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是习以为常的小事越能照见自己…

 秦声何来 2023-05-11 发布于重庆

01

昨日我重新认识了“三心二意”。于是,今天的我就刻意在做事过程中保持专注,同时我也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起自己意识的变化。

然后,我发现我这“三心二意”的状态,虽然有所改观,但各种念头还是会在做事时不停冒出来。

比如,我会突然灵感一闪,想到今天发文选题,想到怎么去构思,想到引用什么案例…然而,当我意识到自己的注意力已经被思绪吸引飘散而远离当下时,我就赶忙把注意力拽回现场。而在这时我发现我正在洗碗。

为什么在洗碗的过程中我的思绪会这样天马行空地飘散呢?

我想或许是因为洗碗这件事儿太简单太熟悉了。所以,我就放松了对自己意识的监控。

你看“三心二意”这毛病其实并不好治。特别是在越小越熟悉的小事上。

而这事儿昨日一位学员也谈到。

02

她说她觉察到自己对做小事很没有耐心。如果自己在处理某件事情,但是增加了一件小事后,她就会急于去把小事快速完成,而不太有耐心去为他们花时间,然后就会出现潦潦草草的感觉。

这位学员的这个觉察对她很有意义。因为这是她化解目前困惑的切入点。

她现在的困惑是自我价值感低,即她在工作中情绪低落,容易感到紧张和焦虑。

从她的具体情况分析,做事少并且缺乏成就感是她价值感低的重要原因。

在工作和生活中,她常常会轻视和厌烦琐碎小事。而在面对中事大事时,她又会对自己期望过高。如此的情况,就造成了她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与此同时,若事情结果不如她的预期,她又会负面评价和否定自己。

其实,与做大事中事有价值有挑战不同,做小事对她而言,最大的价值其实是能够收获掌控感和完成感。

因为小事容易完成,又不容易犯错。就算犯错了也容易改。所以,做小事对她而言没有压力。没有压力也就没有挫败感,从而也就能够帮助她积累自信和满足感。

也就是说,主动做事做得越多,完成得越好,那么这个人的自信心和满足感也就会积累越多。

从这个意义而言,若她能够克服自己在做小事时的傲慢心。那么,她就能够从现在低价值感的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找回自信。

这是做小事对她的意义。

03

对我而言,做小事的意义则是在训练我的六识合一。

这六识是昨天谈到的佛教“八识”中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

也就是说,在做事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从前五识中获取信息。而这信息源主要是通过眼耳身进入到头脑中,有时候会用到鼻与舌。不过,第六识意识却与前面五识不同,它不能直接获取信息,但它却会被心中的念头带走。

这就像我在洗碗时,我的眼睛在观察我的动作,我的手在碰触着水,海绵和碗,而我的耳朵听着水击打在碗上的声音。这个过程很美妙。于是,我就想要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我的思绪就飘走了。直到我意识到自己的注意力飘散了,我才会再次回到洗碗这个过程中来。

而像这样的过程反复很多次之后,我才把碗洗完。

在此之后,我重新回顾这个洗碗的过程,我发现当我把这六识集中在洗碗这件事上时,我能够获得内在能量的通畅和内心的平静。

不仅如此,在经过这样的六识合一的练习之后,我发现我的自我意识更敏锐了,我对自己的掌控更有效了。

此时我想起了正念。或许专注洗碗专注做小事,也是一种正念的修行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