。

这段话并不仅仅局限于爱情。

很多人找辛格倾诉,把他视作曾经丢失现又找回的自己的一部分。

他们深信辛格能理解自己,对此坚定不移。

但事实上很多时候辛格并不懂他们讲的是什么。

或许他们知道,知道辛格听不懂自己的话,然而,他们选择忽略,依然继续,而又坚定不移甚至喋喋不休地,像辛格讲自己的故事。

而辛格只是默默地听着,这其实是最大的宽慈。

虽然,其实辛格并不是哑巴。

对于别人,他不想说话。而对于那个他最想与之说话的人,他不需要他说话。

附《我喜欢你是静静的》: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聂鲁达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好像你的目光已经游离而去

如同一个吻,封缄了你的嘴

如同我积满一切的灵魂

而你从一切中出现,充盈了我的灵魂

你像我的灵魂,像一只梦想的蝴蝶

你如同“忧郁”这个词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好像你已远去

你听起来像在悲叹,一只如鸽般细语的蝴蝶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让我在你的静谧中安静无声

并且让我籍着你的沉默与你说话

你的沉默亮若明灯,简单如环

你如黑夜,拥有寂静与群星

你的沉默就是星星的力量,遥远而明亮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远隔千里,满怀哀恸,仿佛你已不在人世

彼时,一个字,一个微笑,就已足够

而我会感到幸福,因那不是真的而感到幸福

本文作者:岸芷·婷,首发于豆瓣,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