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西域文明(59)克孜尔尕哈烽燧和克孜尔尕哈石窟(上)
2023-05-12 | 阅:  转:  |  分享 
  
西 域 文 明 克孜尔尕哈烽燧和克孜尔尕哈石窟(上) PPT编辑
:赵小鹏(昆仑六月雪) 2022年10月阴云密布中的克孜尔尕哈烽燧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库车县城12公里的依西哈拉乡境内
,坐落于却勒塔格山南麓盐水沟沟口的冲击台地上。克孜尔尕哈在古突厥语中是“红色哨卡”的意思。克孜尔尕哈烽燧始建于汉宣帝年间,即西域都
护府移设乌垒之后,是汉代的军事设施。烽燧的构筑方式是库车古代土木建筑垒筑的最为古老的方法:四周以围板夹之,然后层层夯筑,每层厚10
~20厘米不等,每层中再夹以纵横的树杆、枝杈以之为筋骨。克孜尔尕哈烽燧北侧尚保存附属建筑坍塌后的土包堆积,原或可从此登临烽顶。
克孜尔尕哈烽燧高13米,底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5米、南北宽4.5米。自下而上渐收,顶部残缺。南侧由于剥蚀,呈现自上而下的凹
面。克孜尔尕哈烽燧是新疆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夯土建筑的烽燧。1994年11月17日,中国邮政发行了1994-19M邮票
(小型张),由王振华设计,主图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克孜尔尕哈烽燧。5 克孜尔尕哈石窟相距克孜尔尕哈烽燧仅千米。克孜尔尕哈
石窟是距离龟兹都城伊罗卢城最近的一处石窟群,属于龟兹国王室寺院。 克孜尔尕哈编号洞窟66个,分布在五个单元组合内。这些洞窟开
凿的年代比较集中,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公元6~7世纪,后期为公元8世纪以后。石窟建筑形式多样,石窟壁画均是典型的龟兹风格,全
盛期的石窟壁画展示了"曲铁盘丝"画法,色彩鲜明华丽,人物姿态自然,服饰华美多样。其中以第30窟的八身飞天最为著名。第13窟和第14
窟的供养人画像中出现了地神“坚牢”托举龟兹国王和王后的形象,为龟兹石窟所独有。第14窟右甬道内壁 龟兹国王和王后 地神“坚牢”托
举龟兹国王和王后为龟兹石窟所独有 克孜尔尕哈14窟供养人(郭峰复制)第14窟右甬道内壁 龟兹供养人第14窟右甬道内壁 龟
兹供养人第13窟左甬道外壁 尸毗王割肉贸鸽克孜尔尕哈石窟第30号窟第30窟后室券顶 飞天第30窟后室券顶 飞天谢 谢 观 看
献花(0)
+1
(本文系昆仑六月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