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片仔癀:疯狂提价,高管被查,多事之秋能否平稳度过?

 eln 2023-05-11 发布于陕西

片仔癀这家公司,是自带情绪的公司。

要往好的方面去说,可以说得很好,要往坏的方面说,也可以说得很坏。

比如说,那一张不知道经过多少辈传下来的“秘方”,只要消费者认,那就是绝对的稀缺物。

再比如说,一粒药卖这么贵,而且现在又提价了,消费者真的会一直买吗?并不一定。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东阿阿胶,不知道怎么就风靡全国了,好像所有女性都应该多吃阿胶,然后就提价了,再然后,就凉了。

片仔癀的未来会如何,有多种可能性,这需要我们根据整体的实际情况去判断。

图片

一、公司

片仔癀的历史,或者说故事吧,是真悠久。

据说片仔癀的那张药方,能追溯到明朝时期,是明朝太医院的核心研究成果之一。

到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嘉靖年间,这位皇帝是明朝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嘉靖时期的名人非常多,比如我们都听过的“中居正、海瑞、戚继光、严嵩,王守仁”等等。

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不想长命百岁,当然所有人类也都一样。

但是像朱厚熜这样痴迷“修仙”的皇帝倒是并不多,尤其是在“壬寅宫变”之后,专心修道,不问朝政,严嵩专权,明朝从此走向衰落。

之所以出现壬寅宫变,主要是朱厚熜太过残暴,嫔妃和宫女人人自危。

于是这一天夜里,十几名宫女趁着朱厚熜睡着了,用黄绫布把朱厚熜的脖子套住,想勒死他。

不过由于太紧张,不小心打了个死结,没弄成。

从这个事件也能看出朱厚熜的残暴程度,能让封建社会的女性做出这样的举动,还是很难的。

然后有一位御医,也因为不满朱厚熜的暴政,于是带着太医院的秘方逃跑了。

最后跑到漳州的“璞山岩寺”,削发为僧躲避追捕。

图片

这位御医按照秘方的记载,制作成了“药锭”,寺庙里的人但凡有个跌打损伤,用这个药的效果非常好。

出家人慈悲为怀,后来寺庙附近的老百姓来庙里求药,也会给予治疗。

治疗的时候只需要从药锭上切下薄薄的一片即可,所以被人们称为“片仔癀”。

慢慢的片仔癀出色的疗效,名声越来越大,被江湖尊称为“佛门圣药”。

后来御医驾鹤西去,把片仔癀的配方和工艺传给了寺庙住持。

从此之后,片仔癀就成为了“璞山岩寺”的镇寺之宝,并且代代单传,非常神秘。

传了几百年之后,到了清朝末期,这一代掌握秘方的人叫“修文”。

不知道是修文想赚钱,还是药材成本太高,不再免费送给老百姓治病,而是加上包装,委托“馨苑茶庄”销售。

修文圆寂之后,药方传给了弟子延侯。

再到后来,常年战争,璞山岩寺没落,寺庙僧众纷纷还俗,延侯由于掌握镇寺之宝,是最大受益者,不但可以继续售卖片仔癀,还娶了馨苑茶庄的美女李珠。

从此之后,片仔癀正式从佛门走入尘世。并且还设计了个品牌,叫“僧帽牌”。

图片

当年在广东福建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僧帽牌片仔癀地位非常高。

到新中国之后,馨苑茶庄与另外8家药店合并,改革成“同善堂联合制药厂”。

到1957年,同善堂联合制药厂再次与存恒联合神粬厂合并,成立“漳州制药厂”。

这两次合并虽然都是政府主导,但依然都是属于“公私合营”的性质。

直到1966年,完全转为国企,而且取消“僧帽牌”这个品牌名称,改为“荔枝”牌。

后来1992年,片仔癀被列入“国家绝密配方”,成为了国宝。

我国只有两家公司获得这个待遇,另一家是云南白药。

所以稀缺性成为了这些年片仔癀被市场反复炒作的“经典故事”

