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大院:历史观和未来观

 二闲居 2023-05-12 发布于福建

近期,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新形势下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措施》。

从该文件的出台背景可推知,文旅经济是时下省域经济、县域经济的重要发力方向。在此意义上看,百家大院作为福建省重点文旅项目,无疑敏锐地踩到了风口上。

图片

                 迁建中的百家大院

作为百家大院的投资合作方,我深为百家大院紧贴时代脉搏,打造古建文旅地标而感到欣慰。文旅经济百花竞放、千舸争流,其中古建文旅独树一帜

图片

中华古建文化从何处来,向何处去?这是百家大院作为华东南地区较大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古建园林式文旅项目,需要向游人诠释或展示的核心景观命题。我坚信,百家大院代表了古建文旅新方向

同时,从何处来、向何处去,又何尝不是我们中国人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过程中,需要解答或落实的自身的文化归宿或精神走向问题。

一言以蔽之,无论是古建筑,还是当下的人们,站在时代巨变的路口,既要继承过往、也要为未来而谋,如是观之,二者均要确立稳健的历史观和未来观

图片

                  迁建中的百家大院

2022年4月,百家大院项目确定落地福建省武平县,决策的初衷,就是要在保护和传承中华古建筑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趟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激活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楔入武平“千年客家古县”文化肌体、“来武平·我氧你”生态体系,打造一座有底蕴、接地气、有影响力的古建园林式文旅小镇

图片

                 百家大院总规划图

古建筑从历史的尘烟中走来,承载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和文化韵味,千百年的中原生活样貌和江南耕读文化,就铭刻在一梁一柱、一檐一楣之间。留住历史的院落,守护文化的厅堂,回眸曾经的生活方式;继承发扬、古为今用,重温往日的喧闹场景,再听人声、雨声、读书声,体会中华文明秩序下的生活真味。

图片

古建筑树德堂内景

中华古建筑的魅力之处,绝不止于蔚为奇观的榫卯工匠技艺,于今人而言,它更大的传承价值和实用意义,在于中华生活哲学、家风文化、伦理观念的熏陶效应。匾额、楹联、屏风、木雕、古家具等,大凡以中华文化为“家风”主题的历史老物件,无不依附于古建筑而存续至今,并与宅院融为一体,成为传扬中华生活智慧和儒家文化的重要历史媒介。

图片

古建筑树德堂内景

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越过有形的历史物质载体,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从中寻回和汲取无形的历史文化精髓这也是古建文旅项目中激动人心的部分。

经过一年的规划、设计、迁建如今,百家大院第一期22栋古建筑主体全部封顶,一个独一无二的古建园林文旅小镇雏形已现。

图片

               百家大院迁建现场

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百家大院进一步装饰、绿化,所有配套市政工程完工,以及全部文化项目入驻届时百家大院将呈现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古建文旅融合地标景观!

全面开园后的百家大院,将成为国内罕见的中华匾额文化大观园其中,姓氏文化匾额国内最齐全,每一个中华姓氏都能在这里慎终追远、文化溯源;清代福建封疆大吏匾额馆落地百家大院!

图片

               古建筑树德堂内景

融合“清新福建·氧吧武平”的地域生态特色,继承和发掘中华养生文化,百家大院独家创立的天然古法康养体系将全面推出。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享受到全国最好的富氧康养环境,更可体验到中华古法养生的奥秘。最重要的是,百家大院以古建文化、耕读文化为本,再造陶渊明式的田园诗意生活样本!憩息身心,走得更远。

图片

古建筑树德堂天井俯瞰

落成后的百家大院,还将成为全国性的影视取景基地。明清复古场景、儒家文化氛围、古式深宅院落、耕读文化气息、田园诗意景观、姓氏门第样貌等,都将在百家大院完美呈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