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沈宅

 苏迷 2023-05-11 发布于上海
《苏州日报》2023年05月02日 A04版

□陈祖明

沈宅,是清监生補用县丞沈赓颺的宅第,位于常熟古城区和平街。沈宅原本共五进,粉墙黛瓦,廊道天井,花木点缀,江南老宅沉静的韵味油然而生,透过一重重门,感觉到庭院深深,沈家几代人在这里居住。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沈宅变成了普通的民居,但老宅子的底气还在。

沈宅在商业街上,旁边都是店面,如果不是用心寻找,很难发现。“沈宅”二字,蓝底金字,门楣上写着“和平街90号”。沈宅的女主人沈誉女士带我们走进沈宅。

沈女士说,她没有见过沈家古宅,小时候的沈宅已经不是大宅门了,老房子拆了,爷爷四个兄弟各建了两间平房。沈宅重新规划后,感觉院子很大,就在院子中间砌了两个墙门,墙上爬满了蔷薇花,仿佛是一堵花墙,至今她还记得花开艳丽的景象。

沈宅能够留下来的实物已经不多,后院深处的一口古井守着沈宅,是沈宅人用水的源泉。百年古井,像一位世纪老人,陪着古宅一路走来,看着古宅的变化。以前,在古井的后院有棵樱桃树,沈女士和兄弟姐妹常常爬上去摘樱桃。樱桃树谁栽的?她不知道,她只知道樱桃的甜蜜。沈宅南北两侧三米多高的围墙依然矗立,让沈宅的空间保留了下来,让沈家的后辈在这空间里悠闲地生活,让沈家的后代有迹可循。

走进沈宅,我们刻意想找寻一些历史的痕迹,去了解沈家祖辈们的出生之地,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在这样幽静、雅致的环境中生活着,是一种闲情,是一种享受。沈宅的过道里、天井里、院子里没有见到太多的花,但恰到好处地点缀着,在这儿吃茶观景,更是安逸。登上沈宅的小楼顶,有红砖砌的护栏,举目四望,能看到苍翠的虞山,能看到南宋的方塔,能看到一片片古民居的黛瓦顶。

沈女士作为沈家的后代,为了把沈宅好好地传承下去,花了不少心思。房子修旧如旧,只能在环境的布置上精心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做到简单而不失趣味。沈宅的第二个拐弯,是一条长长的过道,一堵高高的老围墙与外界相隔,原本已是墙面斑驳,沈女士用绿色的毯子把墙面覆盖了二米高,绿意盎然;上端留了少许,流露出古墙的本色,百年的风风雨雨,时间把墙面雕刻成黑白相间的水墨图案,尽显沧桑。一条条茑萝的藤蔓从围墙顶挂下来,配合着绿毯装饰了一堵古墙,让一条长长的过道成了绿色通道。围墙脚下筑有小花坛,种兰花、茉莉花、仙人掌……也养一缸荷花,很养眼。

进内围墙院子,三间瓦房装饰一新,内有桌椅、茶具,桌上有水育盆景。墙上挂一幅书法,用画框装着,是本邑著名书法家汪瑞章先生为沈女士所写的一首诗:朱服髯翁笑脸慈,人间万物宝囊持,沈家淑女谁能似,只乞潇湘笔一枝。捧一杯清茶,透过窗户,可观围墙的绿意,成为景中之景。窗台上摆放一只提篮状的瓷香炉,小巧玲珑,炉体刻紫藤花,炉内焚香,袅袅娜娜的幽香弥漫在古宅,增添了古宅的意蕴,我们惊诧于这闹市中的静。房前有小院,一堵老围墙与进沈宅时过道边的一模一样,但这个正面围墙上装饰的是竹编,一侧转角围墙上挂的是芦帘,换了另一种风格,把山林与田园风光恰到好处地引入。茑萝照样垂挂,缠绕在枯竹之上。靠围墙置茶座,边上有盆栽的花,欣欣然开着,不管坐着、站着留个影,挺美的。尘世喧嚣,旧时宅门,一个轻微的转身,便成就了一个世外之地,仿佛在旧时光里度着光阴。

走进古老的沈宅,走进一个宁静的家园。尽管沈家的后辈因居住条件的改善住到了他处,但他们对从小长大的沈宅是有感情的,他们把古宅整理、装修,准备做民宿、茶座,以便常回家看看。老一辈的人对沈宅的感情更重,继续居住在沈宅。在沈宅,沉静得让人自在。当我们走进了沈宅,好像舍不得再走出来,不知不觉又爱上了一处古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