二、产品

片仔癀的产品种类还是挺多的,大概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当然是大单品“肝病用药”,虽然不是贡献营收最多的,但是公司的核心。

第二类是其他其他药品,比如心脑血管用药、各种含片、感冒药等等。

第三类是日用品,比如牙膏。

片仔癀的日化用品是真不行,今年1月份,就被国家药监局连续两次通报批评,因为牙膏不符合规定,菌落总数超标。

第四类是化妆品,品牌名称很霸气,叫“皇后”。

今天主要讲肝病用药,就是下面这个东西。

图片

看这个外包装,和普通药品没什么区别。

其实一盒片仔癀,里面只有“一粒或者四粒”药丸,每一粒的重量是3克。

主要成分是牛黄、麝香、三七、蛇胆。

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

价格在5月6日进行了提价,现在是760元/粒。

图片

一次性涨价170元每粒,涨幅29%。

单次涨幅这么高的情况还是不多见,不过不管片仔癀涨价多少,都不会有市场竞争压力,只需要考虑消费者会不会买单的问题。

片仔癀从1999年12月股改到现在,我查了一下涨价记录,总共涨价应该是21次。

从当初的110元/粒,到现在的760元/粒,翻了近7倍。

平均到23年的时间,涨幅都不小,是什么让片仔癀具有如此强的涨价能力?

答案就是配方和原材料。

图片

前面刚讲过,片仔癀配方从明朝传到现在,500多年的历史,全世界就那么一张,别无分号。

这种稀缺性让产品不管多少钱,只要有需要的人,而且不在乎钱的人,只能买。

那有这类用户吗?

当然有,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等这些酒每年卖掉那么多,尤其是五粮液,不像买茅台的以收藏居多,五粮液可是每年都是实实在在喝掉那么多。

能喝上千元一瓶的酒,当然不在乎吃几百元一粒的药。

很多人说片仔癀是医药里面的茅台,简称“药茅”。

我觉得这个说话有失偏颇,称为“药五”更合适。

喝酒吃药,既然喝的是五粮液,干嘛叫人家药茅。

喝五粮液伤肝,吃片仔癀护肝,绝配啊!

开玩笑开玩笑,我对片仔癀的印象其实是有所改观的。

图片

之前我一直觉得是收智商税,而且作为药品,不应该卖那么贵。

再换个角度想,反正买片仔癀的都是不在乎钱的有钱人,贵不贵的,跟普通老百姓没关系。

至于这个智商税,有这个嫌疑,但是如果跟白酒比,也就还好。

片仔癀卖得再贵,也不管有多好的保健效果,至少不会有坏处,他的原材料确实都是名贵药材。

白酒这个东西,百害无一益,除了能够让人兴奋和麻醉,纯粹是一个伤身体的玩意,喝也就算了,百元的成本,卖上千元,尤其是茅台,零售价三千。

这才是赤裸裸的智商税,而且是高智商税。

但是没办法,有钱人认这个东西,也就是所谓的“品牌效应”。

并不是说这个有问题,白酒的核心逻辑是“信仰”,就跟经济的本质是“信心”一个道理。

只要市场认可,就没问题。

那认可的人多吗?

白酒肯定是没问题的,或者说目前没问题。

但是片仔癀,不一定,尤其是提价28.8%后的片仔癀,还需要继续观察。

图片

2022年肝病用药的产量385.4万盒,同比增长8.9%,增速是比较大的。

但是销量338.3万盒,同比下降4.1%。

说明在价格还只有590元/粒的时候,就没那么火爆。

如今价格涨到760元/粒,官方的说法是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所以要提价。

当然成本的上涨,确实是一个真实原因,但是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比如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大幅度下滑,想“以价补量”呢?

我们先来看看原材料的真实情况,这也是片仔癀具有涨价能力的另一个因素。

从产品的成分表我们知道主要是“牛黄、麝香、三七、蛇胆”这四种。

图片

其中天然麝香和优质牛黄属于名贵药材,有多贵?

