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于明白富人思维的可怕了,穷人只会教会你如何更穷是一个悖论

 老鸿5jmx3tglz8 2023-05-12 发布于广东

心路有多宽,道路就有多宽。

在国内,巨富仅仅是时代助推的结果。是他们顺应了时势,分享了经济复兴所带来的红利。他们的成功多数源自于“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多数源自于自身超群的商业嗅觉,多数源自于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控。

这些富人的成功是聪明人的成功,是胆大敢干的成功,是财商思维的成功。

他们皆是由穷人起步的成功,与如今的财富无关;

他们多是白手起家,谋定而后动的成功,与如今高高在上、指点江山的夸夸其谈无关。

他们的成功在起步阶段并不具备所谓“富人的思维”,唯一具备的只有如何创业赚钱的动念,唯一具备的只有能够把控商机的敏锐嗅觉和个人执行力。

之所以铺垫这么多,唯一想告诉创业人的是:

不要介怀自己是普通人,如果对自己是否具备“商业细胞”而耿耿于怀,那么你就输了;

不要把自己的思想禁锢在书本之上,如果认为自己“这也行”“那也行”,那么你肯定要为自己的自负买单。

想好了,还需要打通所有不明白的环节,才能开干。


01

“穷人只会教会你如何更穷”是一个悖论

“穷人只会教会你如何更穷”这句话是马云说的。初看没有啥,仔细琢磨,问题大了。

先不说为什么是悖论,就想问下马云老大,创业之前,你们家也算穷人家庭吧?那么,你们家怎么没有把你教得更穷?却怎么教出了一位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富豪?

答案不言而喻,这也叫“拿你的矛戳你的盾”吧!人生只有一条路是不能拒绝的——那就是你成长的路。

马云的原话是“穷人只会教会你如何更穷!牌友只会催你出牌!酒友只会催你干杯!而成功人却会教你如何成功!人生最大的运气,不是捡钱,也不是中奖,而是有人可以带你走向更高的平台。”

之所以说是悖论,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第一,穷人有穷人的财富思维,是所有人引领财富的基础。

比如“家道酬勤”,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依赖勤劳致富的,虽然未成为巨富但也富有;

比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事实上,从小吃过苦,更早懂得自立的人在创业路上才走得更为顺畅;

再比如“勤俭节约”,事实上,那些巨富在创业之初所拿出的起步资金,又有哪个不是依靠积攒而来。

第二,穷人也好,富人也好,都存在“叫你更穷”硬伤。

比如,那些不思进取的富二代,他们几乎从小就和“富人”生活在一起,即使“可以带你走向更高的平台”,但也无济于事,最终却沦落为了坑爹的对象。

再比如,富人也会因为经营不善等问题变得一夕不保,倾家荡产。

第三,决定贫富走向的只有你自己。

性格决定命运,思想决定行为。只有超脱惯性思维的人才会走得更高。

这里的惯性思维泛指一切不利于自己成长和发展的不良习惯和意识行为。

要想富先富脑。“穷人只会教会你如何更穷”的真正内涵就是在教人如何超脱惯性思维,教你如何超越自我。

正如马云最终所解释的另一句话:“穷人穷的是思维,是挣钱的意识,是将自身资源转化为资本的意识!

智商、财商高于同时代任何人的马云怎么会在言语上落人把柄!?


02

现实中没有谁会有两个爸爸,

一个穷爸爸,一个富爸爸

惯性思维害死人。很多阅读过创富书籍的人自以为自己可以,便一往无前地开始了自以为是的创富行动,这便是思维的惯性。是书籍激励了你,让你有了新的商业认知,但也同时伤害了你,让你有了盲从的冲动。

《穷爸爸和富爸爸》便是这样一本极具煽动效应的书,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去幻想那些不劳而获的财富。

《穷爸爸和富爸爸》一书影响了国内两代人的创富思维。书籍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自己。

“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这句话似乎影响深远,但又有几人完全明白了其中的弯弯绕绕?又有几人做足了隐藏副本的功课?

副本一、从穷爸爸身上你有没有领悟“如何变得聪明、自立和勤劳?”。即改变自我。

副本二、从富爸爸身上你有没有领悟“如何从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财商认知?”即提升辨识能力。

副本三、从全书提炼中有没有领悟“到底如何财商变现?”即建立自己的风险规避机制。

财商变现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财商变现的最好方式也不是人教人,而是先学会保护自己。

现实中没有谁会有两个爸爸,一个穷爸爸,一个富爸爸,也没有穷爸爸和富爸爸那么多情景式教导。穷爸爸和富爸爸只是情景式教导的两位代言人而已,真正的理解还需我们自己变得敏锐一些。

与其教条地学习富人思维,还不如多学习一些“聪明人的赚钱思维”

如果综合穷爸爸和富爸爸的各自优势,那么,可以得出两个这样的致富公式,即

穷人致富=聪明人+财商思维+勤劳

投机创富=信息流+财商思维+时机

在穷人和富人之间,阶层的界限是需要用竞争和对等来打破的,而思想是我们自己的,脑袋决定行为。

建议大家在看此类书籍的时候,也看看《博弈论》和《经济学》,偏好是创富的大忌。

个人认为,还是我们自己的先贤更懂得营商之道,犹如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