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苏旅游破冰记

 国学杨森 2023-05-12 发布于海南

这是三十年前的一段往事,现在回忆起来仍觉有趣。
一九八七年,中国改革开放在南方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五年,尤其对外开放极大刺激了内陆市埸经济的蓬勃发展,然而当时中苏关系尚未解冻,北方国门紧闭,着实让我们黑龙江人打心眼儿里有些着急。好在苏联主张改革开放的戈尔巴乔夫已经上台,中苏高层开始明显流露出改善关系的意向,只是尚未付诸行动。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我被国家安全厅以俄语翻译身份派到中国国际旅行社哈尔滨分社,配合分社打通与苏联国旅哈巴罗夫斯分社的联系。
当时哈尔滨分社的业务主要是接待来自日本的旅行团,苏方哈巴罗夫斯克分社的业务也主要是接待日本游客,于是很容易从日方旅行社那里弄到哈巴分社的电传号。那个年代通讯方式落后,电传是唯一的国际业务联系方式。有了电传号,时任哈尔滨国旅总经理娄彬生与我一同起草了一份简短电文,大意是:尊敬的苏联国旅哈巴罗夫斯克分社总经理,我们拟与贵社建立旅游业务联系,如贵方有意,望回复。落款中国国际旅行社哈尔滨分社。电文由我译成俄文,再把俄文转换成拉丁字母拼音方式发出,电传显示对方已收到。
一周过去了,没有回音。这在我们预料之中,因为中苏二国的外事无小事,没有高层许可,没人敢做主。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又将原文重发一次。大约一个月后,终于收到对方电传回复,大意是很高兴与你们建立旅行社之间的联系。娄经理立即向省旅游局和国旅总社做了汇报,国旅总社同意邀请苏方派团来访。
显然苏方非常重视这一邀请,电告由苏联国旅总社第一副总经理带哈巴罗夫斯克和阿拉木图的二位分社经理赴北京访问中国国旅总社。苏方的胃口更大,不仅想打开远东与黑龙江的旅游业务,还想开辟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的丝绸之路旅游线。
不久苏方一行三人乘机抵达北京,我方国旅总社第一副总经理出面接待,我做翻译参加全程陪同。应苏方要求考察了北京的几个五星级酒店,双方举行了几次会谈,大的意向一拍即合。双方商定,一个月后哈尔滨分社组团去哈巴考察访问。
大约一个月后,由黑龙江省旅游局第一副局长姜潮带局旅游处长和国旅分社经理访问了哈巴罗夫斯克,我做翻译陪同前往。访问很成功,双方商定,近期先互换一个20人的旅游团,然后再续换。
旅游就象一根小小的火柴,迅速点燃了双方游客的激情!
不到一年,黑龙江陆续开放了绥芬河七日游和黑河一日游,埸面十分火爆!旅游拉动了边贸,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甚至当时还传出“南有深圳,北有黑河,南深北黑,比翼齐飞”的美谈。
天天写命理博客,难免枯燥,写点题外趣事,或许能减少点儿乏味之感。
注:此文于2017年5月5日发表在新浪等各大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