去年的天然麝香价格在50万/千克左右,顶峰时期甚至达到70万。

优质牛黄就更贵了,每千克顶峰期超过100万。

我刚看了黄金价格。

图片

现在的黄金零售价是465.8元/克,凑个整数就算470,也就是47万/千克。

这样一对比就很清晰吧,天然麝香比黄金贵,优质牛黄是黄金的两倍。

那为什么会这么贵呢?

因为产量太低了,物以稀为贵。

天然麝香是成熟雄性“林麝、马麝或原麝”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而这三种动物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数量非常稀少,麝香的产量当然就很少。

至于牛黄,是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

人的结石是病,牛的结石是宝。

但是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结石,牛同样也不是每头牛都有结石,天然牛黄的概率只有1‰~2‰,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

所以自古以来都有“一两牛黄二两金”的说法。

图片

麝香还可以靠人工养殖,也算是天然麝香,但是牛黄靠养殖都没用。

片仔癀现在也在大力布局“养麝事业”,未来麝香的稀缺问题是有可能缓解的。

其实这些都还并不是核心,因为片仔癀还有一个跟茅台类似的特性,市场上根本买不到590元一粒的片仔癀。

跟茅台很多量都在经销商手上类似,片仔癀也有很大一批量在黄牛手上。

虽然不像茅台市场价是零售价的三倍,但是巅峰期片仔癀也炒到2倍的价格。

也正是由于这种“奇观”,片仔癀市值前几年一路狂飙,最高时候近3000亿,妥妥的医药老大。

不过从去年开始,随着业绩增速的下滑,估值也大幅度回归。

三、业绩

先从业绩开始说起,股价和估值的事情,后面再讲。

毕竟,70倍的滚动市盈率,真是那个啥的,不低,对吧。

图片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6.94亿元(+8.38%,同比增长8.38%,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24.72亿元(+1.66%),扣非归母净利润24.76亿元(+2.89%);

Q4单季度实现收入20.78亿(+8.81%)、归母净利润4.20亿(-0.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14亿(+3.63%)。公司2023年元(+11.66%),扣非归净利润7.70亿元(+14.01%)。

分产品看,2022年公司肝病用药实现营收35.92亿元,同比减少2.95%,2023年Q1营收11.77亿元,恢复增长态势,同比增长6.91%。

2022年心脑血管用药实现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72.24%,2023年第一季度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84.31%。

图片

分业务板块来看,2022年化妆品板块实现营收6.34亿元,同比减少24.61%,毛利率下滑6.41pct至60.60%。

2023年第一季度仍然压力很大,收入同比下滑42.78%;医药流通板块平稳增长,2022年/2023年Q1分别实现收入40.59/11.11亿元,同比增长25.10%/18.04%。

图片

2022年公司对主产品片仔癀以稳价稳市为核心工作,全年市场与价格状况均达到历史较高水平,其中锭剂销售居天猫健康、京东健康电商平台肝胆用药首位。

电商渠道,成为片仔癀新渠道销售发力的主攻方向。

另外,片仔癀对核心品种安宫牛黄丸,以扩渠道做大规模为主,后续有可能带来较大幅度的增长。

好的产品,最大的优势就是不需要花大价钱去做销售,比如茅台,产品供不应求,因此也可以省下大笔的营销费用。

片仔癀也是如此:

图片

2022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5.70%,主要由于促销、业务宣传及广告费减少,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率进一步下降至5.49%。

因为扩展了化妆品等其他业务,所以研发费用有所增加。

图片

2022年公司加大研发力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3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2.65%,2023年Q1研发费用率进一步提升至3.53%。

公司积极开展以片仔癀为核心的优势品种二次开发及新药研发,新增两个品种获批生产许可并完成首次批量生产,新增立项4个新药项目,初步形成具有片仔癀品牌特色的研发布局和管线。

