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产课堂 | 专利制度的发展历程

 lcxlzw 2023-05-12 发布于山东

专利制度的发展历程

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专利制度起源于欧洲。最早有记录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是由意大利佛罗伦萨政府于1421年颁发给飞利浦·布鲁内莱斯基的“装有吊机的驳船”,该专利被授予了3年的垄断权,这种船能够在重负荷的情况下在河里正常航行。

图片

1474年3月19日,威尼斯议会通过讨论并正式颁布的《威尼斯专利法》(Venetian Patent Statute)——第一部最接近现代专利制度的法律。其序言中这样描述颁布该专利法的初衷:“在我们当中,有这样一批天才,他们用聪明才智可以发明或发现巧妙的仪器。如果我们为他们提供一项法律,使他们聪明才智不会被别人盗用,那么他们的聪明才智可以更好用于发明创造,从而增加我们的社会财富。”

1623年,英国议会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正式且完整的专利法——《英国垄断法》。该法已初步具备了现代专利法的基本要素,为现代专利法的基础,该部法律确定的许多基本原则和定义被沿用至今,是世界专利制度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图片
世界各国相继实行专利制度、颁布专利法

继英国之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行专利制度、颁布专利法,美国1790 年、法国1791年、荷兰1809年、奥地利1810年、俄罗斯1812年、普鲁士1815 年、瑞典1819年、西班牙1826年、智利1840年、巴西1859年、印度1859年、阿根廷1864年、加拿大1869年、德国1877年、日本1885年……

1883年,为解决工业产权的国际保护问题,签订的《巴黎公约》——开创了专利法国际协调的先河,使专利制度走向了全球化进程。

19世纪末,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达到45个。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迅速增加,到1958年增加到95个,至1973年增加到120个。

图片


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

我国专利制度萌芽源于光绪年间,1898年,清政府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该规章制度的颁布是我国专利制度的初探,但随着“百日维新”的失败,该制度仅仅维持两个月就被废止。

1912年,孙中山先生成立国民政府后制定《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该章程成为国民政府颁布的第一部涉及专利法的法规

1945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专利法》,这是我国历史上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并于1947年11月颁布配套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介于当时国情,该法在我国大陆地区基本未实施,但在我国台湾地区一直实施到20世纪90年代,后作了大规模的修订。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于1950年8月颁布《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有关专利的法规。1953年4月,国家批准授予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于1951年5月提出申请的“侯氏制碱法”发明权,这是新中国授予的第一项发明,有效期5年。该条例直至1963年被废止前,国家只批准了6项发明权,4项专利权,从实际效用来看,该条例在保障专利权、鼓励创新方面似乎未起到太大的作用。

1963年,国务院新颁布了《发明奖励条例》,规定对那些具备新颖性、实用性,技术水平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的发明创造发给发明证书。该条例使中国从过去的发明权与专利权并存的双轨制,转变为单一的发明证书制度。实际上,这种单一的发明权只是一项能够获得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权利,并不是一种智力成果私人专有权,不具备知识产权的专有财产性质。

1984年,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获得通过,自1985年4月1日起施行。实施第一天,申请量就达到3455件,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格胥称“创造了绝对的世界纪录”。

图片

1992年,我国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根据当时国情,对药品、化学物质和食品不授予专利权这一问题修改了专利法,取消了此项限制,使得中国专利制度与国际标准更加接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我国药品、化学物质和食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000年,我国为加入WTO应对专利方面有关法规与世贸组织规则尚不相符,按照国际公约对专利法提出第二次修订。此次修订进一步提升了专利权的保护水平。

2008年,我国根据客观需要主动对专利法进行第三次修改。鼓励创新能力提高和加强对专利权保护,是这次《专利法》修订的主旋律,贯穿于专利法的始终。

2020年,为了适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我国对《专利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



参考文献:

[1]刘秀文. 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M]. 海洋出版社, 2019.

[2]中国专利法第二次修改的背景及过程[J].知识产权,2000(05):3-5.

[3]尹华燕. 专利法第三次修订的背景[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7(2):20-21.

[4]詹映.中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的焦点及其争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5(11):125-130.DOI:10.13580/j.cnki.fstc.2015.11.022.

[5]千枝松.论中国专利法修改的背景和特点[J].国际贸易问题,1994(08):44-4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