图片

另外,想必大家最关注的问题,还是刚刚宣布的提价,股价也立竿见影地表现了这种利好。

公司公告自5月6日起片仔癀锭剂内销零售价从590元/粒提升至760元/粒(含税供货价提升170元/粒),外销供货价提升35美元/粒。

图片

天然牛黄涨价背景下提价符合预期,但时间节奏与幅度超市场预期。

如果按照以往的业绩惯性,今年的提价,会增厚2023年的业绩大约20-30pct。

那么,按照以往的业绩增速,片仔癀2025年的利润,有可能会冲击50亿,如果按照当前的股价,对应的2025年的市盈率应该是36倍左右,依然不低。

影响业绩的因素还有哪些呢?

大致有3个方面。

① 销量变动:

大家最关心的提价问题,根据历史上提价的市场反馈,对销量无负面影响,但本次提价幅度较高(16年9%、17年6%、20年11%),不排除销量可能受到影响。

之前有东阿阿胶提价失败的前车之鉴,毕竟在存量市场,价格的接受度是有一定极限的。

② 成本变动:

近年贵细原料采购相对谨慎(2019~22年原材料维持13.5~15.5亿元),而近期天然牛黄价格陡峭(近一年从每公斤40-50万元涨至80万元),后续购入原材料在平均加权成本法则下COGS可能显著提升。

③ 费用投放:

2021年以来体验馆规范经营后,公司费用投放有所控制,提价后可能加大营销力度。

最新消息:

图片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腐败。

茅台的每一次提价,都伴随着一众高管的落马。

当然,我个人的判断是,非核心领导职位的更换,对于公司长期负面影响有限。

大家更应该关注的,是提价后的市场表现。

四、总结

总结的部分,分几个重点来讲:

① 片仔癀的护城河,毫无疑问是很深的,几乎可以和茅台比肩。

尽管公司提价消化了一定的高市盈率预期,但是按照我们上面的计算,即便是乐观的情况下,经过业绩消化之后的2025年,市盈率依然高达36倍,并不算低。

况且,公司提价之后的业绩,真的可以如期释放吗,这个也是需要持续跟踪和观察的

② 正是因为公司产品的稀缺性,才维持了当前的高溢价

我们查看2015年到当前的历史估值走势图,可以看到,片仔癀的历史市盈率区间,长期维持在40倍之上,最高的时候超过120倍。

图片

当前动态市盈率大约60倍左右,处于中间位置,可上可

于投资者来讲,需要有一个内在的锚定,如果期望投资片仔癀这样的公司还能够连续翻倍,整个市场容量摆在这里,显然不太现实。

如果说你的预期目标是拥有一家具有较高护城河公司的股权,可以牺牲回报率,只追求稳定,那么从5-10年的时间看,大概率没有什么问题。

③ 历史增速。

我们同样放一张更直观的图,可以清晰地看到:

图片

图片

我们可以从上图两张图片,非常直观地看到,片仔癀在连续20年的时间里,做到了营收和利润的稳步增长。

其投资回报率,经营利润率和现金流这些核心指标,都维持了长期优秀的状态。

这也许才是片仔癀长期维持高估值的基础。

但是在我看来,高得有点多!

④ 争议

最后,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就是提价的天花板在哪里。

面临同样争议的还有贵州茅台这样的公司,上面也提到了,在以往提价成功的企业里面,有茅台和片仔癀这样的公司,也有失败的比如东阿阿胶的最近一次提价。

自2003年6月11日片仔癀上市至今,20年间片仔癀官方发布涨价公告18次,从115元/粒一路涨至760元/粒,涨幅达561%。

纵观其历年涨价数据,今年涨价最多,达170元,较2020年上涨28.8%。

图片

即便如此,片仔癀依然紧俏。

对于投资者来讲,无论你认不认可,贵州茅台,片仔癀,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这些行业龙头,各自具有强烈的经营特色的公司,都是绕不过去的公司。

哪怕仅仅是作为研究标的,也是值得重点关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